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的耕耘人与守望者
——记我校著名遗传学专家李集临先生
本报记者 裴璐
编者按:为进一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指示,落实省委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开展向黄大年同志学习的要求,近日学校党委决定在全校开展向黄大年同志学习的活动。在学习活动中要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学习他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学习他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学习他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从自己做起,从本职岗位做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本报也将陆续刊出我校黄大年式先进人物和团队的典型事迹,以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师生员工坚定理想信念、至诚爱国奉献、积极建功立业,更好地投身于学校内涵式发展建设,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 大胜利召开。
李集临先生,男,1927年生人,中共党员,教授,博导,1946年任教。1951年调入松江师专(哈尔滨师范大学前身),曾任生物系主任,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遗传工程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遗传学学会四届理事、黑龙江省遗传学会副理事长、遗传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名誉理事,省重点学科遗传学科带头人。曾兼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审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委,黑龙江省经济顾问委员会专家组成员。享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特殊贡献人员政府特殊津贴。曾被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授予省劳动模范、省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等称号,被评为全省模范教师、黑龙江省研究生优秀指导教师。
曾主持参与国家863计划项目;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合作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省重点项目多项。获得全国科学大会优秀科研成果奖,多次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出版著作5部,参编著作9部。共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国际会议外文期刊28篇,国内核心期刊156篇,二级刊物116篇。
春种夏长,秋收冬藏。
如果说教育是一片沃土,那么教育工作者就是将国家未来的种子播撒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最辛勤的耕耘人与守望者。
哈尔滨师范大学就有这样一位年近九旬的老人已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默默地耕耘了七十年。
风华正茂时他已是奠基人,年逾古稀日他仍是开拓者。
正是这位一辈子都是教书匠,一生都在辛勤耕耘的老人,用七十年的科研与教育生涯培养出16位国内外知名生物遗传学专家,其中有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的首席专家,有著名高校遗传学领域的博士生导师,还有已在国内外知名院校拥有自己的实验室的优秀学者。 这位先生在年近八旬时,带领年轻人为学校申报博士点,年近九旬时仍主持参加国家863计划,他那满头的银发和骑着自行车默默前行的身影已经深深地定格在哈师大发展的历程中。
——他就是我国著名遗传学专家我校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奠基人李集临先生。
赤子之心 报国之志
清明前夕,小麦实验田上,一群人又开始了他们的忙碌,其中一位鹤发童颜的老人就是我国著名的遗传学家李集临教授。因为气候的原因,老人要带着他的学生在清明前将400多个小麦品系及品种抢种完。 而他身后的这片黑土地也是他毕生所爱的地方,作为一名农民的儿子,他将自己的一片赤诚之心、报国之志都融入到这片黑土地中。 1927年,李集临先生出生在辽宁省盖县一个很普通的中农家庭。那时的中国时局动荡,战乱频繁,人们生活十分艰苦,很多人家里只能以高梁皮、包米棒子、糠等为食。然而就在那样的环境中,一个背负着梦想的少年报考了奉天农业大学,踏上了他努力奋斗,追求真理的征途。 1946年,先生毕业后到勃利联中任生物教师,并参加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以朴素的革命热情投入到工作科研中去。1951年,先生进入了同年成立的松江师专(哈尔滨师范大学前身),开始参与组建生物科并担任生物科主任,成为哈尔滨师范大学生物学科的奠基人。1952年到1953年,先生到北京师范大学,在大学教师进修班生物进化专业进修一年,开始以大学教师的身份和责任承担起教育高级人才,从事深入研究的重任。他没有忘记国家的落后,人民的贫困,以青年知识分子的豪情,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开始了小麦杂交育种研究。 文革期间,先生被扣上“杂家”的帽子,遭批斗,关牛棚,吃尽了苦头。还被下放到偏远农村进行改造,就在那样的条件下,先生依然乐观,在他看来那只是换了一个地方“工作”而已。他一边与农民一样干着繁重的农活,一边开辟自己的实验田进行小麦研究。他把带去的优良小麦品种和本来准备作为口粮吃的土豆都贡献出来给农民们作为培育的种子。就在当年,生产队推广先生的品种后,产量增加了近30%。农民见到他都纷纷喜悦地称赞道“老李头,好样的。”
虽然经过历史的风风雨雨,但先生对党的忠诚与热爱依然朴素而执着。在学生们读研期间先生就推荐他那些品学兼优,肯吃苦肯钻研的学生到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进行交流学习,他希望把学生们推到更高层次更广阔的科研平台上发展。但每次学生出国深造时先生都会再三叮嘱:“到外边抓紧时间做科研,他们条件好,你们要尽快做出成果,带回国内来。”
九十高龄的老人仍坚持参加学院的党组织生活,而且每次交纳党费他都主动提前缴纳并且多交。在党支部组织的文体活动中,老先生还经常给年轻人讲他在抗美援朝时期,作为中学教员和学生们一起抬担架救助伤员的故事,给学生们唱他青年时期学过的抗日歌曲,曲调激昂而奋进,让年轻人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是多么来之不易。
潜心治学 润物无声
有人说:“人类的每一种选择都孕育自土地”,那么对于毕生都在研究小麦细胞遗传的李集临先生来说,或许更是一生都难以割舍对土地的这份情感与牵挂,而且研究一做就是七十年,或许这正是他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最为执着的选择。
先生是我国较早进行小麦种间杂交并对杂交后代进行组型分析的专家之一,他与“中国小麦远缘杂交之父”李振声院士、郝水院士、董玉琛院士、中国遗传所前所长吴晗先生、孙善澄先生都是同时代的研究者也是好朋友。他们曾共同参加国家863项目的前期研讨会---香山科研大会。先生还曾多次受邀参加国际级科研会议,在第四届亚洲动植物染色体研讨会上先生与院士们一起在前排就坐并点评报告。
搞远缘杂交工作是一项非常繁杂而漫长的研究,从播种、选种、考种等形态特征到材料的遗传机理分析,需要一年四季,风雨无阻地在田间做耕作培植。有人说“一名育种家就是一位艺术家”,真的一点都不为过。因为他要在材料出苗时从千百棵植株中,发现并判断哪棵植株会在后期可以长成科研所需的品种,而这样的“火眼金睛”是他作为一名农业生物科学家在常年的辛勤付出后所“铸造”的。
东北的小麦种植时节短只有一季,用一句俗语来讲就是“种在冰上,收在火上”。四月份,北国的大地刚刚开始消融,在凛冽的春风中先生就开始领着学生们在实验田上播种近百个品种,七月份又要顶着大太阳逐一分类、收获、保存。每一品种都要单播单收,插牌标注,这对于年轻人来说都吃不消,更何况是一名年逾古稀,腰间盘还有重疾的老人。但他每次都要亲自指导学生,以严谨认真的科研态度影响着周围的年轻人。
从农科所转到大学做研究的崔老师就曾回忆道:在她刚来师大时,平日里每次清晨还满是露水的时候,她去试验田观察材料,就发现李先生早已到试验田了,拿着记录本蹲在那里观察植株的性状。她不是做遗传学的,但却对这位勤奋的老教授记忆犹新,后来才知道他就是我校的著名遗传学专家李集临教授。先生早年做“南繁”工作,那时条件也不好也没有卧铺,来回要坐几天几夜的火车,他也从无怨言。 这一切辛勤的付出都缘于他对科研事业的执着追求与热爱。
先生科研的动力取得源于他一直将社会的需要,人民的需要放在自己的心上。年已九旬的先生还依然关心着龙江农业的发展和农民们的疾苦。采访时老人就关切地说:“黑龙江有这么好的山、这么好的水、这么好的地,一定要发展大农业,农、林、牧、副、渔共同发展。农民要脱贫,但是你看看那个农民会因为只种粮食只种小麦富起来的呀?都说国外的牛奶好,为什么我们不能好好搞科研,发展我们的畜牧业,让我们的子孙也喝上那么好的牛奶啊!科研工作者要有这样的志向就一定能实现。”作为毕生都致力于小麦遗传研究的科学家并未因自己的研究方向而仅关注小麦的种植,而是将龙江大地的农业发展与农民生活改善放在自己的心上,这让我们看到了老一辈中国科研学者的大气向!
淡泊名利 甘为人梯
翻开老人的相册,看到最多的就是他和他学生们的合影,其中最为珍贵的就是那张他八十寿辰时,学生们纷纷从海内外赶回来给老人庆祝的照片。说起他的学生们,先生脸上就会洋溢出无比幸福的神情,谈到学生们现在的成绩先生更是如数家珍。
先生曾讲授遗传学,细胞遗传学,分子细胞遗传学,染色体工程学,遗传育种学等十几门课程。已培养硕士研究生101名,在已毕业的66名硕士研究生中有45名在国内外获得博士学位,有6位在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任研究员,其中3名任研究室主任。如此厚重的果实缘于先生作为一名师者的潜心培育与无私奉献。先生从教七十年来视学生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真切地关爱他们。
每次提起他的学生老人总会很欣慰地说:“他们都很努力,都很有出息。”老人记忆力很好,他能记住哪个学生是什么时候读的博,什么时候出的国,什么时候获的奖,现在哪里搞科研做学问,都为国家做出了什么贡献。老人的走廊里放着一根手杖,是晚辈们送给老人的礼物,但却依然崭新如初,老人说他还能骑车呢,先用不上拐杖。他说:“国家给我了荣誉,我就应该更好地履行教师的职责,只有哪一天离开了教师这个岗位,才能离开我的学生们。”先生说他喜欢和学生在一起,会为学生的每一个进步而感到骄傲。
“信其师,亲其道”一位师者的人格魅力与科研精神也将深刻地影响着他的学生和他所带领的科研团队。先生传道授业,立德树人,将自己的毕生心血奉献给党的科研与教育事业,成就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师大人,也组建出一支优秀的生物遗传学团队。
目前,该团队已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子课题、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国家水污染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课题,完成国家级课题8项,省部级课题9项;目前在研项目9项,其中国家级项目4项,省级项目2项,厅级项目2项,横向课题1项。
我校生物遗传学团队带头人的郭长虹教授就是先生所培养的89级的学生,现在已经成长为国内遗传学方面的知名专家,也是我校遗传学方向的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在她的身上就有着先生年轻时执着与干练的影子。她在谈起先生时就曾感动地说:“先生是我们这个团队的奠基人,他花费的心血比我们多,只是在面对成功和荣誉时,他总是把我们推在前面,自己却退在了后面。”
目前,实验室与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分院合作开展“无公害韭菜标准化栽培技术应用与推广”研究,获得了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与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草业所合作开展“耐寒、高产、优质农菁8号紫花苜蓿选育与推广”研究,获得了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同时,实验室应用染色体工程结合生物技术方法,将近缘野生植物的有益基因(如大穗、抗病、抗逆等)导入小麦。综合应用形态标记、细胞遗传学分析、C-分带、原位分子杂交和分子标记等方法,对选育的含有外源染色体(质)的普通小麦进行鉴定,发掘小麦近缘野生种质的优异基因资源,为小麦遗传育种提供新材料。创制了多个八倍体小黑麦和六倍体小黑麦品系,其中“哈师2号”小黑麦在2014年被黑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批准为省审品种。同时团队还将创制材料提供给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河南农业科学院漯河农科所等单位,作为小麦遗传育种的基础材料,累计创造社会经济效益达到上亿元。
七十载春风化雨,七十载立德树人。今年是先生的九十寿辰,也是先生从教七十周年。九十岁高龄的老人依然骑着他那辆陪伴了他多年的老式自行车,往返在试验田与工作室之间······
从建校之初敝履蓝衫的奠基人到年逾古稀的领路人,先生用自己的毕生言行在平凡中践行了一位师者的伟大。他是朴实无华的耕耘者,教书育人的守望者,更是润物无声的奉献者。他潜心研究、执着追求的治学之道,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人格魅力,诠释了一位中国知识分子对党的科研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与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