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认识再出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根本问题”是其他一切问题的根源和基础,“根本问题”又是属于必须要回答、无法回避的问题。思想政治工作关乎“思想”,体现“政治”,涉及大学办学的“根本”,又是办大学必须要回答的问题,其意义勿需赘言。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一个重要法宝,我国高校一直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当下高校普遍存在的师生关系疏远、老师只教书不育人、教学科研精力投入失衡等现象毋庸讳言。时隔十年,中央如此高规格召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或者可以试着理解为:一则新形势下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至关重要,二则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方面存在的问题仍不少。

把握学校思政工作的“大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从此意义上说,思想政治工作已不再是传统理解上的专项工作,它跨越条线工作之上,又蕴涵于各项工作之中,与校园之内每一个单元、每一位员工都息息相关。任何单纯把思想政治工作归为思政工作者的职责,或者任何抱有思想政治工作与我无关的观念,都只能说明站位还不够,认知格局还不高,对照思政工作“大格局”,思想认识尚未调频到位。

理解学校思政工作的“大逻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做人的工作是一门“学问”。既然是“学问”,其规律性就需要探究。就高校而言,需要把握大学思政工作的特殊规律,把握教师教书育人的普遍规律,把握学生成长成才的发展规律,在遵循规律的前提下,构建思政工作的“大逻辑”,对具体问题应对有策(因事而化),对时代要求适应及时(因时而进),对未来态势融合有序(因势而新)。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种“做人的工作”,究其根本,是对主体以及主体间关系的再调整,而这种关系在高校典型的表现就是师生关系。师生既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客体,更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构建密切、和谐、共处、共荣的师生关系,千方百计促进师生间的有效交往应该作为学校思考思政工作的逻辑起点与实践终点,让大学回归作为师生共同体的本位。

下好思政工作这盘“大棋”。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回答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什么”“做什么”“怎么做”的大问题,对学校、学生、老师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学校要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体系,学生要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教师要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统一、言传和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落实“三全育人”,需要学校在制度、政策上有呼应;对照“四个正确认识”,需要从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通识教育课程的设定、学生党团活动设计等方面通盘考虑;教师要做到“四个相统一”,要靠内在师德力量,还要靠外在的引导。夸张一点说,思想政治工作就是一个学校师者良心的试金石,师生都是这个棋盘上的有生力量,下活这盘大棋,需要智慧,更需要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