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门门有德育 教师人人讲育人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和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构建我校大思政的工作格局,校党委决定在全校范围内推进“课程思政”行动计划等活动。
德是做人的根本。德育是教育的灵魂。立德树人是大学的立身之本。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在他看来,“自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德”之重要,就在于它决定“才”的使用。要使“德”统帅“才”,把大学生真正培养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就必须把德育作为学校教育的“第一要务”。
当前,一些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淡化、道德选择偏差、道德行为欠缺等,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深层原因之一是高校德育的格局不够大、资源不够多、力量不够强。必须全面构建含思政德育类课程、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第二课堂在内的大思政、大德育体系,而其中的关键是推进“课程思政”工作。
所谓“课程思政”,是指任何课程的知识都有思政德育元素,任何教学活动都有立德树人的功能,任何教师都有教书育人的义务,任何学生都有受道德“濡化”的权力。苏格拉底认为“知识即美德”,这是说一切知识都具有“善性”(怀特海《数学与善》一书即是例证),所以问题不在于是否具有,而在于是否有发现的慧眼。教学活动的价值性是客观存在的,教师自觉地意识到这一点,尽可能多地给学生传递“正能量”,这既是教师的责任,也是学生的权利。
从大思政角度看,如果说思政课程具有学科性、体系性、完整性,则课程思政就具有应用性、元素性、不均衡性。前者来源于对整个人类知识的抽象概括,在知识分工体系中有独特属性和功能;后者源于知识本身的“善性”以及由知识分工造成的有限性。在这个意义上,课程思政绝不是也不应把思政课程泛化,使所有课程都变成思政课程,而是要求每门课程都自觉彰显其自身固有的德育元素价值;课程思政要摒弃体系化思维,采用“点式思维”,即在专业学科知识体系中寻找与德育知识体系的“触点”。
课程思政的实践早就先于理论而存在。从古代的“传道、授业、解惑”到现代的“教书育人”,几千年走下来,教学和教师的职责从未改变过。所以,“课程思政”的提出,并没有给教师和课程“做加法”,只是把早就在做的事情变得更自觉、更规范和更有效。
工作推进和把握中,我们要做好以下“五个结合”:一要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建设,重点抓好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精神的学习贯彻。二要结合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构建“三位一体”的大思政格局,提升思政课程主渠道作用,做实课程思政工作,发挥通识课程和第二课堂的育人功能。三要结合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开展“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大讨论,达到三个百分百全覆盖,即全部课程都明确育人要素,全体教师都明确课程育人职责,所有课程都体现育人效果。四要结合办学特点和教育规律,依托地方文化,结合大学生成长需要,做好教学实施。五要结合德育和思政工作能力提升,加强理论研究,加强队伍建设,开展提升德育能力的教师教育培训,全方位打造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知识和仁爱之心的教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