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博大真惊艳 标本荟萃在生科

 核心提示:历史之深邃,在于源远流长;世界之华美,在于多彩多样。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无数生物兴起,无数生物灭绝,人类作为其见证者,小心翼翼地将它们记录保存,留后人瞻仰。生物博物馆,展出的不只是标本,更是一段段曾照亮世界的生命传奇。
  周口师范学院生物博物馆于1995年建立,本为适应学校生物学科教学所配套标本室,经20年不断完善发展形成以教学展示,科普宣传为主,辐射全市的生物科普博物馆。该馆现有东北虎、大鸨、绿孔雀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标本,猕猴、穿山甲、水獭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标本,各种海陆生动植物,及学生和老师制作的各种动植物标本。每周周末免费向周师学生及市民开放,并组成了以周师学生为主的科普讲解团队进行科普讲解。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从95年的寥寥几件,到如今的尽数奇珍,离不开的是一个个见证人的努力与奉献。21年间为其倾注过心血的人数不胜数,博物馆负责人换了一任又一任,学子们更是来来去去,换了几届,已然找不到见证她全程的亲历者,可每一件标本的背后都有着一群人的奉献,每一个标本的位置都印着管理者的辛劳。师生一代代来来去去,提起那段岁月,至今已无人能完整说出那段漫长的故事,留给我们的只有一件件展品,和时间默默的尘埃。
  做为一个典型意义上的师范类高校,显然学校的工作重心是偏向于师范理论学习的,对于生物标本展示中心的建设多少是有一定的忽视的。在这种情况下,博物馆发展至此可见背后的艰辛与坚持。经年累月,一有机会便购置新标本,甚至在资金不足时,部分老师学生纷纷捐款,完成购置。每年毕业生离校更是会将自己制作的标本留下。就这样,一步步完善,逐渐声名鹊起,社会各界也将目光注意到周师生科院来。慢慢的随着有心者无私捐赠,及周口公园更将园内正常死亡的东北虎等珍稀动物遗体标本赠于学校,使博物馆的建设迈出关键性的一步。
  就这样周师生物博物馆一步步走上正轨,初始单纯服务于教学工作的目的难以满足她所具有的功能性,在学院看来周师作为省属地方性高等院校,其所具有的一大特性就是服务于地方教育,为其输入现代化人才。为此,周师博物馆不能仅仅是周师人的博物馆而是要面向周口地区乃至整个河南,做学生的生物科普基地。以此为目的,学院便开展了第二阶段的工作。首先向周师学子宣传展示博物馆,形成校园文化自信;随即通过学生、媒体及家长,辐射到校外,与周口市各大中、小学建立沟通关系,使其定期来参观学习,增强知名度。为更好的服务于参观者,学院师生组建生物知识讲解团队,为每一个参观者讲解标本及有关的生物知识。学生们牺牲个人时间服务于博物馆发展同时得到了牢固专业技能、提高表达能力的机会,以自己的专业能力服务于社会。
  至此,博物馆已接待文昌小学、中学以及其余学校组织学生参观2000余人,慕名而来者也不在少数。为学生传播科普知识,以及对其形成珍爱动物保护环境意识的形成起到了引导作用。现今参观人次正以直线性上涨,其辐射力度及范围进一步扩大。做到了生于周师,辐射周口,散其光热。
和衷共济风雨同舟
  2010年生科院搬迁至新校区,博物馆面临着将要整体搬迁的情况。数百件标本的运输成为一个不小的难题。鸟类标本的羽毛一旦保护不当便会脱落,标本的观赏性便大打折扣;浸泡标本的福尔马林溶液一旦倾洒也会造成严重后果。所有标本都放置在特制的玻璃展柜或容器中,凭汽车运输显然是行不通的,任何轻微的碰撞都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危难之时,方有众志成城。这时生科院全体学生及老师便自告奋勇,手动步行搬迁。一人一件、几人一件小心翼翼,不能直接接触便带上手套,硬是靠着一双腿穿过了整个城市完成整个搬迁。
  紧随其后的便是新校区新馆的选取建设,标本摆放工作。学生将标本放置于馆内,老师负责摆放的细化,以及标本的整理、完善、加液,加液是极其危险的工作,液体为甲醛,福尔马林等有毒物质,学生大多难以胜任。当时负责此项工作的李淑梅老师连续两周几乎每天都待于馆内,学生们则稍有闲暇便来馆内,参与工作,终于形成了现今博物馆的面貌。观其震撼,念其背后辛劳,谈其发展,难忘道上艰辛。
  标本是一段记忆,却又不止于记忆,回望过去,里面满载着属于周师人的情怀。生物博物馆凝聚的是几代人的心血,也承载着不同人的期盼,它背后的故事,历史与文化,融合着周师人的踏实和勤勉,岁月缓缓流淌,生物博物馆也逐渐显现出它的价值,丰富的馆藏让它的教育、研究等功能持续闪光。
劲风一股遨于天际
  当前学校正处于转型发展的新时期,生物博物馆作为省级实验教学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新时期宣传工作的新窗口、新契机。是展示学校教学水平,辐射能力,服务于地方的良好机会,学校对此也非常重视。据生科院副院长杨同文介绍,2017年学校财政划资300余万用于博物馆的改建工作,其中200余万用于场地扩建、内部装修,翻新。招标正规博物馆建设公司进行全面设计组建。目标将其打造为豫东南最大最正规的生物博物馆,将其与周口国防园,科技园,体育馆,历史博物馆形成参观群体系,并与周口市政府沟通纳入周口科普基地的一部分。其中100多万用于标本采购,其余用于进一步宣传工作。他又提到,在学校的帮助下周师生物博物馆将进一步现代化,信息化,将声光电科技融入到馆建中去,运用自动解说等高科技产品,实现高端化,自动化。进一步规范馆建流程及后期管理工作;进一步将馆内标本按生物进化等规律系统化摆放排列;进一步特色化,将周口地区特色展示其中,重点将周口地区小麦育种种植成果形成一个模块,成为展示周口地区特色的一个新窗口。
  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博物馆即将走向现代化,飘摇成长20年,她一步步壮大自己,一点点奉献自己,无数周师人甘为其铺路,甘为其努力,如今又有这劲风一股,助她遨于天际。
  从起步到成长,再到现代化蓝图,步步都是周师人梦想的见证,周师的成长,正由于这群人于背后默默无私的奉献,深情无语,栉风沐雨,守望花开。这一步步的成长获取就是对他们最好的报答吧。在学子角度她也起到极大作用,自入学起便参与博物馆工作的生科院学生在记者采访时说到,生物博物馆的建立服务于周口市民以及学生,是大学和社会的一个桥梁,现在国家提出的大学的资源共享于社会,服务于社会。生物博物馆的建立增加了学生们的阅历,同时也给生科院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实习平台,锻炼学生们的能力。这便是人们心中的博物馆,朴素神圣,最美因于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