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心护农,衷心爱农,全心助农

——记市场营销教研室党支部的创新服务三农之路

    5月31日,龙泉市第三届科技创新暨人才工作大会在龙泉市政府召开。会议表彰了科学技术贡献奖、市校合作优秀项目、优秀科技特派员、科学技术进步奖等一批获奖单位和个人。我院教师张西华作为优秀代表,荣获“龙泉市优秀科技特派员称号”。
张西华作为志愿扎根于龙泉市城北乡的科技特派员,自2014年6月被省科技厅选派到龙泉城北乡开展科技指导服务工作以来,与城北乡政府、市农业局等单位共同开展猕猴桃农业产业发展和技术等指导工作,其主要服务对象为龙泉市传荣农场、龙泉红心果蔬专业合作社等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植户。在三年的时间里,张西华按照省厅的要求保证了充分的技术指导工作时间,一趟来回就1000公里,共下乡指导达30余次,努力践行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
    无独有偶,市场营销教研室党支部在创新形式服务三农的道路上,还有着更多的尝试。
校园中的“三农”服务生力军
    市场营销教研室党支部立足于经贸校园,在早期为农服务的基础上,成立了学生销售公司,挖掘校园内对接系统服务三农的可能性,早期孵化了“微距果蔬”、“开心微农场”、“农产品进社区”等一系列涉农品牌项目,在“互联网+农业”背景下,结合浙江省新苗人才计划,将这一系列品牌实现了推广和优化。
    随着与行业系统进一步紧密联系,支部率先与浙江省农资集团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现代学徒制试点班——市场营销(农资营销)订单班,目前已经成功运行了两届,第三届正在组织筹备中。相比于之前同学们的涉农实践是出于教师指导而发的兴趣,订单班的学生实践则更多地出于使命感和责任感。企业合作方浙江省农资集团有限公司系农资营销系统内的行业龙头企业,产品因安全性和可靠性在行业内享有盛誉。在教研室党支部老师的带领下,订单班同学成功运行了“格林公社——花果山”以及“城市阳台”项目,以校内师生为服务对象,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联系群等新媒体手段,实现农资在家庭、办公室等场所的销售,获得校园内师生的广泛好评。此外,依托农资集团优势师资,学生授课不止着眼于课堂,更注重实践,“城市阳台”项目在开始运行之初便定位为家庭绿植全程解决方案,不仅销售家庭用农资,更利用自己所学为顾客提供病虫害解决治疗方案。

    与此同时,在面对各地农产品卖难的问题上,学生们也在努力奉献自己的力量,早在2012年,在支部党员老师的指导下,学生销售公司就成功运行过衢州椪柑爱心助卖活动,2天内销售衢州椪柑6500斤,助当地老乡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2016年,新疆阿克苏冰糖心苹果遭遇了市场有史以来最强寒潮,在支部教师的联系推动下,学生销售公司组织10余个团队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跑遍了校园及周边社区,近200箱苹果在半个月内销售一空,帮助红旗坡老乡解决了冰糖心库存积压问题。可以负责任的说,市场营销教研室党支部已经在校内成功打造了一支服务三农的学生“生力军”,成为活跃在校园内的有生力量。


田间地头的“三农”服务标兵
    在“党建+”系统思维的指导下,市场营销教研室党支部与当地农村党支部开展精准对接,依托系统服务三农,利用自身师资优势,分批次组建院级科技特派员服务团队,深入农村基层开展科技下乡服务工作,助力科技兴农。与丽水市城北乡猕猴桃合作社继续合作开展猕猴桃溃疡病的指导治疗、红心猕猴桃品牌宣传推广;与武义牛头山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暨武义宣莲专业合作社开展宣莲品牌推广、宣莲附加产品深加工开发与推广;赴台州地区,与当地中国农港城合作,共同制定农产品批发市场规范管理、开展农产品营销培训等。
    在此背景之下,不仅有了优质并“接地气”的服务项目,也涌现出了一批活跃在田间地头有志于的三农服务先进个人和群体。几年里,支部老师中不仅有浙江省科技特派员,也有浙江省闪光言行嘉誉的优秀教师,更有一批批前赴后继,受到先进榜样鼓舞的教师群体,他们放弃了个人时间,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涉农培训,“农产品经纪人”、“庄稼医生”等职业技能鉴定及培训活动达10000余人次,为培养高技能涉农经管人才、服务区域农业经济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种“支部+专业”的创新发展思路在树立“服务三农”品牌形象的同时,市场营销专业在国内同类院校中的知名度与美誉度不断提升。
行业系统的“三农”特色品牌
    供销社系统作为“三农服务”最重要的行业阵地,一直以来扮演着农产品流通领域的引导者和服务者功能。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经济形态的变化,以及新技术的出现,三农服务的范畴也开始向纵深领域进发。高校作为高技能复合型人才的培育基地,也开始将服务三农的形式从单纯的社会培训转向人才培育的蓝海。

    市场营销教研室党支部在服务三农工作中一直扮演者先遣者的角色,除了上文中提到的与浙江省农资集团有限公司共同组建的农 资特色订单班,打通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人才流动壁垒,采用集中优势师资资源,校企双方教师联合授课,校企共同培养技能复合型人才。也在积极总结经验,通过与企业党支部定期联谊开展组织生活,探索校社企三方共同合作新模式,促进产教深度融合,为三农系统输送更多优秀人才。此外,注重总结经验,定期组织开展“服务三农”经验交流会,提高支部党员三农服务的水平和能力。经验的总结,不仅有效提升“支部+专业”的创新服务能力,也在行业内打响了品牌,提升了专业支部在行业内的影响力和美誉度,近年来吸引了各行业及兄弟院校支部前来交流座谈,每年达500余人次。支部的“服务师生促党建,深入农村送科技,对接系统创特色”案例成功入选“全省高校党建特色服务品牌案例”,成为入选的14家高职院校党建特色服务品牌案例之一,建设成果被《浙江教育报》在2016年6月29日以《构筑高校党建靓丽“风景线”》为题中进行了报道。


结语
    诚然,市场营销教研室党支部只是我院众多基层党支部的一个缩影,支部的党员老师也只是众多在基层耕耘一线教师中的一员,随着“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的持续深入,“十三五”规划的贯彻落实,我们相信,在现在,在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教师党员和学生党员加入到服务“三农”的建设队伍当中,让我们潜心“护农”,衷心“爱农”,全心“助农”,为“三农”服务事业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