历史影像里的文化和精神

“驼铃阵阵,商贾悠悠,两千多年前,有这样一支队伍……”我是一名中文专业的师范生,在中学实习期间第一次上课,我给孩子们讲起了丝绸之路的故事。

我的家乡甘肃兰州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小时候,父亲总给我讲述有关“丝路”的故事,谈及那时的文化之于世界是多么昌盛,经济相比别国是多么繁荣。我不解地问父亲:“当年我们中华民族那么强大,为什么还要借丝绸之路走出去呢?”父亲沉默良久,说道:“一个民族优秀的文化在传播、影响的过程中,也在吸收着其他民族文化的精髓,从而能够在创新中经久不衰。正如一颗石子在磨光另一颗石子的同时,也在磨光自己。”

今天,古丝绸之路虽然已经消逝,那条曾经繁华、瑰丽的绸缎被砂石和尘土掩埋,曾经文化繁荣的中心,一度成为落后和闭塞的代名词。但是,这种独属于丝路人的倔强与勇敢却从未消失,它已熔铸于中华民族的骨和血,贯彻于中华民族的灵魂。所以闯荡江湖、浪迹天涯的梦想早已扎根于我的内心。成长的过程中,父母时常耳提面命:“以后有机会就‘走出去’,感受地域的差异、文化的不同,等你有了包容、尊重、开放的眼界,再考虑要不要回来。”

2015年高考结束,我选择成为一名师范生,我要像祖辈一样勇敢无畏地面对艰难险阻,走出沙漠、走出黄土,将“丝路人”的精神带出西北,带向外面的世界,让这些优秀的中华民族品质传承下去,因此我做了一个导向我一生的重要决定:填报南通大学。怀揣着西北汉子的铁血柔情,血液里流淌着走南闯北的侠风傲骨,从兰州到南通,两千多公里的距离,我穿越大半个中国来到了江苏省。

我们学校的先校长、近代实业家张謇先生曾说:“世界经济之潮流喷涌而至,同则存,独则亡;通则胜,塞则败。昔之为商,用吾习惯可以闭门而自活。今门不可闭也,闭门则不可以自活。”张謇先生用对外开放、实业救国的决心托起了近代中国工业的脊梁。先生亲手题下“祈通中西、力求精进”的校训精神,勉励了无数的通大学子。

学校的课堂中,老师跟我们分享他的观点:“继承传统、吸收外来文明、善于丰富自身、坚持创新发展,向世界倡导交流互鉴、兼容并蓄,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尊重其他民族的生活方式和选择,这就是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理念,也是‘丝路精神’。它植根于中华民族的实践经验中,融入了中华民族的灵魂和血液里,指引着我们宽容和理解,让我们更关心除‘我’以外的人,即便不认同、不习惯,也要持有尊重、包容。察人之雅,补人之短,扬人之长,谅人之过。既肯定自己、也认可他人,这是现代‘丝路人’为人处世的态度。”

今日的“丝路精神”已经成为了对外输出的黄金走廊,变成一种战略目标,在先辈们积极对外开放的励精图治和自强不息中,中华民族正以升腾不屈的气势面向今天的世界,我们对外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百川朝海,流行不止;道虽辽远,无不到者。中国同各国在“一带一路”中相遇相知、共同发展、行稳致远,共同引领着全世界合作、共赢的潮流。时代在变,时代的使命也在变,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一带一路”建设工作五周年的今天,我们中华民族锐意进取、敢为人先的品质却从来没有变过,这种开放的精神永不褪色,反而历久弥新,变得更加耀眼。“丝路”这个醒目的文化符号,让伟大的征程永无止境、永不退步。

“丝路作为文明交汇、心灵相通的载体,不仅传递了政治、经济和文化,更串联起整个华夏民族的精神。”我的故事讲完了,中学的孩子们兴奋地问我:“老师,您说当年我们中华民族那么强大,为什么还要借丝绸之路走出去呢?”我沉默良久,对他们说道:“一颗石子,在磨光另一颗石子的同时,也在磨光自己。”

我时常梦见父亲给我讲故事时的场景:“驼铃阵阵,商贾悠悠,两千多年前,有这样一支队伍,穿过我们的家乡甘肃,在苍茫的暮色下,义无反顾地走向无垠的沙漠,没有踟躇,没有徘徊,定一定被震撼的灵魂,找一找初心和使命,深一脚浅一脚地前行,在亚欧大陆上画出一条美丽的曲线。自此,商贾使者、戍将驿卒、僧侣教士、驼队马群不绝于道,优秀的中华文化和丝路精神传入了西方。”

(中师152  董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