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出土文献与汉字研究中心收藏近10万古代文书——

手写纸本文献里藏有大乾坤







  不久前,在金华市档案馆一批馆藏民国档案中,意外发现了25件金华县清代文书。经有关专家鉴定,其全部为清代真品。这批档案的出现,将金华市档案馆馆藏档案的历史提前了163年,这对于清代土地、税收、经济史的研究也将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
  
  李义敏,是这批文书的发现者。我校出土文献与汉字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他所在的研究团队多年以来一直致力于研究中国古代文书。从事古文献研究,与海量文书打交道,李义敏在金华市档案馆查询档案资料过程中的这次发现并非偶然。

  古文献研究者的意外发现揭开崭新一页

  李义敏所在的出土文献与汉字研究中心成立于2009年11月,辟有世界上唯一以“手写纸本文献”命名的资料室。主要收藏甲骨金文、简帛文献、敦煌吐鲁番文献、域外汉文文献、宋元以来契约文书以及明清档案等文献的出版物,并购藏有近十万件元代以来的鱼鳞册、契约等公私写本文书,是目前浙江省内收藏古文书数量最多的研究机构。最早一件是元代泰定四年(1327年)的地契,距今已有近700年的历史。
  
  这一研究机构还承担了国家新闻出版重大科技工程项目“中华字库”工程子项目“手写纸本文献用字的搜集与整理”,这是浙江省人文社科领域最大的科研项目。
  
  李义敏回忆说,金华市档案馆的馆藏资料数量庞大如浩瀚大海,发现清代契约文书实属机缘巧合、沧海拾遗。过去人们普遍认为,市档案馆里可能没有清代文书。
  
  “我当时在档案馆里的民国资料中查询土地归户册,也就是民国时期的土地登记档案。在归户资料中,夹着几页泛黄的纸,与民国纸张大不一样,一看印章,明显是清代的文书。”再细看内容,真相大白。一层层“挖”下去,足有25件之多。最早一件契约文书是清乾隆十三年的,这意味着,将该馆馆藏档案历史前推了163年,堪称意外之喜。
  
  这张清乾隆十三年的绝契,在李义敏看来,则有着另一层特殊意义。在《大清会典》等史料中,皆记载清代金华县就已经有官方的 “架阁库”(即古代档案库)。但文献资料中并未说明建库的时间,“架阁库”是在清代哪个时期出现的?
  
  乾隆十三年的这一契约文书中,雕版印刷有“金华县正堂”“架阁库挂号讫”的字样。这说明,至迟在乾隆年间,金华县就已有“架阁库”了。很有可能要比乾隆年间更早。这件契约文书就有标本的价值。
  
  文书中的乾坤妙趣横生

  3月1日,在我校文献与汉字研究中心的“手写纸本文献与古文字”资料室里,记者看到,这里展示着各种类型的古代文书:功牌、信票、护照、鱼鳞图册、归户册、土地契约、分书、诉状、书信、账本等。内容是涉及买卖、典当、借贷、雇佣赠送、赔偿、租赁、乡规民约、民事调解等民间生活百态,记载了乡民与土地、山林、房产、村落、宗族、官府、信仰的关系及其历史变迁,是了解古代社会经济民生状况的珍贵资料。
  
  近年来,随着国家城镇化和新农村运动的大力推进,古村落、古民居在快速消失之中,与之相生相伴的民间契约文书也面临着湮灭散失的危险。这些文书是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亟待抢救性收集、保护与整理。从2013年7月开始,以我校人文学院院长、浙江省特级专家张涌泉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多次到浙江中部、南部开展田野调查,并开始系统地收集浙江契约文书。三年多来,他们辗转浙江各地,收集民间文书资料,实际上也是一种文物保护的行为。“这些文书经历了上百年乃至几百年的风风雨雨,然而却依旧保存了下来。祖辈留下的宝贵遗产,子孙后代却未必明白它的价值,随着老人的去世,有的就将它们随手丢掉了,十分可惜。”李义敏说。有一次,在嵊州的一个农村,就看到有人把一大卷旧文书丢进了垃圾桶。翻找出来发现,是从康熙初年到民国时期的200多件契约文书。
  
  收集还仅是第一步工作,随后还将对这些文书进行古籍修复和数字化保护等工序。为配合出土文献中心的工作,我校图文信息中心于2014年6月成立古籍修复室,开展契约文书的杀虫、保存,培训专业装裱人员,系统开展修复工作,已初见成效。
  
  近些年,史学研究的重心下移,研究明清时期普通老百姓的真实生活,成为史学研究的热点。另一方面,由于种种原因,官方史料未必真实,而老百姓的手稿却往往能真实地反映当时社会的民生百态。从这个意义上说,契约文书的搜集与整理,具有文化保存与学术研究的双重价值。这便是学校要下大力气开展古文书搜集与研究的原因。 (许健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