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建筑力量 铸造优良学风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学风建设百日行”活动纪实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学风建设百日行﹄活动纪实
全国高校共青团“活力团支部”、全国文明校园作品展播“活动创新奖”、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校学生工作先进集体、五四红旗团总支、公寓文化建设先进学院、优秀阅读学院、艺术节金艺奖、科技节银科奖……这一连串奖项见证了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对弘扬华德精神、践行华德理念的不懈努力,也记录了他们历经10年举办九届“学风建设百日行”活动,扎实有效推进学风建设所取得的累累硕果。
夜空静谧,月色如水。走进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的自习室,没有嬉笑,没有喧嚣,只听见笔尖和纸面摩擦沙沙作响,讲台的桌子上一排不同型号的智能手机,静静地陪伴着专注学习的同学们。自“学风建设百日行”活动启动以来,建筑学院学生晚自习主动上交手机已成为一种行为自觉,不做课堂上的“低头一族”更成为了众多建筑学子的日常规范。
“学风建设百日行”活动始于2008年,是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在学校“侧重个性培养 全员成才教育”育人理念的引领下,以“严抓、细究、铸魂、育人”为落脚点,通过学业分析、统筹规划、目标制定、活动实施、教管结合、分类考核、监督帮扶、专家讲坛、典型引领、表彰激励,营造整体育人氛围,使“勤奋学习、全面发展”的学风内化为学生自觉行动的学风建设活动。现已走过10个年头,成功举办了九届,累计3500余名学生受益。
优化教风 严格管理学风建设“重在引领”
优良的学风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是一个学院教学传统、管理水平、服务态度等的综合体现。建筑学院每一届的“学风建设百日行”活动,都会在学校育人理念的引领下,依据学院的专业特点及学生特点,精心策划、设计活动方案,周密组织、安排实施,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同时,成立以学院领导为组长的学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对学风情况进行汇总梳理,并视具体情况改进制定下一步活动措施。
没有好的教风就没有好的学风。“让学生喜欢你的课,让你的课在学生就业与创业中发挥作用”,这是学校对华德教师提出的要求,也是建筑学院通过优化教风来改善学风的出发点。每个学期,建筑学院都会组织开展“每周一讲”特色教学活动(即每周利用半天时间,由教师们自行安排课程内容轮流上讲台),积极为新、老教师提供“练兵场”,通过“一人讲、多人听、众人评”,既能查找自身不足,又能培养青年教师自信上讲台,从而严把教学关,为建设良好学风提供助力。
立德树人是每一名教师的根本任务,教师既教书又育人。在华德,教师的另一个使命是责任班导师。在建筑学院,责任班导师通过指导专业社团选拔参加技能大赛人员、参与学生主题班团会、参与国家奖助学金的评选、参与学生党员发展推荐,与辅导员共同了解、关怀、引导学生成长成才。
顾德库校长曾说过,“严格要求是对学生最大的关爱。”对此,建筑学院在日常学生管理中深有体会。通过辅导员和责任班导师“双覆盖”的管理模式,建筑学院对学生的上课出勤情况进行记录、监督、改善,设定具体目标并逐年比对,课堂出勤率连年递增。同时,加强学籍预警工作,制定《特殊学生档案》,进行动态管理;建立辅导员与家长联系机制,形成辅导员与家长联动管理模式;在学生党员中设立“党员责任区”,建立学习互助小组,根据学生党员自身情况进行一帮一或一帮多;通过诚信考试教育,使违纪率连年控制在2%以内……一切工作最后落到“严抓、细究”。通过一系列具体措施严格学风管控,建筑学院学风建设不断登上新高度,曾在2014年学校学风建设试点测评中获A级评价,得到学校和各级领导的认可和好评。
营造氛围 树立典型学风建设“正向牵引”
在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从新生入校开始,学风教育便以各种形式开展起来。入学教育、思想教育、日常教育和毕业教育贯穿始终,全覆盖、零死角、全程化、渗透式的宣传引导,在潜移默化中“铸魂、育人”,保证优良学风的持续发展。
在做好传统教育载体建设的同时,建筑学院十分注重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在‘学风建设百日行’
活动的影响下,我找到了读书的快乐。在校期间,我共获得六次奖学金,两次班级成绩第一名。虽然已经毕业四年了,但我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今年的研究生考试中,我顺利的考取了北京交通大学工程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2013届校友鹿焕然在建筑学院举办的“校友讲坛”上这样激励新同学。建筑学院通过“校友讲坛”,搭建了校友与在校学生之间沟通交流的平台,带领企业成功上市的企业家、三尺讲台上的教育工作者、管理岗位上的领导干部等校友返回母校,为在校学生送上一堂堂精彩的人生励志教育课,用自己的奋斗历程引领在校学子成长、成才。
在典型的示范引领上,建筑学院更加注重以学生的视角挖掘在校学生中的“典型”人物,用身边的人和事教育身边人,让榜样力量引起学生共鸣,让身边的典型效应可学可用。1403311班7103寝的五名同学,共同制定学习目标,你追我赶、相互切磋,取长补短,最终实现了共同进步,有4人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寝室学习成绩平均分达85. 63分,获各级奖助学金29次,金额累计达39950元,连续三年获评建筑学院“标兵寝室”,并作为“学习型寝室”代表在第九届“学风建设百日行”启动仪式上分享经验。
这些“学霸学神”用自己的学习经历给身边的大学生以精神的洗礼、心灵的震撼。建筑学院大二学生王子乐说:“学校评选出来的优秀学习代表才是我们心中真正的‘男神女神’,这种坚持不懈、拼搏进取的精神深深感染到了我,也更加坚定了努力学习、不断进步的信心。”
打造品牌 搭建平台学风建设“正在路上”
十年来,通过深入开展“学风建设百日行”活动,“建工系列”品牌也逐步完善建立起来—— —建工讲坛、建工育才班、“甲子助创奖学金”等多个品牌已做到耳熟能详,学生参与度、好评度双高。同时,建筑学院还以科技节、读书节、校园文化艺术节、模块化主题训练营、学习型寝室评选、“摩天阁”、“微型建筑”专业社团活动等为补充,打造了参与面更广、深受学生喜爱的科技及文化活动品牌,来带动学院的学风建设。
“十届兰州初试锋,云集高校阵势雄。华德学子夸劲旅,斩获琳琅硕果丰。”今年7月,建筑学院代表队斩获第十届“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道桥类团体一等奖,一举实现建筑学院在国家级专业赛事中“0”的突破。近年来,建筑学院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积极整合教学资源,搭建技能实践平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并指导广大学生积极参加专业技能竞赛,并屡有斩获。2011年以来,建筑学子已累计获得国家级奖项12项,省级奖项70余项。
建筑学院在落实学校“百名学生考取研究生计划”过程中,通过新生考研引导、先进事迹激励、联系读研学长辅导、开辟专属学习空间、组织考研交流、帮助联系学校和导师……采用各种方式帮助学生跨进研究生大门。自2009年第一届本科生毕业起,建筑学院目前已有40余人成功考取研究生,他们中有以406分高分考取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的王利亚同学;有考取哈尔滨工程大学硕、博连读研究生,目前在美国伯克利大学访学的孙敏同学;有竞选成为北京交通大学M EM联合会主席团成员并被中国M BA教育网报道的鹿焕然同学……“每名大学生都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朵。我们将凝聚力量、奋力前行,在学校‘侧重个性培养 全员成才教育’育人理念引领下,大力弘扬华德精神,‘上好每堂课,培育好学风’,让优良学风伴学生共同成长,让好的行为习惯随孩子们一生。学风建设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我们永远在路上!”建筑学院常务副院长王洪枢道出了学院所有教师的共同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