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沃土 公安精英摇篮
江苏警官学院砥砺奋进七十年
——江苏省公安厅党委委员、江苏警官学院党委书记 夏存喜
江苏警官学院经历初创、复校、升格、本科建设等阶段,走过了70年不平凡的历程,见证了我国公安教育的光荣与梦想,为江苏公安政法事业改革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江苏警官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张兰青
70年,筚路蓝缕。
70年,薪火相传。
70年,春华秋实。
1949年6月,在解放战争的隆隆炮声中,刚刚成立一个月的南京市人民政府即创办南京市公安局公安学校。一路风雨,几经变化,1978年,江苏省公安学校复校,正式开始全日制学历教育,再经两度升格,成为今天的江苏警官学院。
建校70年,复校40周年,6月10日,是江苏警官学院的生日。
江苏警官学院随共和国共成长,不负使命,成为“江苏公安人才的摇篮”。
政治塑警魂
咬定青山不放松
“要说我们学校最大的亮点,就是历任领导、领导班子一直有明确的办学思想,清楚我们要办一所什么样的学校,所以总是能抓住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机遇。”面对记者的提问,彭琪不假思索地如是回答。彭琪是江苏省公安学校1978年复校后招收的第一届学生,毕业留校工作,现为江苏警官学院治安管理系政委。
江苏警官学院始终坚持政治建校、从严治校办学方针,锻造学生忠诚的政治品格。
今天,江苏警官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践行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四句话、十六字”总要求,在省委省政府和省公安厅、省教育厅的坚强领导下,向着建设世界一流警察院校、打造国际一流警察教育学科的目标砥砺前行。
经过多年发展,江苏警官学院形成了以法学为主,工学、管理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公安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体系。现有公安学省优势学科建设项目1个,公安技术、法学、公共管理、诉讼法学省重点建设学科4个。设置公安管理学、治安学、侦查学、警务指挥与战术、经济犯罪侦查、刑事科学技术、涉外警务、网络安全与执法、交通管理工程、公安视听技术、安全防范工程、公安情报学、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行政管理、物联网工程等16个全日制本科专业和1个全日制本科专业方向(法学专业民商法方向)。开设法学、刑事侦查、安全保卫等5个成人教育本、专科专业。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个、省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6个、省重点专业(类)2个、省品牌专业建设项目2个、部重点专业建设点1个。
更令人骄傲的是,江苏警官学院坚持以科研引领公安工作改革创新,先后获批公安部现代警务改革研究所、江苏省公共安全研究院,成为全国唯一拥有部、省双智库的公安院校。
热血铸盾牌
只流清气满乾坤
南京市民都还记得“浴火英雄”孙伟华。2006年7月2日,星期日,正在巡逻的南京市鼓楼区公安分局特巡警大队民警孙伟华和王昭勇接到市局110指令:湖南路的裴家桥小区有母女俩要跳楼自杀。
孙伟华和王昭勇赶到现场,徐氏母女已回到一楼家中,门窗紧闭。似乎闻到煤气味,邻居惊呼“她家是卖麻辣烫的,屋里有好多煤气罐”。情况危急,他们赶紧翻墙进入院内。好不容易叫开门,他们立即冲进去,王昭勇先把母亲拉出来,就在孙伟华进去拉女儿的时候,“轰”的一声,煤气爆炸。孙伟华全身95%的面积严重烧伤,王昭勇烧伤面积也近60%。
经全力抢救,孙伟华和王昭勇挽回了生命。当年,孙伟华、王昭勇被公安部授予“二级英模”称号。
孙伟华2005年毕业于江苏警官学院。
江苏警官学院为“勇士的摇篮”毫不夸张,孙伟华仅是从中走出的一个代表。
江苏警官学院始终聚焦立德树人、铸剑育警根本任务,毕业生中涌现出一大批英雄模范,一千多人次受到二等功以上表彰,近百人被授予全国公安一、二级英模或特级优秀人民警察、全国或省劳模。
近年来,江苏警官学院师生参加第二届全国公安院校教学技能大赛,获教师组9个一等奖和学生团体一等奖,参加上海世博会、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南京青奥会、苏州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南京国际马拉松、国家公祭日、杭州G20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等重大活动安保,以优异表现受到社会广泛赞誉。公安部为江苏警官学院记集体一等功2次,学院被授予“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状”,被评为“江苏省平安校园建设示范高校”“江苏省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多次获得“江苏省文明学校”“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高等学校和谐校园”“江苏省平安校园”等荣誉称号。
江苏警官学院先后为全省各级公安司法机关培养和输送了7万余名毕业生,培训副科以上公安民警5万余人次,被誉为“江苏公安人才的摇篮”。毕业生占全省公安民警总数的40%以上,其中80%已成为全省公安机关各个警种和基层所队的领导或业务骨干。
开放迈新步
直挂云帆济沧海
“在安哥拉,我们把自己最敬爱的人称为‘爸爸’,以表达我们对他的尊敬和爱戴。在江苏的这15天里,你已经变成了我们的‘爸爸’,在将来的日子里,您还是我们的‘爸爸’!”这是15名安哥拉学员给Mr. shu Yu——束裕的留言。
2017年10月,江苏警官学院承办安哥拉警务培训班,警官学院派出所长学校副校长兼干训部副主任束裕负责。培训结束,学员们恋恋不舍,用一张红纸留言如上,15名学员一一郑重地签下自己的姓名。
江苏警官学院坚持开放办学,与国内外多个警察教育训练机构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近年来,有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德国、韩国等10多个国家和我国香港、台湾的警察代表团来访,多位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学院被公安部确定为引进国外人才项目执行单位、中欧警务培训项目执行单位、科技信息化局培训基地,承办了多期中欧警务培训班和“国际警务联络交流”“中欧IP KEY项目知识产权刑事执法培训”等多个引智项目,有效提升了学院在国际警察教育培训领域的影响力。同时,学院还承担省部下达的教育援疆、援藏任务,开展与海南、黑龙江、湖南、甘肃等公安院校素质强警合作交流工作,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2011年,江苏警官学院被省学位委员会列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省立项建设单位。2013年起,江苏警官学院先后与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工业大学联办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2015年12月,国家六部委颁布实施《关于公安院校公安专业人才招录培养制度改革的意见》,这是公安改革在公安院校层面的根本性制度安排。江苏警官学院紧密结合省情校情,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率先提出在考录入警选岗中推行“双二八”综合积分考评制度,以百分制来量化公安专业毕业生综合素质能力,其结果作为选择报考职位的依据。具体说就是,毕业参加公务员考试笔试成绩占80%,在校综合表现占20%,这是第一个“二八”。围绕学生在校综合表现评价,制定了《江苏警官学院公安专业毕业生在校综合积分办法》,明确智育排名积分占80%,奖励积分占20%,这是第二个“二八”。
江苏警官学院勇担改革之责,激发了学生的内生动力。“双二八”综合积分考评制度于去年首次实施,取得了初步成效,得到公安部充分肯定,并在全国公安院校推广。
学习新思想,改革再出发,开放迈新步——江苏警官学院走在大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