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致园里话精致

  “精致校园”是由后勤系统作为一个理想化、完美化的工作目标首创出来的,致力于通过校园绿化、亮化、美化,建成“园林化、生态化、人文化”的精致校园环境。
  “精致”一词含有精细、精巧、细致、细密之意。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什么最需要精致?什么又是我们最欠缺精致的?相信大家都有体会。建设不是最难的,相较于建设,建成后使用管理的难度则更大。从这个意义上讲,精致校园不仅是“建”出来的,更是“管”出来、“理”出来的。我们今天生活工作学习的校园环境优美,是遵循教育管理理念的育人场域,更是离不开校园交通安全治理、师生教育管理、文化管理的治校之功。精致园里话“精致”,就是要再进一步,从后勤意义上的环境精致扩大到全校管理上的“精致”,因此不能把“精致校园”作为后勤一个部门的事,而应是涉及全校各单位、部门的方方面面工作的事。
  精致管理,核心在人。人是管理的主体,是管理水平高下的决定性因素。管理理念先进了,我们需要把先进的管理理念转化为具体可操的管理方案、有效的管理政策、科学的管理手段。大到学校宏观管理,小到灯光调控管理,莫不如是。例如,学校设立探照灯的目的是为了便于学生文体活动的开展,探照灯的管理既要有一般的时间要求,有时又需要根据季节、天气和学生工作开展之需要,机动灵活地调控。可见,小小的探照灯管理也是有学问,需要用心琢磨的。从这个意义上讲,要搞好管理工作,必须要有点学术精神、科研态度。全校管理工作者都要从有利于人才培养的高度出发,淡化管理的权,强化管理的责,提升服务的质,避免各立“山头”、互不沟通。
  精致管理,关键在执行。许多人一提到管理,首先想到的是建章立制。制度建设是基础不容置疑,但制度本身并不能产生规范、引导、促进的管理作用。我们欠缺的从来不是制度,从学校层面的《章程》到具体微观层面的各种管理规定、细则、办法等,不可谓不完备。但恰恰在执行环节出现了问题,失之于松、失之于软,以文件替代管理,以制度终结管理,这是制约我们提高办学治校水平的“最后一公里”。记得杨应崧老先生12年前来我校进行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时曾说:“要让管理的水流到尽头。”我理解,就是要让学校的工作“事事有人做、处处有人管、时时有人理”。今天,我们仍然存在的管理“真空”恐怕不是因为制度没有覆盖到,而是怕得罪人,不敢动真、碰硬、较真所体现出的执行力空虚放大的。
  精致管理,动力在创新。创新是国家“十三五”五大发展理念之首,新在既要建立健全规范化管理体系,又要根据时代进步和政策变化及时制定新的制度,让管理的创新与时俱进,大胆开拓管理的创新格局。在当前学校争创省卓越院校和全国优质院校,院校间内涵竞争日趋激烈的特殊时期,需要以管理创新来调动全校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带动学校新一轮内涵大发展,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产教融合探索、资源整合探索等方面助力学校迸发蓬勃动力和昂扬锐气。要借助学校“智慧校园”建设打造信息化、数字化、现代化综合管理服务平台,让信息科技真正为师生员工所服务。第二次党代会确立了学校今后五年“建设全国一流高职名校”的奋斗目标和“六大战略”的重点任务。实现宏伟目标,完成艰巨任务,需要把创新的管理理念、管理举措贯穿于“六大战略”始终,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在加速政校行企融合上放大招、出奇招、走妙招,圆满完成新一届党委确立的目标任务。
  精致校园——因精致管理而达成的校园,“此中有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