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优势学科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新学期伊始,我校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的李碧春教授就收到了越南大巴克集团的电子邮件,邀请他们下个月赴越,指导越方技术人员培育绿壳蛋鸡新品种。合作短短3年,禽蛋加工的“扬大工艺”在越南已经越叫越响。

  我校学科门类齐全,化学、植物与动物科学、工程学、农业科学、临床医学、材料科学等6个学科的ESI排名进入全球大学和科研机构前1%。近年来,我校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先后与“一带一路”沿线20个国家、42所高校及机构签署了合作协议,与45个国家、252个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除了传统的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学校还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形式,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展现扬大力量。

新材料技术在泰国落地

  江苏金世缘乳胶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是江苏扬州的一家民营企业,2010年,企业成功转型,从化工行业进入乳胶床垫、枕头等乳胶制品领域,经过8年发展,目前已成为国内规模乳胶制品生产企业,2016年在泰国建立分公司,业务拓展迅速。说起公司的转型与发展,董事长何拥军对我校化学化工学院刁国旺教授感激不尽:“公司的快速发展,与刁教授的技术支持密不可分!”

   “要想飞得更高、走得更远,企业必须要有‘智囊团’。”何拥军说,2013年,江苏金世缘与扬州大学达成产学研一体化战略合作,在学校科技园内建立了“扬州大学金世缘新材料研发中心”。目前,该中心有教授、副教授、博硕士生12人,核心成员来自刁国旺教授团队,每年为江苏金世缘完成4-5个产品研发项目。

  双方合作以来,江苏金世缘发展迅猛,2016年在泰国建立分公司,今年10月,泰国分公司二期项目即将建成投产,三期项目也已申请到500亩用地。

 

  “天然乳胶对生产技术要求更高,在刁教授的帮助下,泰国分公司的乳胶产品合格率都在90%以上。”何拥军介绍,刁国旺教授团队多次赴泰国进行技术指导,此外还帮助他们进行生产线的自动化、智能化升级改造,使得用工成本大大降低,经济效益明显提升。

  何拥军认为,研发中心建立5年来,合作成效超出了预期。今年3月,国内首条连续化纯天然乳胶发泡制品片材生产线在江苏金世缘正式启用,该生产线正是采用了刁国旺教授团队研发的“无模具成型法”。

  刁国旺介绍,纯天然乳胶制品多以模具成型为主,他们所研发的工艺可以实现无模具条件下连续化生产厚度6厘米以下、密度低至60公斤/立方米的纯天然乳胶片材,该工艺填补了行业空白。

  “无模具成型法,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以片材的形式将乳胶产品推向市场,实现了可定制和多样化,具有广阔前景。”何拥军说,刁国旺教授团队将继续帮助他们把这一技术在泰国落地开花。

杂交水稻在巴基斯坦推广

  农科是我校的传统优势学科,先后培养了两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去年,在巴基斯坦信德省卡拉奇市的开尼尔农场,农学院梁国华教授团队选育的水稻杂交组合种植面积达1.1万亩。今年,该农场又扩大制种面积至300亩,并计划在明年进行大面积推广,拟种植面积将达8-10万亩。

  梁国华介绍,水稻在巴基斯坦粮食生产中有着重要地位,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在巴基斯坦需求很大。2015年,团队与武汉庆发禾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将选育的杂交水稻新组合成功推广到了巴基斯坦。

  据介绍,每株水稻的穗数、穗粒数和粒重是影响产量的三大要素,其中穗粒数是提高产量的关键。为了找到影响穗粒数的主效基因,多年来,梁国华带领团队潜心研究,他们利用籼稻“中恢8006”和粳稻“武运粳8”构建分离群体,精细定位了一个控制水稻穗粒数的主效基因,经田间试验证明,该基因能够使水稻每穗粒数增加10%以上。2015年,在此研究基础上,团队选育出的粤泰A/R9206的杂交水稻新组合首次在巴基斯坦种植,该杂交组合比当地种植的品种每亩增产10%以上。

  “产量提高,大家都很高兴,巴基斯坦合作方CKD种子公司决定继续扩大制种面积,争取在明年将种植面积扩大到8万亩以上。”梁国华表示,下一步计划已经在实施中。

  今年年底前,梁国华将赴巴基斯坦实地考察水稻种植和推广情况,帮助对方解决水稻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问题,与此同时洽谈下一步的合作计划。

禽蛋加工工艺在越南投产

  “下个月,我们将到越南指导当地的技术人员培育绿壳蛋鸡的新品种。”李碧春教授介绍,越南市场对绿壳鸡蛋的需求不断扩大,但越南地方鸡种的绿壳蛋鸡产蛋率不超过60%,无论是绿壳蛋鸡的产蛋数量和绿壳比例,都有较大上升空间,“下一步我们将就高产绿壳蛋鸡的选育开展进一步合作,并对越方来访的科研人员进行分子试验技术培训。”

  2015年,我校与越南大巴克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李碧春教授的团队负责在禽蛋加工技术、禽畜种质资源评价等方面为对方提供技术支持。3年来,越方对合作成效非常满意。

  “签署合作协议后,我们很快帮助越方建立了畜禽种质资源评价实验室,并对当地科研人员进行了技术培训。”李碧春教授介绍,近年来,该实验室帮助越方对当地禽畜进行了生产性能测定,并从分子层面对家禽的种质资源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通过测定和分析,阐明了部分品种尤其是地方鸡种的可开发利用方式,有效提升了当地家禽遗传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水平。

  据了解,越南禽蛋加工业仍属空白,技术相对落后。2017年,李碧春教授团队应邀赴越进行市场调研和加工技术培训。调研发现,越南市场禽蛋多为直接消费或初级加工后销售,卤制加工产品极少且产品附加值低。为抓住抢占越南卤蛋加工制品市场的先机,去年10月,在李碧春教授团队的指导下,越南大巴克集团从中国引进了蛋品加工生产线,建立了蛋品加工厂。

 

  “我们对卤蛋的加工配方进行了多次调整,掌握了适合越南人口味的加工配方,除了配方,越方还引进了中国企业的生产线以及我们扬大的生产工艺。”团队成员张扬介绍,今年3月,大巴克集团的蛋品加工厂已顺利投产,产品包括卤蛋、茶蛋等,目前该厂每小时可以生产卤蛋2万枚,市场反响强烈。

  作为外交部、教育部公布的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承办单位,近年来,学校还多次承办动物疫病防控、粮食安全生产信息统计与技术、水稻现代化生产与分子育种技术等方面的专业培训,为东盟国家培养学员300余名。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我国大学最鲜亮的底色。大学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传播真善美,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必须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深化师生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必然性和科学真理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认识,要求他们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世界、分析世界,真正搞懂面临的时代课题,深刻把握世界发展走向,认清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转化为办好中国特色一流大学的自信。新时代、新任务,要有新作为,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守信仰,坚定理想,坚持自信,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我们的力量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