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在N301实验室的故事
记“连云港市十大杰出青年”徐军田教授和他的科研团队
近日,英国海洋生物技术首席科学家、纽卡斯尔大学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Grant Burgess教授来访我校,他应邀参观了海洋生命与水产学院N301海洋藻类生物学实验室。一进入实验室,Grant Burgess不由得发出惊叹:“Amazing!”
能让Grant Burgess教授竖起大拇指的N301是一个怎样的实验室?带着好奇心,让我们一起来探访实验室负责人、“连云港市十大杰出青年”徐军田教授和他的科研团队。
13条“军规”培养严谨的科研态度
N301是海洋楼北侧三楼“海洋藻类生物实验室”的代号。实验室目前有7位导师、11位研究生及40多位本科生,形成了一个科研团队。实验室主要负责人是徐军田教授。
在实验室西面墙上,13条《N301实验室守则》和9条《海洋藻类生物学实验室学生行为准则》挂在最醒目的位置,时刻警示着每位成员。每位成员正式加入实验室前,都必须郑重书写这千字“军规”,虽仅有两页纸,却承载了大家对N301许下的“誓言”。“只要我在实验室,你们抄写的‘军规’底稿我就会一直为你们保留着!”徐军田教授对学生们许诺。
“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带来差异”是实验室的核心宗旨。实验室的研究生们已经养成了“勤观察,善记录”的实验习惯,不断从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验过程虽然枯燥艰辛,但当他们全身心投入实验时,总是乐此不疲。徐教授希望学生能从实验的细节中萌发自己的创新想法,而不是仅会做实验的机器。
“严禁捏造数据,坚决杜绝抄袭”是实验室成员们耳熟能详的一句话了。对于毕业论文,学校要求查重率必须低于20%,但徐教授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从N301实验室走出去的学生,毕业论文查重率必须低于3%!”事实上,往届所有毕业生都达到了这个要求,甚至做的更好。
“实验结束后实验台面要整理干净,就像从没来过一样,只有日常的不断努力才能打造今天独一无二的N301。”这是徐军田老师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严格的奖惩制度,不断的约束,让同学们明白了科学研究不能随意散漫,也更让他们懂得了每位成员所肩负的责任与担当。
科学研究也可以很文艺很浪漫
“Grant Burgess教授对N301赞赏有加,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和纽卡斯尔大学的优秀实验室有着相同的特质,师生之间不仅是言传,更多的是参与其中的身教。”实验室高光博士表示,“它不仅具备一般实验室严谨科学的实验态度,还以一种更加开放包容的学习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所有成员。”
徐军田教授长期从事藻类与全球性海洋环境条件变化关系的研究,2012年5月,作为共同第一作者,其论文《高浓度二氧化碳和高光协同降低海洋初级生产力》在著名杂志Nature(自然)的子刊Nature Climate Change(自然气候变化)上公开发表。同年6月,徐军田被学校特聘为二级教授。“实验过程本身是枯燥乏味的,除去工作的忙碌,我更喜欢在实验室的环境下和藻为伴,那是一种最简单幸福的生活,弥漫着浪漫气息。”他认为,“藻就好比是自己的孩子,谁能抛弃自己的孩子不管?”一句戏谑,更能看出他们生活的多姿与浪漫。
研究生开学时,徐教授留给同学们的第一个作业就是小组合作完成一幅十字绣。刚开始,一针一线绣下去,研一男生朱镕军顿感崩溃,手上被扎了好几个针孔不说,绣得纹路也歪歪扭扭。一遍一遍拆了绣、绣了拆,花了好大的功夫才完成了“处女作”。后来才听徐教授解释:“绣的过程和做实验过程类似,没有足够的细心和耐心完成一副完整的十字绣,更何谈完成一个完整的实验?”
除了必备的专业知识,面对反复枯燥的实验过程时所需要的耐心细致、小组合作时的团队精神、遇到困难后迎难而上的勇气和自信,这些才是徐教授更加重视并希望学生们都拥有的品质。“我希望他们在这里不仅可以学到科学的实验方法,也能在人文关怀的浸养下形成独立自信的品格,掌握学科内在的逻辑思维。”
师生共同打造温馨的精神家园
正值五一小长假,校园里人影稀疏,走进N301实验室,却一点都不觉得冷清。干净整洁的实验操作区、嫩绿舒展的盆栽、红蓝相衬的储物柜、书桌上印有小熊图案的可爱咖啡杯、办公椅背上的柔软靠垫和桌角新鲜的水果都透露着温馨的生活气息。N301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门牌号,更是所有成员心中“家”的象征。
“就像放学回家一样,下了课大家都是不由自主就回到了实验室。”当遇到学习或生活上的难题时,吴敏总是更愿意来到实验室跟师姐师妹们倾诉。
张磊每天来实验室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藻换水,这几乎成为了他的一个日常习惯。给藻换完水后,将采集来的海水放入灭菌器,趁这个时间用热水将更换的器具烫一遍进行消毒。“这些步骤缺一不可,一旦出错,实验结果就会发生很大的偏差。”他表示,“有的实验要测验光合参数,实验过程中需要漫长地等待,最终数据才能出来,这期间必须始终专注观察,不能有半点马虎。”
“在如此严苛的学习要求下你们岂不是过得很辛苦吗?”实验室的同学们相视一笑,神采飞扬地讲述了他们丰富多彩的团队活动:爬山、元旦晚会、实验室party等等。关于之前的爬山活动,他们侃侃而谈。从开始阶段的抽签分组,到各小组设计独具特色的队旗,再到实地考察爬山路线,到最后爬山过程中激励措施的执行,大家集思广益、积极参与。爬山过程中,队员们相互扶持,迎难而上,最终将队旗成功插上峰顶。
从大一到研三,在N301待了7年的鲍梦林从一个青涩懵懂的新生成长为了师弟师妹口中的“大师姐”。她表示:“在这里我学到了专业知识,结交到一群良师益友,也实现了自我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