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心中的灯塔
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的《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通过采访录的形式生动再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青少年生涯,真实反映了习总书记的思想成长历程。阅读之时,让人想起中国那不平凡的岁月,千万知青上山下乡,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也改变了后来的中国。
总书记当时年方少时,离家千里来到了梁家河村插队落户。正是这段宝贵的人生经历,磨炼意志,坚定信念,勤奋进取,为民办事。正如总书记在《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一文中所写:“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七年的知青生涯让总书记深刻了解我们复杂的国情,了解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的根之所系、魂之所在。艰苦的生活锻造了总书记钢铁般的担当精神和任重于泰山的责任意识,塑造了为民干事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今后的伟大事业奠定了基石。
今日的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我们的青年学子已经不会经历那段知青下乡的历史,也不会感受贫穷饥饿的折磨遥但是袁我们应该向不同时代的英杰们学习,从伟大的人物的成长经历上吸取自身奋发向上的力量。
当前,我们学校正在开展“青年学子学青年习近平”学习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子从青年习近平身上学习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爱国为民的家国情怀,勤奋好学的进取精神,吃苦耐劳的优秀品格,提升能力,奉献社会,成就自己,让青春的光亮照亮人生的道路。
“人生的道路要靠自己来选择,如何选择一条正确的道路,关键是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否则,环境再好照样会走错路”。对我们在校大学生而言,四年的时光转瞬即逝。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想做成什么样的事,成为我们大学生首先要思考的问题。浑浑噩噩还是精诚所至,漫无目标还是砥砺前行。“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我们需要树立自己的目标,我们需要找寻心中的灯塔,我们需要确定人生的方向。
从总书记身上看到了一个年轻人作为当时的“黑帮子弟”,少年习近平不堕其志,不绥其行,在延安这块革命的圣地,感受父辈们的革命精神,正是精神上的滋养,心灵上的洗礼,思想上的升华,不仅奠定了他接受插队生活艰苦磨炼的思想基础,更坚定了他信仰和追随中国共产党的信念,铸造了坚定的政治理想和强烈的使命感。伟大的理想和信念,在于为民服务的伟大目标。正如采访对象雷平生所言:“(习近平)把自己看作是黄土地的儿子,并从这个角度来思考如何为人民服务。所以直到现在,他仍一再提起,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人民的福祉冶”。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院要为人民做实事! 无论我走到那里,永远是黄土地的儿子”。只有扎实的学识,只有扎实苦干的毅力,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理想。“人生在勤,勤则不匮冶”。插队七年时间,习近平坚持读书学习,积淀了丰厚的知识文化理论素养,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文化修养,废寝忘食,夜以继日成为习近平同志读书的常态,阅读也成为习近平同志长期保持的良好习惯。正是青年时期所养成的不倦学习精神和良好学习方法,以及通过学习所养成的思维能力,伴随人的一生,对后来的各个阶段依然起着作用、发挥着影响。“好学才能上进。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刀在石上磨,人在难中练”。人生的美好理想不可能唾手可得,都是筚路蓝缕、艰苦奋斗的结果。我们的同学都知道,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一代代人的顽强拼搏。我们的同学都明白,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奋斗才会实现心中的理想,才会成就伟大的人生。让我们从今天开始,从现在做起,将精神的震撼化作行动的方向,思想的洗礼变为前行的力量。将今日的辛勤的汗水化作明天成功的泪水,用今天的努力与付出成就明日的成功与辉煌。(作者系社科部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