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阔天地写华章
——浙江大学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社会服务纪实
本报记者 周伊晨
党的十九大报告,习近平号召全党同志,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浙水之滨,浙江大学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百年的重要参与者和见证者,秉承复兴中华之梦想,扎根创新创业之沃土,汇聚江南山水之灵秀,书写了爱国奉献的辉煌篇章,正朝着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百廿年波澜壮阔,浙大人不忘初心,在扎根中国大地办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始终将服务社会、为人类发展做贡献作为自身使命,积极实施“两边两路、一个核心”战略,用实际行动回答了——在创新、开放、联动、包容的新时代,浙江大学如何与国家发展同呼吸;在为人民谋幸福的伟大事业中,浙江大学如何与全国人民心连心;在全球面临的诸多共同挑战面前,浙江大学如何与人类前途共命运。
“智慧引擎”为创新驱动发展注活力
从浙江大学往西,跨余杭区至临安区,东西向约30公里、南北向约7公里,是正在迅速崛起的城西科创大走廊。它以浙江大学的科创要素为核心,通过紫金众创小镇将浙大的科技成果辐射出去。浙大亦把引领城西科创大走廊成长视为自身使命和服务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举措。
作为浙江“智慧引擎”的领头羊和主力军,浙大始终把创新的血脉融入浙江的整体发展,集聚力量深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激发创新活力,产出创新成果,构建大学服务新格局。
2015年11月,浙江大学以市场化机制强化“浙江大学工业技术转化研究院”职能转变,与“浙江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合署运行,着力推进建设紫金众创小镇。
朝着科创大走廊“发动机”的目标,紫金众创小镇正在不断成长。普华健洲医疗孵化器、浙大网新—浙江大学人工智能联合研究中心、与腾讯合作的“人工智能大数据众创空间”等多家孵化器和研究中心已签约入驻小镇。核心区正在启动打造众创服务平台、创新创业学院、产业技术研发服务平台等三大核心支撑,从创新研发、技术转化、创业育成,实现高新技术,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助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过去五年多来,浙江大学努力打造国家科技成果转化高地,整合起以浙大为核心的国际产学研合作资源,通过政产学研、金介媒用的深度合作,让浙江大学的创新资源和人才真正动起来。
过去五年多来,浙江大学积极营建创新创业的校园制度与文化氛围,搭建融合国际技术与人才引进、校企协同创新、产业技术公共研发、项目孵化与转化、创新创业培训等平台功能为一体的创新创业社区,设立大学生创业创新基金,扶植一批科技含量高、创意水平高、市场价值高的大学生创业孵化企业。
在紫金众创小镇,由浙江大学牵头设立的浙江知识产权交易中心自2016年8月运营以来,已累积完成300多项科技成果交易。
围绕成果转化、创新企业孵化,浙江大学统筹规划、协同创新,深化知识产权交易和创新创业平台搭建,加快资源交融,打通了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和产业化的关键环节,把学校技术转移的网络不断延伸。
过去五年多来,浙江大学优化布局,完善技术转移网络化体系。截至2017年10月,已在全国建立98家技术转移中心分支机构,涵盖17个省(自治区),构建了辐射全国的技术转移网络。学校强化校地合作,布局9家地方工业技术研究院,组建18支专业化团队快速响应各类技术需求,打造科技成果转化快速通道。
过去五年多来,浙江大学整合资源,探索科技转移社会化合作模式。已与校内外800多位专家、千余家企业、220余个政府部门、80余家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紧密联系,每年对接项目400多项,落地100多项,合作项目申报总经费逾5亿元,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高水平的创新呼唤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2016年9月,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浙江工程师学院)正式成立。筹建这所致力于“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先进工程技术研究、开发、管理、转化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性的高层次工程科技人才”的专业型学院,是浙江大学“十三五”规划中的十件大事之一。
浙江大学敢为人先,创新实践,坚持“政府主导、校企协同、复合交叉、国际合作”,探索产业创新背景下的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新机制、新模式、新途径,破解工程师人才培养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的难题。这里将走出中国制造的“顶梁柱”,产业转型升级的科技生力军,为经济社会发展释放“人才红利”,为建设科技强省、科技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目前,以工程师学院为主体,学校大力推进与世界工程领域的著名院校建立多种形式的国际联合培养项目,并搭建与众多世界五百强企业深入合作的桥梁。工程师学院与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吉利集团等签署合作培养产业人才协议,共同促进产教深度融合、校政企密切合作。
过去五年多来,浙江大学聚集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坚持人才开放,让体制机制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力争成为培养国际一流的高水平人才的“摇篮”,成为创新驱动的重要发源地。
同样是闪耀在科创大走廊上的“珍珠”,之江实验室已经扬帆起航。它的目标不但要成为“创新强省”和“人才强省”直接的重要的驱动力量,还要成为“改革强省”和“开放强省”的探索者和试验田,为创新强国建设和人类科技进步做出贡献。浙江大学作为之江实验室的重要参与者和坚定支持者,将充分发挥学校科研生态的汇聚功能,杰出人才的主体作用和高峰学科的牵引属性。
除此之外,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浙江大学青山湖能源研发基地、浙江大学医学研究中心等都是浙江大学参与城西科创大走廊建设的重大项目。
过去五年多来,浙江大学立足浙江核心工作,发挥科技与人才优势,争创标志性成果。布局建设了一批辐射全国的重大科技研发平台和技术转移机构,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和转化利用。鼓励支持师生加快技术转移和创业孵化,促进学科知识与区域战略、产业需求的无缝对接。推进政产学研合作的协同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为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不断注入活力。
“辐射网络”为区域协调发展创路径
在浙江省的地图上,如果将浙江大学与地区的合作项目标注出来,一张密织的网络将跃然纸上。浙江大学余姚机器人研究院,浙江大学(杭州)创新医药研究院,浙江大学台州研究院建设,浙江大学-浙江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海工装备联合实验室……仅以丽水为例,过去五年多来,丽水市与浙江大学合作开展的交流达到800多人次,签订科技合作项目311项,其中技术服务类项目97项,技术开发与转让项目92项,技术咨询项目122项,合作经费达到近5500万元。
过去五年多来,浙江大学积极服务浙江产业转型升级、人才培养和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开展与杭州、宁波、湖州及其他中心城市、区域的战略合作,加强舟山校区、海宁校区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积极做好“海上浙江”、“山上浙江”等科学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示范点工作,为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自杭州向南300公里,盛夏的丽水云和梯田景区试验地上冒出了一只彩色的孙大圣。这些巨型画作的创作原料是彩色的水稻,用稻田作画是由浙江大学农学院客座教授张彬带领学校农业创新与创业联盟共同进行的创意农业项目“五彩稻”。
这神奇的稻子带来了一个旅游村的发展,帮助开发了抛荒梯田300多亩,为村民带来200多万元收入,由此带动了20多户农民家庭脱贫,使像云和县这样的贫困地区突破资源环境的硬约束,跳出单一产业的怪圈。
过去五年多来,浙江大学强化示范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在农业转型升级和现代化进程中的科技引领和支撑作用,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升农业技术推广的辐射能力,推动地方主导或特色农业的发展。
再继续往南行进100多公里,在泰顺县坚守了12年的浙大教授、省科技特派员汪自强,已经累计行程20万多公里,为当地农户年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给山区带去130多个新品种,技术推广种植面积一万多亩,争取科研经费达1千万元。
汪自强说,我们的工作已经发生了四个转变,从当初的服务种植业转变为服务大农业,从服务乡镇转变为服务整个泰顺县,产业链从“产中”转变为向“产前”、“产后”延伸,从单一的科技服务转变为全方位服务。
过去五年多来,浙江大学努力构建层次分明、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农业技术推广队伍,派出教师百余人次担任省科技特派员,分布在浙江省各欠发达地区开展科技扶贫工作,几十个团队科技特派员结对服务于全省各县(市、区)特色产业,切实为地方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和新型职业化农民。
而在离杭州较近的湖州,“浙大-湖州模式”已成为全国市校合作的典范。浙江大学与湖州市合作共建新农村有十年之久。经过了两轮“1381行动计划”(《湖州市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行动计划》),湖州市率先实行户籍制度改革,农业现代化水平居全国第二位,成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
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发挥多学科协同优势,全面参与湖州市新农村建设行动方案,系统总结了把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的安吉美丽乡村建设经验。2015年,《美丽乡村建设指南》国家标准发布,标志着由浙大农经学科团队参与的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化实践正式推向全国。
过去五年多来,浙江大学积极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完善“1+1+N”农业技术推广新模式,与湖州、丽水、金华等地农业科技推广中心合作,以成果示范为手段,持续推进农业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增强科技投入能力,发展现代化、产业化和聚集化农业生产组织形式,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走出浙江,浙大的辐射网络扎实延展。在相距3000多公里的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有一处350多亩的生态修复区。一年又一年,治沙人在这里种下了甘草、红柳、柠条、紫穗槐等耐干旱耐盐碱的作物。漫天黄色中,有了一些绿色,它们既是农作物,也起到固定沙地的作用。
在那里,浙大援疆干部孙志林、王建江等教授和合作伙伴们设立了盐碱水净化基地,依据杭州处理钱塘江咸潮的经验,设计了盐碱水处理设备,成为这片绿地的生命之源。设备把盐碱水淡化,循环利用,把淡化盐碱水的成本降低,让当地农民用得起,并在利用水资源时,保护好生态环境。
2016年,学校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签署全面战略框架协议,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浙江省援疆指挥部、塔里木大学负责人签署两校两地战略合作协议,创新探索援疆工作模式,在医疗、科技、人才等方面加强资源共享,新一轮对口支援塔里木大学工作开启。同年,新疆文物局与浙江大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国家文物保护领域的合作形成。副校长罗卫东表示,浙大十几年来以推动自身学科发展为基础,全力以赴解决国家文物保护领域的重大战略问题,已形成完整的工作体系。
过去五年多来,浙江大学开展与新疆、内蒙古、黑龙江等边疆资源大省合作,巩固“西三角”、能源金三角的战略合作与互动发展,深化沿天津、山东、江苏、上海、福建、广东等濒海经济强省合作,深入推进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大区域协同互动。
过去五年多来,浙江大学系统性串结联通“西迁之路”各地合作,以文化宣扬、精神传承为先导,共进共赢,不断呈现新格局。浙江大学与贵州大学共同承担完成的国家科技部项目,直接带动32万农民脱贫致富。学校还整合涉农学科的科技创新优势,逐步形成以“浙江龙泉-江西泰和-广西宜州-贵州遵义湄潭”为主线的西迁服务带。
学校与西迁办学沿途各地签订了一系列的战略合作协议,帮助地方政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验示范县,推广稻田养鱼、蚕丝科技、可视远程医疗技术等;各地校友代表专门捐资建设湄潭浙大小学、设立浙大西迁感恩基金,重点支持西迁故地的教育事业;十年来浙大研究生每年赴西迁故地支教,累计教导学生数万人。
过去五年多来,浙江大学充分运用科技和人才杠杆,为释放区域经济活力提供了多元的路径。同时,学校逐步确立有浙江大学特色的“1+X+Y”智库建设体系,面向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政府转变和东西部区域平衡发展等重大现实问题,搭建平台、组建团队,开展问题导向的研究。通过参与中央国务院文件制定、高水平的规划研究和决策咨询服务,支撑国家区域治理模式创新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2017年6月,作为学校重点建设的的智库——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被中宣部列入国家高端智库培育单位。
“造血先锋”为创造美好生活筑平台
“输血”更需“造血”、“活血”,扶贫必先扶志、扶智,浙大人深深懂得这个道理。服务地方浙大人步履坚实、锐意进取,不断锤炼“浙大模式”。
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副校长罗建红表示,面对加快建设健康中国的新形势,浙江大学高速推进医学院附属医院深化改革和内涵发展,充分发挥高尖端医学科研、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及重大急危重症和疑难病症诊疗等方面的核心引领作用,全面提高学校优质医疗服务能力和社会声誉。
2007至2016年,七家附属医院开放床位数从6738张增加到11586张,增长72%,门急诊人数累计达1.1亿人次,住院治疗人数累计650万人次。
过去五年多来,浙江大学积极推进市校合作,共建浙医二院滨江院区、浙医邵逸夫医院下沙院区、浙江大学医学中心,授牌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精神卫生中心”。与义乌市人民政府合作共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与临安市政府、海亮集团共建浙江大学肿瘤医院等。
过去五年多来,浙江大学合作医院建设步伐不断迈进。目前已与绍兴、金华、宁波、丽水、湖州、衢州、舟山等地市人民政府签订医学合作协议,共建区域性医疗中心,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教育教学等方面开展实质性合作。
过去五年多来,浙大医学院及其各附属医院深入贯彻“双下沉、两提升”政策,已与22家县级公立医院建立了以托管为主的紧密型合作办医关系。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医院,实现常见病、多发病医疗质量同质化管理,实现“分级就诊、精准医疗”,逐步实现县域内就诊率90%以上目标,降低就医成本,增强人民群众优质医疗服务获得感。
过去五年多来,学校充分发挥学科与人才优势,与300家医院建立了协作医院关系,建立起一套畅通的转诊疑难危重病人的绿色通道,真正实现“大病到省院,小病到基层”的网络式医疗服务结构。同时,“浙江大学衢州医联体改革示范区”正在创建,探索构建高水平、全覆盖的“五纵五横”医联体模式。
走出浙江,浙江大学优势医疗资源持续“外溢”。
在贵州,黔东南州的台江县人民医院成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定点联系医院。“洒向苗疆都是爱,育得苗岭花盛开——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组团式帮扶贵州省台江县人民医院”项目入选教育部直属高校精准扶贫脱贫十大典型项目。
2016年,浙医二院首批派出8个科室的专家进驻台江分院,通过远程医疗会诊平台将台江医院直接纳入浙医二院医疗服务网络。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捐赠2000万元专项用于支持台江分院更新医疗设备。一年多时间,外县病人前往台江分院就医的人数较上年同期增加50%。
在脱贫攻坚的战役中,浙江大学不仅投入医疗资源,更精准投入智力资源,产生出了极大的外溢效果。
对口支持贵州大学,学校派出陈叔平、郑强到贵大担任校长,使之跻身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行列。在郑强任贵大校长期间,积极争取40多亿投入,完成新校区二期建设;通过成立中西部高校联盟,促成国家按“一省一校”原则重点建设14所中西部高校;浙江大学对口支援贵大定向培养博士计划2010-2017年间共录取89名。
在云南,浙江大学承担定点帮扶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任务,这是学校自2013年起首次参与国家定点扶贫工作。学校基于景东定点帮扶工作申报的“科技引领助推产业扶贫”项目同样入选教育部直属高校精准扶贫脱贫十大典型项目。
浙大农学博士生徐超炯担任景东县温卜村驻村第一书记一年半,摘掉了村里84个建档立卡贫困户306人的“穷帽子”;浙大学者奔赴景东,帮助景东发展食药用菌、茶产业、乌骨鸡等特色品牌产业;2016年,景东县两位考生利用自强计划考入浙江大学,实现景东县高考的历史性突破……浙江大学以景东县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为基本依据,以促进景东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为核心,以提供智力和科技支撑为抓手,重点瞄准建档立卡的贫困乡村与人口,开发技术可行、经济有效、有带动和辐射作用的扶贫项目,进一步提高农业、农村和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增强扶贫地区“造血能力”。
为加强扶贫工作的理论研究与总结提升,为景东县这样的国家级贫困县脱贫发展提供决策咨询,2016年4月,浙江大学发文成立了“中国减贫与发展研究中心”,该中心将致力于打造成中国减贫问题研究的高端智库,为其他地区的脱贫发展树立典型示范。
过去五年多来,浙江大学高度重视向各级地方政府推送选调生工作,大力推进学生价值观塑造和家国情怀培养。在学校与各地签署的有关战略合作协议中,已将面向学校招收选调生列入必要条件。2011年以来,学校陆续与22个省份(市)组织部门合作开展定向选调工作,379名毕业生赴基层部门工作。浙江大学企业管理硕士毕业的陈思潮,已在丽水市松阳县新兴镇挂职任党委副书记一年多,他说:“乡镇工作是一项快乐充实的工作,这源于老乡的肯定,源于同事们的信任,更源于看着脚下热土愈加美丽的成就感。”
过去五年多来,浙江大学抢抓机遇、主动对接、有所作为,以人民幸福安康为己任,把自身价值的实现同人民群众的期待紧紧联系在一起,为提升学校优质医疗服务、优质教育资源、优质科技成果的强辐射打造幸福平台。
“浙大方案”为人类共同发展做贡献
党的十九大报告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新世界。
过去五年多来,在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的进程中,浙江大学从未缺席。
为应对全球形势深刻变化、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共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浙江大学中国西部发展研究院即刻响应,组织专家参与到《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和《“一带一路”建设战略规划》等国家纲领性规划的编制工作中,努力将“中国梦”与“世界梦”连接起来。西部院专家提交的《“十三五”时期“一带一路”建设合作实施路径建议》和参与起草的《关于对国内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投资安全风险防范摸底调查有关情况的报告》获国家领导人批示。与相关学院、出版社联合编写了首套权威解读“一带一路”的普及性资料《“一带一路”读本》和《“一带一路”一百问》,通过14种语言输出,帮助沿线国家和全世界了解中国倡议,推进共商共建共享。
同时,西部院承担了广西凭祥、辽宁丹东、黑龙江绥芬河-东宁等三个面向“一带一路”国家沿边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的研究和规划编制工作。与经济学院、教育学院联合承办二十国集团智库会议(T20)。联合宁波航交所承担了“一带一路”建设重点项目“海丝指数”的研究和推进工作。2015年,“海丝指数”的四条航线指数在波罗的海交易所官方网站发布,并成为习近平总书记访英期间中英双方达成的重要成果之一,“打造具有国际航运影响力的海上丝绸之路指数”被写入国家“十三五”规划。
2015年,浙江大学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参与规划建设的内蒙古阿拉善左旗乌力吉口岸项目,筹划乌力吉-查干德勒乌拉口岸中蒙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事宜,对接浙江资本、企业进一步加快了口岸的建设。2016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内蒙古乌力吉公路口岸对外开放,对外辐射蒙古国五个省,是我国实施“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
2016年12月开始,城乡规划院着手承担《内蒙古敖伦布拉格国际物流园区总体规划及启动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该物流园区依托国家临策铁路、临哈高速,打通了新的通道,比河西走廊近了1000公里,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
过去五年多来,在不稳定不确定的世界性问题和非传统安全威胁面前,浙大人勇担使命、毫不退怯,不断贡献中国力量。
2014年,发病率高、致死率高的埃博拉病毒在西非扩散蔓延。浙医一院积极响应世界卫生组织呼吁,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的统一部署,以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兰娟院士为首的团队发挥了作为“国家队”的引领作用,派遣6名应急处置能力强、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疗专家赴利比里亚执行抗击埃博拉出血热疫情任务,成为所有参加援利医疗队的单位中各项管理工作人员比例最高的单位。
浙江大学及各附属医院高度重视医疗援助工作,选派业务骨干赴中非、马里、纳米比亚等国以及国内的贵州、青海、新疆、西藏等地。据统计,学校历年共选派附属医院137人参加援非医疗队。
过去五年多来,浙江大学紧密结合我国扶贫攻坚的实践进程,有效传播中国发展经验。
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持续承担商务部“反贫困与发展”、“小农适应全球化”援外研修项目,先后培训了来自亚洲、非洲、南美洲、大洋洲、欧洲和加勒比地区的100多个发展中国家的700多名司处级政府官员和非政府组织干部,在培养国际人才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
在长期的国家人力资源援外项目工作中,浙江大学不仅注重讲好中国减贫与发展的故事,而且致力于通过学员网络,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建立友好关系,谋求长期合作,赢得发展中国家对中国的信任与尊重。老挝请浙大帮助他们研制类似中国的新农村发展规划,哥伦比亚请浙大前往开展类似研修活动,更多的学员在研修和实地考察后希望与中国开展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经贸等方面的合作。
学校还专门组建“减贫与发展研究中心”,不仅与学员建立了信息交往关系,还在相关研究项目的支持下,开展对有关发展中国家的合作研究,与巴基斯坦、埃及、埃塞俄比亚、尼日利亚、哥伦比亚、老挝、肯尼亚、柬埔寨等发展中国家的学员及相关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并通过校企合作,在刚果(金)建立了中部非洲第一个农业科技示范园。
过去五年多来,浙江大学还依托不断强化的教育教学条件,不断优化的教育办学空间布局和精心建立的开放式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模式与体系的构建。积极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各国际大学联盟、知名国际智库等机构培养输送人才,扩大国际影响。
过去五年多来,浙江大学顺应国际化的时代潮流,遵循“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题中之义,不仅利用全球优质教育资源提高自身办学能力和教育质量,更将一个个充满东方智慧和中国关切的浙大方案回馈给世界,为共同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做出贡献。
使命呼唤担当,使命引领未来。浙大人不会忘记,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联系浙大,先后18次到学校调研指导工作。到中央工作后,习近平同志仍一如既往关心浙大发展,指导浙大工作。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领跑者,浙江大学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嘱托,扎根中国大地,将学校的建设发展与国家的繁荣富强紧密相连。
在广阔的天地间,在伟大的新时代,浙江大学“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发展”,社会服务体系和多元服务平台不断构建完善,与世界一流大学地位相称的高水平社会服务模式正书写着美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