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首映礼开到课堂上
新闻系教改:用纪录片讲好“浙江故事”
纪录片首映礼开到课堂上
新闻系教改:用纪录片讲好“浙江故事”
当非物质文化遗产、杭州民间曲艺、千岛湖移民、卖菜夫妇的日常……共同讲述的“浙江故事”一齐出现在大学课堂的时候,纪录片首映礼首次开到教室里的时候,不但让大学生们眼前一亮,更意味着浙江工商大学新闻系的课改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学生当导演,课堂变首映礼
12月7日,由浙江工商大学新闻系主办的名为 “微视角,大情怀”原创纪录片首映活动举行。此次展映的四部作品《指尖艺术,剪纸成画》、《小热昏:说不尽的杭州腔调》、《邵长华》和《两个人的菜摊》,全部由学生自编自导,四部片中,有三部是新闻1501班的学生自主创作,一部由新闻1401班的学生和小伙伴共同创作。而在评委席中,不但有学校领导、系主任,还从《杭州日报》、著名的视频出品方“二更”请来了专业导演、摄影人,让这次首映礼专业性更强、含金量更高。
首先登场的是《指尖艺术,剪纸成画》。浙江桐庐被命名为“浙江省民间剪纸之乡”。《指尖艺术,剪纸成画》就从浙江桐庐的胡家芝剪纸艺术馆开始说起,通过对其历史、作品的介绍,将桐庐剪纸的整个历史沿革和发展历程呈现在观众眼前。片中展现了桐庐著名的剪纸艺人华金娟老师积极顺应时代的发展,将剪纸艺术与当代题材进行融合,让桐庐的剪纸艺术在新时代也大放异彩的创新过程。校党委副书记李军认为这部纪录片情感细腻,将桐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用镜头记录的方式推向社会,起到了很好的宣传和发扬文化的作用。
唱“杭州腔调”,展人文关怀
名为《小热昏:说不尽的杭州腔调》的纪录片引起了现场观众评委的极大兴趣。小热昏是广泛流行于江浙沪一带的传统吴语曲艺谐谑形式,又名"小锣书",俗称"卖梨膏糖的",是一种马路说唱艺术。始于清光绪年间。“小热昏”本意是一个人因发高烧热昏了头而胡言乱语,以该词汇命名的曲艺则是“满嘴荒唐话”的说唱艺术。“小热昏”目前有部分演员活跃在舞台上,但大都年事已高,急需培养接班人,且大量传统曲目也需要记录和整理,抢救、保护工作迫在眉睫。
正是从引起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的角度出发,《小热昏:说不尽的杭州腔调》不仅向观众传达了一种民间艺术的历史,更通过采访三代“小热昏”的传承人,展现了“小热昏”的具体表演形式与其在当代的传承情况,诉说着这部片子要表达的主题思想:在“小热昏”这种看似即将消失的民间艺术中,包含着说不尽的杭州腔调。顾敏雅同学是主创人员之一:“虽然拍摄过程早起采访,熬夜剪视频,成员们一直在奔波,但能通过片子展现‘杭州腔调’、使大家关注民间曲艺,再累,我们也觉得值了。”
课改走向社会,讲好“浙江故事”
浙商大新闻系主任李蓉老师作为本次活动的发起者、组织者,在谈到举办这次活动的初衷说,这是课改成果的一部分:“《纪录片专题研究》这门课我上了七年,一直在探索怎么能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我一直思考纪录片如何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去服务地方经济,讲好浙江故事。今年能够在这里举办这样的首映活动,是我多年的心愿。”
走出教室,把镜头对准浙江大地;回归课堂,把纪录片呈现给师生,让众多参与拍摄的大学生们学会了用“第三只眼睛” 发现浙江、纪录浙江。杨妍同学说:“短短10分钟,承载着我们小组全体同学的努力。很开心可以有这样一个机会,让我们的作品得以呈现,得到院校领导以及业界人士观赏点评并在观影后给予我们中肯的指导与建议,这对我们来说是最大的鼓励。”纪录片的摄制,让人对家乡、对浙江爱得更深沉。
通过嘉宾投票,《小热昏:说不尽的杭州腔调》斩获最佳原创纪录片奖,《邵长华》、《指尖艺术,剪纸成画》和《两个人的菜摊》获得优秀奖。
杭州日报摄影部主任王毅对此评价道:“用纪录片讲述浙江故事是时代背景下的非常出色的一个选题。这次参展的四部纪录片都与浙江有关,都以各行各业的小人物为切口,是非常成熟的选题能力的体现。本科生能把片子的完成度做到如此高水平,很不错。看到大学生对行业的热爱与对社会的情怀真令人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