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往昔

公校忆念

忆往昔——公校忆念
孙兴家
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美好忆念,我最难忘却的记忆就是在江苏省公安学校学习的时光,许多情景时常浮现脑海,令人回味。
浓厚的学风。我们是1978年公安学校(简称“公校”)复校后招收的第一届学生,分为大专文科一、二、三班和外语、化学、无线电班,另外还有3个中专班,我在文科一班。由于那年是恢复高考的第二年,我们这批原无上大学希望的青年,突然间有了重新上学的机会,大家都非常珍惜和感恩。因此,从入学开始,同学们就表现了强烈的求知欲望,自觉把学习作为第一己任。那时电视少见,网络也不发达,唯一学习途径就是听课、看书。所以,大家首要是认真听好每一课。无论是文化课还是专业课,很少有迟到、早退、旷课现象,也听不到交头接耳闲谈的声音,大多顺着老师的讲课思路,边听、边记、边思考。课后,还要相互比对笔记,巩固学习知识。遇有知名专家、学者举办讲座时,有的同学先人一步,早早就到教室占好位置,恭恭敬敬等候听讲。一次,北京大学费孝通教授应邀来校作社会学讲座,全校师生慕名而至,整场报告3个多小时,无一人随意走动,有的甚至连上厕所的时间都不愿浪费,生怕漏听一句内容。读书是那时大家共有的嗜好。学校图书馆是我们爱去的场所,但因场地有限,容纳人员不多,大多数人只能借书回教室或者宿舍阅读。每天下午,图书馆窗口都会排起长队,站满等待借书的同学。像中外名著、名人自传,以及党史、法律类图书最为热门,有时要等上几个星期才能借阅到手。不少同学还善于自学,注重积累。当时,晨读是校内一道亮丽的风景。每当出完早操,就有一批同学捧起书本,到校园内外或者菊花台上下读书背词;遇到刮风下雨时,就把教室、走廊、食堂等场所利用起来。据说有位外语班的同学为了熟记英语词典,背一页撕一页,一本词典撕完了,书上单词也全记住了。下午和晚上自习时间,大家更是惜时如金,就像是暗中比试一样,谁都不愿多说一句话,更不愿早睡一会觉,全神贯注忙着自己学习事务。正是在这种学习氛围的熏陶下,我也逐步养成良好学习习惯,顺利完成各项学习任务。
朴素的生活。我们入学那年,国家正处改革开放初期,经济总量小,基础设施落后,人民群众生活水平较低。加之学校又是重新选址抢建起来的,教学设施不够完备。这一基本国情和校情,决定了我们学习条件是比较艰苦的。记得刚入学时,学校从南到北只有一条百十米长的新建水泥路面,另有1幢综合楼、3幢学生宿舍、1个食堂,还有2幢尚未完工的教师宿舍,路边没有树,地上没有花草,整个校园显得荒凉冷清。面对这样的环境,我们没失意、不抱怨,而是在老师的带领下,边学习、边劳动,自己动手植树种草、铺垫操场。经过半年多的努力,校园路边的树种起来了,地上的花草长出来了,活动操场铺垫成功了,我们也有了成就感。以至毕业后,每当同学聚会或者遇到学弟学妹时,我们都会自豪地谈起这段往事。教学设施简陋是当时学校的现状。那一阶段,学校师资不足,教学设备匮乏,经常采取上大课和轮流做实验的方式解决燃眉之急。以我们文科班为例,虽然分了3个班,实际上是在一个大教室里上课。教室场地不大,更没有空调,每次上课都是人挨着人,既拥挤,空气质量也不好,一年四季都要开着门窗。还有一次我们上刑事照相课,需要自己动手冲洗照片,学校只有1个暗室,我们三个班的同学只好按班级、组别轮换操作,有的要等到深更半夜才能完成作业。尤为难忘的是,生活节俭是我们这届同学的常态。由于那时生活水平普遍不高,国家免除了我们上大学的学杂费,还资助困难同学助学金。助学金分三等,按月发放,一等18.7元,二等14.7元,三等13.3元,除少数带薪上学和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同学外,其他同学基本上都能享受。在当时,这笔费用相当于一个学徒工的工资,也是大多数同学的主要生活来源,大家普遍精打细算,省吃俭用。如每天遇到的吃饭问题,学校食堂供应的是早上稀饭、馒头和小菜,稀饭1分钱一碗,馒头2分钱一个,一顿饭吃下来大约5、6分钱;中午和晚上有大荤、小荤、蔬菜,外加一个汤。大荤1角5分钱一份、小荤1角钱一份、蔬菜5分钱一份,汤免费。不少同学中午只买一个小荤、一份蔬菜,到了节假日才打个牙祭,买上一份大荤菜;晚上,依然以蔬菜为主。一个月下来,每个人的伙食费开支在8、9元钱左右,节余下来的钱主要用来买书。买书也不敢往大书店跑,一般都是到价格打折的杨公井古籍书店去淘。我曾淘过的书籍就有范文澜编撰的《中国通史》、北京大学历史系编写的《简明世界史》、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世界文学名著选评》、游国恩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以及新解禁的中外文学名著和一些字词典。如今,这些书籍仍保存在我的书橱中,每当看到它们,总是给我激励、给我鞭策。
真挚的情谊。三年寒窗,一世情谊。我们始终铭记着老师们的关爱,给我们增添了学习的信心和动力。姬仰曾校长是我们尊敬的校领导,也是我们党史课的老师。他当年五十来岁,头发花白,佩戴眼镜,身体稍胖,面带微笑,我们时常在去食堂的路上和他相遇,每当和他打招呼时,他总是以礼相还,有时还与我们结伴而行,问学习、问生活,给人和蔼可亲的感觉。杨良诚、林士禄老师是我们的专业课老师,家住学校教工宿舍,时常在晚自习的时候,走进教室、走近学生,听取大家意见,帮助释疑解惑。班主任范平老师更是无微不至,既关心我们的学习,又关心我们的生活,竭尽所能帮助我们化解各种困难和问题。入学不久,我们班有位同学与原恋爱对象分手,女方母女俩来到学校讨要说法。范平老师受命处理这一问题,他先安排好人家的食宿,又向双方了解情况,在得知女方诉求后,苦口婆心地做她们的工作,经过一个多星期的努力,终于让母女俩情绪稳定,同意返回家乡。临走时,范平老师还自掏腰包,帮助母女俩买了返程车票,亲自将她们送到车站。这件事,让我们许多同学既感动又敬佩,背后都夸赞范老师“真够哥们”!三年同窗,让我们同学间升华了友谊。我们这一届学生经历不同、年龄有异,为了共同追求来到一起,是巧遇也是缘分,所以在三年相处中,大家相互尊重、相互包容,彼此结下了深厚情谊。就拿我们宿舍来说,共有4张上下铺,住着8位同学,来自7个地市,年龄最大的二十五、六岁,最小的刚满二十岁。入学时,互相说话都听不懂,还因方言不通闹出笑话。随着相处时间的增长,大家逐渐从陌生到熟悉,从适应到习惯,成为学习上的帮手和生活中的挚友。那时,我们宿舍有几条不成文的约定。比如自习时,基本上是睡下铺的同学留在宿舍,睡上铺的同学去教室。留在宿舍的同学从不大声喧哗,即使问个什么问题、做件什么事情,都是轻声慢语、蹑手蹑脚,生怕影响别人;有时讨论话题也会互不让步,甚至争个脸红脖子粗,但基本上都能够把握好一个“度”,主动降低腔调,自我克制态度;宿舍卫生、打水虽然采取值日制,实际上是大家一齐动手,谁起得早谁帮助打水,谁有空谁帮助打扫卫生;一旦哪位同学生了病,其他人都会问长问短,主动陪护治疗,或者帮助打饭打菜;每次新学期开学,各人都会带些家乡土特产,互相赠送,分享美味。这些生活琐事,让我们增进了友谊,积淀了情感,成为维系我们友情的不朽纽带。如今,我们大多数人都到了做爷爷、奶奶的年龄,工作、生活也不在一个城市,但大家彼此仍然相互牵挂,时常打个电话、发条微信,道一声平安,问一声好!
三年公校生活培育了我们成长。我们在这里增长了知识,锻造了作风,学会了坚强,为日后胜任公安工作打下了基础。对此,我们这一届人将终身难忘!
作者简介:孙兴家,1981年毕业于原江苏省公安学校大专文科一班。曾任江苏省公安厅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督察长,江苏警官学院党委书记。现为江苏省政协提案委员会委员。

图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