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造林人——读《三北『造林记』》有感
在遥远的三北——西北、华北、东北,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如同蓑羽鹤般,为了明天,为了生存,逆势而上。漫漫征程,他们从未放弃,默默筑造着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人工生态防护林一中国三北防护林。
他们和我们一样,需要活着,需要养活自己甚至家人,而造林是一项庞大的工程。他们之中,很多是土生土长的农牧民。没有资金? 就卖羊卖房。出师不利? 就站起重来。没有经验? 就上下求索。他们有不少人为此失去亲人,荒蛮的黄沙之下就埋葬着这些英雄的尸骨。失去子女,就以树为子;失去丈夫,就与树为伴,每个人都在用实际行动谱写着一首大漠悲歌。
他们也曾困惑,当被问到后悔吗? 他们饱经风霜的脸上透露出无尽的苍凉与慨叹。过了许久,回答我们的只有沉默。他们也许是想到了当初踏进沙漠时的誓言,想到了黄沙下的亲人,还有亲手种下的白杨。他们也一定曾经在内心发问:我为什么要种树? 这荒芜人烟的大漠难道就注定寸草无生? 大漠也曾绿过啊,岸芷汀兰,郁郁青青,是她曾经的模样,而千沟万壑,风沙满天则昭告她的不断老去。总会有人不甘、不弃、不离,总会有人挣脱枷锁仰望星空,一个、两个、三个......无数人站起来了,为了明天,扛起了锄子,也背负着责任。
三北防护林几乎与改革开放同时提出,是一项历史性决策。跨越13 个省、市、自治区共559 个县,面积达406 万平方公里——这是中国42%的土地,他们]就在这里洒下热血,播下绿色。这一工程共有七个时段,自1979年至今,已过38年,足够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成为一名家庭美满、事业有成的不惑之人,而他们],用了38 年修铸起一条绿色长龙。哈巴湖畔的小草见证了他们喝尽方圆20 公里包谷酒的豪情,毛乌素沙地的绿色屏障绵延在他们每个人心头。
他们将青春献给戈壁,在大漠的陪伴下慢慢走向人生的终点。“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你会怎么选择?”“我想回到最初的地方,再种一次树。”所有人的回答都是一样的,都愿意在挣扎和痛苦后选择坚持,重返起点。我想这正是造林人灵魂深处的呐喊,造林人灵魂深处的壮烈和孤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