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春暖花开时
又是一年春暖花开时
董旭冉
从1978年的乍暖还寒,到2018年的春暖花开,四十年时光流转,一段段往事铭刻在心。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这四十年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四十年,这四十年也是一个淮安小家庭风雨兼程不断成长的四十年,从乡村到县城,从泥土房到花园小区,从步行到私家车,祖国改革开放的四十年也是一个淮安小家庭越来越好的四十年。
洛阳巷里的三姐妹
四十年前,刚刚二十岁的妈妈,生下了她的第一个孩子,我的大姐,后来的七年中,妈妈又陆续生下了我的二姐和我。那个时候的家里很穷,一切都如此匮乏,人们最希望的就是能拥有城市户口。那个时候的生活也很惬意,大家在田野中肆意奔跑。那个时候的爸爸还很年轻,为着全家的美好未来幸福的打拼着。那个时候的他每天会去城里上班,一开始是步行,后来就有了自行车。那个时候的我们如果看到一辆汽车经过,哇,这是多么神奇的东西。那个时候的世界里我们从不敢奢望有一天我们也能开上汽车呢。记忆中,那个时候的爸爸每天一大早就到城里上班,傍晚才回来,而这也是我最盼望的。父亲微笑着穿过暖暖的夕阳,蹬着车向家门口的我们赶来,一停车便取下车架上的帆布包,里面有时是糖果,有时是饭桌上的美食,这一幕成了我童年最温馨的记忆。
改革开放四十年对于我们全家来说真的是如同一部跨时空梦幻电影,恰似在昨日,却是在今天。经济快速发展,制度不断的改善,我们的生活条件、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都说女子不如男,生了三个女儿的妈妈偏偏不信这个邪,为了给我们三个女儿更好的教育,她和爸爸商量搬到城里。那个时候的我已经七岁了,时间也滑到了1993年。1993年的淮安大地,中国社会已经有了明显的新风尚,新潮流,新思想,经过十几年的改革开放,人们更愿意为孩子投资了。也就是在这一年我们搬到了城里,搬到了如今的洛阳巷,曾经的一片荒泽之地。93年,全新的一年,我走进了城里的小学,开始了我的求学生涯。我的两个姐姐也转学到了城里的中学。洛阳巷里的一家人,洛阳巷里的三姐妹离开农村,开始了城里的全新生活。
花园小区的新生活
时光荏苒,流年似水,远去的尘封往事值得品味,逝去的青春依然值得回忆,走过的道路,留下时代的印痕,蕴含着成长的足迹。时间的齿轮在不停的转动,转眼来到了2011年。2011年,是改革开放的33年,这一年,我毕业了。妈妈的三个女儿终于都长大成人了。我的大姐二姐都已做了妈妈,她们走出了洛阳巷,有了属于自己小家庭,住进了城里的商品房,城里的花园小区,越来越多的商品房的建设正在不断改善人们的居住条件。
2011年,我工作了,却没有离开洛阳巷,而是走进了洛阳巷旁的淮阴师范学院,这将是我人生的一个新的起点。我将作为一个社会人开始自己新的人生征途。工作了,有了收入,有了公积金,我也可以自己买房了!12年,我结婚了,有了自己的房子,有了自己的车子,花园小区的生活不再是梦想,而是真真实实的走进了我们的生活。爸爸妈妈还住在洛阳巷里,承载我们成长记忆的老房子依然矗立着,它有了新的面貌,装上了空调彩电太阳能,居住环境不断改善。洛阳巷也不是曾经那一篇荒芜的农田地,这里已经成为一条远近闻名的小吃街。有专人管理,众多商铺在经营,小街道小巷子却有着大热闹。农田不在了,泥泞的泥土地不见了,我们不用担心下雨,也不用担心卫生。城市的文明程度不断提高,清洁阿姨每天都会清理打扫。人来人往的小巷子正在用自己的喧嚣陪伴着住在这里的人们。改革开放的浩荡春风,改革开放释放的强大活力,让一座小城,让一条小巷也在不断焕发出新的的生命力。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正不断为城市居民创造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
又是一年春暖花开时
改革开放四十年,弹指一挥间。又是一年春暖花开时,转眼来到了2018年,来到了改革开放四十年。四十年,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过一瞬,却有可能是我们人生的一半。四十年,在这个我们走进走出的小城——淮安,一切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一切都愈发地生机勃勃。城市在越来越发展,生活在越来越好。2018年,在国家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之后,我幸运的拥有了两个孩子,幸福的生活就如风景一般!
改革开放的春风,让人们从温饱走到了富裕。从吃饱到吃好,从穿暖到穿好,并向着一切更好在发展着。1978年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至今年正好是40年,在这40年轰轰烈烈的时代变迁中,我们国家走出了十年动乱的阴影,从一片百废待兴逐步发展成一个现代化的小康社会,伴随着改革开放,我也和我们的国家同呼吸、共命运,一起走过,一起经历,完成了思想的启蒙、身心的成长、学业的进步和事业的发展。
包容天下,崛起江淮,让我们随着小城的脚步,随着匆匆的时光,一起向明天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