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文化典故解析 “铸诚精艺”

“铸诚精艺”是长春职业技术学院的校训文化精神,是建校初期,时任吉林省教育厅厅长蒋力华先生帮助凝练的。十多年来,“铸诚精艺”已经影响了一代代长职学子,在长职院扎根发芽,渗入骨髓融入血液,越品越有味道。

校训作为学院办学定位、办学特色和育人文化的集中体现,已成为高职院校在深化内涵式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文化元素。

《现代汉语词典》 对“校训”的解释是:“学校规定的对学生具有指导意义的词语。 ”《 辞海 》 (中华书局,1936 年版) 的解释是:“学校为训育之便利,选若干德育条目制成匾额,悬见于校中公见之地,是为校训。其目的在于使个人随时注意而实践之。 ” 《 教育大辞典》 (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年版) 对“校训”的解释为:“学校为树立优良校风而制定的要求师生共同遵守的准则。 ”

“铸诚精艺”校训之所以为长职师生喜爱,细想起来有三点:一是典型的独创性,很多院校的校训引自或 《周易》 或 《论语》等古代典籍,如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等等,但“铸诚精艺”未见其完整出处;二是琅琅上口,简洁明了,便于理解,便于传颂,很多师生愿意用其作为文档之装饰;三是内涵丰富,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法高度契合。

“铸诚精艺”从字面解释,应为“铸诚信,使艺精” ,深度解读为“铸就诚信品格,锤炼精湛技艺”则更为准确,“诚信品格”为职业素养目标,“精湛技艺”为职业能力目标,而“铸就” 、“锤炼”则为目标达成的方法手段。“诚信品格”是“精湛技艺”的动力,“精湛技艺”是“诚信品格”的保障。

“铸”即铸造,是一种古老的制造方法。铸造是将通过熔炼的金属液体浇注入铸型内,经冷却凝固获得所需形状和性能的零件的制作过程。后来引申为对人才的培养,论语《 法言· 学行》 中有一句话:“或曰: ‘人可铸与?’曰: ‘孔子铸颜渊矣。 ’ ”铸人就是造就人才; 铸颜渊译为孔子培养了颜渊。应该知道的是,中国古代铸造文化不仅深厚,而且处于世界领先,司母戊大方鼎、青铜剑、三星堆出土的器皿,造型美观、工艺细腻、合金比例精确,有些甚至还是未解之谜。这与人才培养密不可分。

“铸”的过程与人的品格培养过程极为相似,先将金属融化提纯,然后浇注入铸型或范型内。金属的融化过程,就像教师以春风化雨使学生态度转变的过程,所以经常有人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来比喻教师育人的过程。“范型” 、“铸型”即为社会法律、道德规范、职业规范。社会的秩序化环境,是由道德规范和法律制度共同作用构建的,一软一硬,职业化要求的职业素养也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逐渐培养起来的。

所谓的职业化,就是一种工作状态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即要求人们把社会或组织交代下来的岗位职责,专业地完成到最佳,准确扮演好自己的工作角色。以国际通行的概念分析,职业化的内涵至少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以“人事相宜”为追求,优化人们的职业资质;二是以“胜任愉快”为目标,保持人们的职业体能;三是以“创造绩效”为主导,开发人们的职业意识;四是以“适应市场”为基点,修养人们的职业道德。

素养养成不仅需要道德力引导,同样需要制度奖惩约束。 《韩非子·内储说上》 讲:“殷之法, 刑弃灰于街者。 ”意即在街道上丢垃圾的人,会受到刑罚的惩制。论语中记录了一个“子贡赎奴,子路受牛”的故事:“子贡赎鲁人于诸侯,来而让,不取其金。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 ”孔子说子贡赎回鲁奴而不接受国家的补偿破坏了法律,解救奴隶这样的好事以后就没人做了。

所以,“铸就诚信品格” ,不仅需要道德融化人的情感态度,使其发自内心去接受,也需要制度约束保障,才能使人的素养达到社会人共生的要求。

“诚”即“真实、不虚伪、不妄作、遵守秩序、讲求信用”的行为习惯,即是做人的底线,也是社会人、职场中人与人协作生存的最基本的素养要求。 《孟子·离娄上》 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意识是“ ‘诚’是上天赋予的道理,努力做到‘诚’ ,是为人的原则。诚实是人不用勉强就会处事得当,不用思虑就能言谈合适,行为符合中庸之道,圣人就是这样。‘诚’就是要选择善道,并且执着坚守。 ”

市场经济追求的是资源效用最大化,强调的是尊重经济规律形成秩序经济。人与人分工协作,协作的基础就是诚信。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孔子把个人信用看做为人立世的重要关键点,没有信誉的支撑,就没有人格的树立。 《论语》 里又说:“民无信不立。 ”没有信用,就没有立足之地;没有

信义,就没有立世之本。 《 左传 》 中也提到,“信,国之宝也” ,信用是国家的重宝。所以说,“信”是一种个人品格,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信”是一种国家责任,一言九鼎,一诺千金。信,更是一种价值理念,人无信不可,民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威。“艺”是“艺能”之意,是技能的更高境界。“艺”的论述最早出现于中国古代的周朝, 《周礼·保氏》 说:“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它是周朝教育体系中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六种技能。而且每种技能都有严格的要求和标准:比如礼为五礼,吉、凶、宾、军、嘉;射有五种射技为白矢、参连、剡注、襄尺、井仪等等。“六艺”的教育不单纯是生存的技能,而且包含美的认知,以礼待人,爱国主义教育,生活行为习惯养成等等,可谓是文、武并重。

现代职业教育的“艺能” ,专家也给与更丰富的表述:2012 年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 发布了 《为21 世纪培育教师提高学校领导力:来自世界的经验》 研究报告,该报告指出21世纪学生必须掌握以下四方面的十大核心技能: (1 ) 思维方式,即创造性、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决策和学习能力;(2 ) 工作方式,即沟通和合作能力;( 3 ) 工作工具,即信息技术和信息处理能力;( 4 ) 生活技能,即公民、变化的生活和职业,以及个人和社会责任。

仅知道技艺的目标是不够的,要想达到“精湛” ,则需要千锤百炼。马尔科姆· 格拉德韦尔的作品《异数》 (2009 ) 中提出了一条定律:对于量的积累,应用于所有领域、所有学科。只要经过 1 万小时的锤炼,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成超凡,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北宋欧阳修撰写的 《卖油翁》 早就提出了“无他,唯手熟尔” ,寓意“熟能生巧” 、“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技艺超群不仅需要“铁杵磨针”的功夫,还有“庖丁解牛”的不断总结,用理论指导实践。古人对工匠提出了“精益求精”的态度和方法,这与现代管理学家戴明提出的“PDCA”质量循环提升理论不谋而合。

所以我们从“铸诚精艺”中感悟到,“铸诚精艺”校训精神体现了“工匠精神”的核心: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铸诚精艺”必将会让一代代长职人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