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颗“环保型”微纳卫星“淮安号”恩来星地面测控实践教育活动在校举行
本报讯 “春天,我到桃花垠看您。您的身影在这里,您的体温在这里,您的乡愁在这里,您的魂灵在这里……”3月5日上午10时45分,在我校微纳卫星研究中心,由淮安市周恩来红军小学、淮安市楚州实验小学的学生代表诵读了诗歌《春天,我到桃花垠看您》。和其他的诗歌诵读不同,这首诵读的诗歌能经过我校卫星地面站实时上传到太空,通过“淮安号”恩来星上的语音转发模块可下传到卫星下行范围内的其他卫星测控中心。
这里正在举行的是周总理诞辰120周年纪念活动——“淮安号”恩来星地面测控实践教育活动。淮安市青少年实践基地主任王其民,淮安市周恩来红军小学副校长咸高军,我校廖文和副校长、科研院陈建勋副院长、团委于雷书记等出席了活动。
我校微纳卫星研究中心张翔副教授首先简单回顾了“淮安号”恩来星的研制历程。
为感谢在“淮安号”恩来星研制及航天工程教育实践过程中给予的帮助和支持,淮安青少年综合实践基地王其明主任代表淮安青少年学生向我校赠送了锦旗和周恩来总理座像.
廖文和副校长将我校研制的155毫米自行火炮模型作为纪念品回赠给对方。
上午10时39分,在“淮安号”恩来星过境期间,淮安学生代表在我校教师的指导下,对卫星进行了测控。先后监测了整星各分系统状态,并下行了一幅星上预存的周恩来总理的照片,最后利用星上的语音转发功能对同学们诵读的诗歌实时转发。
“淮安号”恩来星于2016年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北京神舟航天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和淮安市青少年综合实践基地联合立项,我校与南京索尔航天科技有限公司开展“淮安号”恩来星的研制工作。我校主要负责卫星总体设计、部件研制以及总装与总测等工作,并配合淮安市开展航天工程教育课程研发和教学实践。项目立项后经历启动仪式、电性星研制、正样星研制、正样星出厂评审、发射场出征仪式等环节,并于2018年1月19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11号”运载火箭成功搭载发射升空。该星是国内首颗“环保型”微纳卫星,不仅可实现高分辨率对地成像、语音转发等功能,同时将开展基于制动帆技术的主动离轨试验。活动现场还对该微纳卫星拍摄的图像进行了展示。(机械工程学院 陆正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