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古人类生存环境的神秘面纱
陈春珠在地学顶尖期刊发表研究成果
本报讯 人类从何而来?古人类的生活环境是什么模样?近日,我校地理科学学院青年教
作为当代人类解剖学上的祖先,现代智人最早出现于非洲,而黎凡特地区连接非洲大陆与阿拉伯半岛,一直以来都是研究现代智人迁移的热点区域。其中,在以色列旧石器时代 Skhul 和 Qafzeh 洞穴发掘出多具现代智人骨骼,这表明这些古人曾在末次间冰期期间(13-9万年前)居住在黎凡特地区。由此,考古学家推测,黎凡特地区在末次间冰期是现代智人从非洲向世界各地扩散的迁移通道之一。然而,该地区当前被大面积的沙漠所覆盖,生存环境恶劣,所以研究古人类迁移时期的环境状况势在必行。在古环境各要素中,黎凡特地区的古植被及其相关的古动物,作为古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仍然是未解之谜。“黎凡特是特别有趣的地方,一个面积这么小的地方汇集了多重地质地貌,从沙漠迅速过渡到草原和林地,水资源分布极其不均匀,并且有丰富的古人类化石,是非常理想的研究区域。”陈春珠说。
据了解,陈春珠所承担的研究课题基于国际大陆钻探计划(ICDP),通过死海长钻沉积岩芯中的孢粉、非花粉孢粉型和炭屑的高分辨率分析,结合旧石器时代智人及其狩猎动物的遗存信息,发现非洲现代智人迁移到西亚的古生态与古气候背景。他们研究发现,末次间冰期期间,木本植物在植物群落中显著增多,表示黎凡特地区有效湿度的增强。“有意思的是,这个地区地形复杂,沿海地区和山地有林地覆盖,发现的动物遗存来自野牛、羚羊和鹿,而在约旦谷地有干草原和稀树草原,相应的古人洞穴里也找到了猎食骆驼、鸵鸟和嗜啮齿类小动物的证据。”陈春珠表示,黎凡特地区因其地形多变、地理位置特殊而具有多元化的植物和动物生境,这就为采集狩猎者应对古环境演化提供了保障。
该项研究成果也是该时期死海第一个高分辨率的连续古植被和古火灾记录。同时,探讨了多元化生态系统对古人类生存和迁移的重要性,为全球变暖背景下干旱区气候变化机制的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陈 妍 黄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