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于山水 达于诗书
——访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张捷教授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在张捷教授身上,山与水的两种秉性被奇妙融合。在学术与工作上,他是慎密善思的地理学者;回归到生活中,他又是一位临池挥毫的文士。行于山水,达于诗书,他的世界广阔而丰盛。
与张捷教授相约在一个秋日的早晨。轻轻扣响办公室的门,未见其人,便先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来了!”。眼前的他身着灰色卫衣、笑容亲切随和,宽厚的大手在相握时让人感到踏实而温暖。走进张捷教授的办公室,清雅的墨香扑面而来。入门处是一张宽大的桌子,上面陈列着大小不一的毛笔和刻刀,各式各样的木章旁堆放着一叠叠厚厚的宣纸。张老师笑着向笔者致歉:“哎呀,那边太乱了!来这边上座上座!”笔者在一张古朴的木沙发上坐下,抬头便是一幅写意的黑白洞穴山水画与一副镌刻工整的木刻篆书对联。
行于山水——托兹万众,冀推一变
中国诗词大会在全国掀起了全民读诵古诗词的热潮。在近期央视推出的与诗词大会类似的新一档益智文化节目《绿水青山看中国》中,张捷教授应邀成为节目嘉宾。在九期节目中,他从地理学家的角度出发,对比赛题目中涉及到的地理现象及其内部机制进行阐释和科普,让观众们在享受精彩节目的同时,也收获了科学知识。
谈到参加《绿水青山看中国》节目的初衷,张捷的脸上洋溢着对科普的热情:“公众对地理学的认识和我们地理学家对地理的认识是有差别的。一般公众认为,地理学就是 ‘哪里有什么’,这就是通俗地理知识;而地理科学是研究‘那里为什么有什么’。中国的传统是寓教于乐,和许多娱乐至上的娱乐走秀节目相比,《中国诗词大会》、《绿水青山看中国》等近期益智类节目着重通过娱乐推送知识实现寓教于乐。《绿水青山看中国》在唤起公众传统精神的基础上,更在努力尝试推广科学知识,建构地理思维。我在点评时也会提及最近在主持的国家基金项目成果,比如‘书法地理’和‘声景观’,其实也是在试图引发公众去关注和思考地理对生活的影响。传统文化是精神,绿色文明是载体。”
对张捷而言,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以一位地理科普者的身份走近大众。从金陵图书馆、南京图书馆的市民讲堂到教科文组织相关机构的国际培训,张捷都积极参与其中。在他看来,现在已经到了向民众呼吁关注和保护自然山水的关键时间点:“现在有很多地理环境知识需要普及。比如,现在国外许多国家,垃圾分类已经普及到了很好的程度。老百姓们把垃圾回收利用的第一环节做好了,后面便能给国家社会省下很多工夫,同时后面环节同样非常重要,需要多种科技乃至制度建设来实现绿色循环经济。从这个角度来讲,现在已经到了请老百姓们尽可能关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以及更深入地学习自然环境保护知识的时候了。”
谈到地理学与旅游的结合,张捷又说,当年硕士论文研究九寨沟地貌,与同学周寅康(现为南大教授)对九寨沟瀑布形成、石灰华形成以及湖泊色彩成因的研究,现在已经成为当地导游词中的内容。当时两人的硕士论文和名字都被当地编入了 《九寨沟志》并为国际著名喀斯特地貌泰斗、牛津大学斯维婷博士的经典专著《中国喀斯特》引用。现在张捷也从事了很多自然遗产旅游、旅游地理和规划及区域旅游影响的研究,江苏省“十三五”旅游规划就是张捷主持完成的。
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宁可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因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张捷教授对总书记的这个说法十分赞同,“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让公众明确绿水青山的重要性。不要等到自然环境开始报复人类了,才后知后觉”。此刻的他,除了是一位地理学家,还是一位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绿水青山”的践行者。
达于诗书——蓦然回首,灯火阑珊
置身于这间墨香萦绕的屋子里,来访者都能感受到屋主对书法艺术和传统文化的热爱。当被问到他与书法是怎样结缘时,张捷笑了笑,“你们背后这幅山水画和对联,都是我的作品呢!”他又赠予我们每人一张书签,上面印有他描写三清山景色的书法:“奇哉,壹石擎天!漫行飞栈半空、登峰造极,凭山仗势吞千里:激情似剑,重开宇宙;妙也,三清悟道。且倚危岩万丈、唤雨呼风,任我仰天啸一声:长气如虹,再上蓬莱!”这副对联的笔力遒劲,对仗工整,气势磅礴。更让笔者惊讶和佩服的是,身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的他,在写毛笔字的爱好之外,还把书法的概念引入其地理研究的专业领域中,真正做到了“将兴趣和学术相结合”。
张捷倡导基于人地关系的“书法地理”的概念,研究书法在空间上分布的状况和形成原因以及书法作为文化元素对人和文化的影响,通过一个地区书法景观指数的高低,来衡量该地区受现代化和全球化影响的程度,相关研究发表于国内外顶级学术刊物。更为有趣的是,在研究古典书法理论中对自然意象的描述时,通过数据统计等手段,他发现了魏晋、南朝、隋唐在书论上明显的前后朝直接延续性,而清代书论却是隔着宋元明三代直接继承宋以前朝代的书论。张捷与南大历史系胡阿祥教授(央视《百家讲坛》“国号”节目主讲)交流这个结果时,胡教授告诉他这正是反映了清代学术复古运动趋势。“我们是从理科视角出发的数据实证分析研究,没想到最后也能对应文史考证的研究结论,还能相互印证支撑!这让我觉得特别有意思!”张捷教授笑着说。
在张捷的学术生涯中,从兴趣出发、最后转化为学术研究的经历,“书法地理”绝非一例。对传统文化兴趣浓厚的他,在洞箫与石刻上都有涉足。他兴致勃勃地谈起了他对传统六孔洞箫高音域指法的发掘:“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传统洞箫的音域不够广,高音上不去,这也影响了六孔洞箫的传承和普及程度。我小时候就喜欢玩洞箫,后来在厨房里等着饭熟时无聊,就吹吹洞箫,有一天无意中居然发现传统六孔洞箫的高音域还可以比洞箫教材再上去两到三个音阶!我就系统试验和整理然后把这个发现写成论文发表了出去。对比日本对尺八传统形制的严谨传承,我也希望那篇小文章可以唤起国人对传统六孔洞箫形制的保护和传承的关注吧!”讲到这里,张捷脸上露出了顽童般的笑容。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在张捷这里,各类学科之间不再壁垒森严,地理、书法与音乐相互交织,于蓦然回首处迸发奇妙的灵感。以充沛的兴趣热情为风,以扎实的学术训练为桨,他是持桨荡舟的智者,自在遨游于天地之间。
感于师恩——山高水长,闻斯行诸
“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在张捷的求学生涯中,两位已故导师的名字被时时提起——地理学泰斗任美锷院士和著名资源地理学家包浩生教授。回忆起与任美锷院士相处的点滴,张捷的语句间皆是爱戴与感激:“老师学研非常勤奋,在学术上的目光也极其敏锐。那时我博士论文研究的题目比较偏,老师拿到以后说要看十天。但最后三天就看完了,提出来的建议也很有见地,切中要害。” 提到任美锷院士给他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张捷停下来顿了顿,回忆道:“那时应该是地理学要为国家建设服务了,任先生提出建设地理学的建议。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国刚刚解放,橡胶成为一个战略性资源。当时国内种植生产无法满足战备需要,必须从周边的东南亚国家进口,而进口的渠道被美国等西方国家封锁,后来任美锷教授对于中国的自然规划方案提出了‘准热带’概念。这固然是一个地理上的划分,但更多也是从国家战略上来考虑。在国内寻找橡胶种植地的过程中,任先生带领大家在云南发现了合适的地方。那里虽然超过了热带的纬度,但由于是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交汇处,水热条件都合适。‘准热带’概念的提出,对国家战略发展、利用资源都有重大的意义。”
任美锷院士将地理研究学以致用的模式在张捷心里刻下了深深的烙印。在治学过程中,他的兴趣点由自然地理逐渐转向了人文地理,尤其是近年来的旅游地理规划与古镇保护评价等方面,其实也是在积极地顺应时代的发展,为今天面临转型发展的祖国不断探寻更佳的治理方案。
著名资源地理学家包浩生教授是张捷的直接指导教师。他动情地说:“包老师在地理学广大的知识空间和深邃的学术思想方面给我以深刻的影响,包老师敏锐的学术洞察力和对学生晚辈无私的奉献至今令我钦佩和感恩不已。包浩生教授不仅是著名地理学家也是书法家,他的钢笔字简直可以用来当字帖,他的书法曾经被福建沙县刻在景区摩崖上。”
采访中,张捷教授对南大恩师怀念不已。在学生心目中,张捷教授以身作则教导他们尊师重道。张捷的博士生曾湛荆回忆道:“一次硕士答辩时请来了张捷老师大学时的老师,84岁高龄的俞锦标老教授。虽然张老师那时也已经头发花白,自己的学生也遍布各地了,学生中也有 10 个教授了,但他一见到俞老教授,就马上迎了上去,瞬间变为一个谦卑的学生。他一直陪伴在俞老教授身旁,给他讲以前的趣事,吃饭时细心地为他夹菜。我当时真得很受感动。”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师生间的品性与情谊在代代承系间,显得愈发真挚动人。 (文字 / 齐琦 林小溪 摄影 / 李逸帆)张捷教授简介: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教授、旅游地理与旅游规划专业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旅游研究所所长,教育部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理学会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国际地理联合会(IGU)旅游休闲与全球变化专业委员会荣誉委员(前两届委员)委员、国际旅游研究会(ITSA)副主席、中国地质学会洞穴委员会副主任、《Tourism Geographies》等学术刊物编委。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地理与旅游规划、信息地理和书法地理、喀斯特地貌、声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