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耀徽:我用有趣定义自己
人物档案:王耀徽,数字媒体与艺术设计学院2012级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本科生。曾任橡皮糖影像工作室会长、院学生会文艺部部长,被评为校优秀学生干部、十佳媒体之星和文艺标兵等。热爱文艺工作,专注影像创作,导演制作杭州城市宣传MV、舞蹈家杨丽萍和歌手莫西子诗等名人纪录片、网易天猫等各大品牌宣传片,作品入围芬兰坦佩雷国际电影节和美国曼哈顿短片电影节。所在工作室获省级优秀社团、多媒体大赛一等奖等;创业团队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现在国内最大的新媒体公司任职导演。
和身边很多循规蹈矩的同龄人不同,大一时考入软件工程学院却在大四时以导演的身份告别大学生活的王耀徽,面对生活提供的那么多经验和教训,拒绝成为一个“被计划好”的人,勾选了“成为有趣的人”这一选项。就像在游戏中,探一场早已熟悉了各个关卡的险,总感觉少了那么一些乐趣。
导演,是个不可撤销的梦想
第一次见到王耀徽,很难把他和大家印象里在片场掌握生杀大权的导演形象联系起来。这个一身休闲装、看起来还有些稚嫩的年轻人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然而作为导演,他已经有了3年的执导经验。从大二初试影像创作用手机自编自导了一部处女作开始,他一步步地将自己的作品带到了芬兰坦佩雷国际电影节和美国曼哈顿短片电影节。
王耀徽喜欢富有创造力的工作,这也是他在高考时选择软件工程专业的原因。憧憬着将来有一天能用自己所学做出好产品的他,却发现自己在软件方面压根没什么“天赋”,反倒在各类学生工作和文艺活动中“开了挂”。这一年,他“疯狂”地参加学院各种比赛,策划学院的文艺活动,各种奖状拿到手软。直到他遭遇了校园微电影大赛的“滑铁卢”。
从高中时起王耀徽就特别喜欢电影,尤其热爱文艺片,积累了可观的阅片量。他还编排参演过话剧,并在学校获得第一名。或许正因为此,他对微电影大赛格外重视,投入全部精力,花了两个月时间自编自导了自己的处女作。网络上迅速过万的点击率和口碑,让他满怀信心,结果却空手而归。这次挫败对还在寻找自我的王耀徽来说,来的是那么适时,他终于明白了自己究竟想做什么,而低廉的设备和粗糙的技术让他意识到,如果想做这件事,他需要变得更专业。随后,他果断选择转专业到数字媒体与艺术设计学院。
此后,王耀徽踏实学习影视相关的基础知识,拍摄和制作越来越驾轻就熟,并且获得多媒体大赛DV组校一等奖。2014年夏天,作为上海九分钟电影锦标赛的志愿者,王耀徽成为摄影技术组的一员。跟组的日子非常辛苦,有时一天要工作20个小时左右,却是王耀徽很享受、成长也最快的一段日子,给他之后的创作树立了很高的标杆。2015年,他加入台湾导演林家纬团队,参与制作各类短片,作品成功入围美国曼哈顿短片电影节。
坚持不懈的尝试和锻炼,高的起点加上对自己的高标准要求,王耀徽的作品质量一直保持较高水准,大四时他成功地加入了国内最大的新媒体短视频平台,成为公司年龄最小、唯一还没有毕业的导演。
在表露成为导演的志愿之初,王耀徽曾被朋友们玩笑地称呼为“王导”。那时他的内心是抗拒这个称呼的,因为害怕自己尚不精湛的技艺玷污了导演这个属于艺术家的称号。对他来说,导演真的不是一件需要努力和坚持才能完成的事,正好相反,这是他多年以来不可撤销的梦想,是毫无疑问都想去做好,无论克服多少困难都可以一笑置之的。怀着这样深切的热爱,王耀徽终于站上了一个小小的高度,他可以安心享受着“王导”这样的称呼,并不断努力靠近直至完全贴合这个标签。
用作品证明自己
加入国内最大新媒体短视频平台,对王耀徽而言,只是另一个起点。想在众多的优秀导演中存活下来,唯一的办法就是用作品证明自己。
2015年国庆节,杨丽萍携新作《十面埋伏》来杭演出,世界级的艺术家加上国庆的档期,公司领导和其他导演直觉合作无望,遂放弃沟通。机会稍纵即逝,连续三天,王耀徽厚着脸皮一个个电话打过去,终于说服杨丽萍,争取到了宝贵的合作机会。一周的制作呕心沥血,倾己所能,片子一出惊艳全场。年末该片被评为2015年度最佳影片,入围芬兰坦佩雷国际电影节。
后来,他为大美杭州拍摄城市宣传MV,走入大凉山深处拍摄歌手莫西子诗和留守儿童,走进海拔5000米的藏区拍摄圣洁的日光。他以自己的视角,用影像纪录各种奇奇怪怪的人的故事,制作出了许多不俗的作品。
导演影像作品是一种自由表达自我的方式,一旦开始,不论受众多少,它们都已经悄悄介入了某些人的生活。王耀徽深知这种“介入”的力量,他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作品去传达、去呈现、甚至去改变一些什么,也会因为这个目标而在每一次创作时都更认真一些,思考得更深一些,企图包容一些大的困境,然后以小而准确的方式表达出来。
有趣的人总是能吸引到相似的灵魂。去年王耀徽制作了一部公益短片《天梯上的孩子》,素材全部来自于大学生赵明。4年里赵明曾8次进出大凉山,同当地孩子一起攀爬天梯,并在背扛相机,嘴叼摄像机的蜗行中,艰难地记录下了他们的故事。深知赵明拍摄的不易和身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这部片子王耀徽前后修改了很多次。整部片子平实地展现出当地村民的生之压力,其弥漫的现实让人紧张而心碎。视频发布后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还换来了三所凉山小学新教学楼,这无疑是对王耀徽和赵明的努力最好的回报。
故事永远只是故事
王耀徽的传奇故事,远不止导演一途。能够具备随时踏上怪石嶙峋的山崖、奔赴暗礁满布的海滩这样的勇气的人,少之又少,王耀徽便是其中一个。
大一暑假,他从杭州出发一路搭车前往武汉。搭车客,不管是别人眼中的逃离现实症候群,还是缺一张病历的旅行上瘾者,他们的身上无疑是要发生些什么不同寻常的事情的。王耀徽也不例外。落日后,在野外山林里无望地寻找休息处时,柳暗花明地发现了一丛噼啪作响的篝火,被热情的人们好生款待;在被搭车司机问到身上有多少钱时,胆战心惊地回答说只有几百,却在下车时被司机强塞了些钱;躺在宽敞的卡车车厢里困得睁不开眼,却又好气又好笑地强撑着陪话痨司机扯了一路的话。听着这些温暖而又惊险刺激的故事,不禁替他一路上遇到的都是好人而感到幸运。然而故事永远只是故事,对于听故事的人来说,我们无法通过故事本身获得全部,只有故事里的人才真正明白这经历的意义所在。
大二时,王耀徽和几个同样热爱摇滚的朋友一拍即合,攒了个新金属风格的乐队——纸飞机乐队。作为纸飞机乐队的主唱,王耀徽嗓音条件优厚,参加过学校几个歌唱比赛均取得不错的成绩;舞台驾驭能力也很出色。他们的现场感染力极强,充满年轻人的力量和情绪。吉他协会的排练室是一群和他们一样的青年泼洒一腔热血的地方,也是这帮爱乐人心中的小小乌托邦。喜欢摇滚的人,再特立独行都不会孤独。
未来,因未知而充满期待,现在,王耀徽只想享受当下。他说,自己很喜欢现在的生活状态,每天可以接触到新鲜的人和事,可以去不同的地方,可以让很多的人看到自己的表达。或许有一天觉得拍片没有意思了,也会换另一种方式生活。“未来所呈现的样貌一直在改变,但不变的是你想要的生活,而我只想成为一个有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