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专家”陈锟山,如今也成了咱“许院人”
专访我校特聘教授陈锟山
“我记得第一次来许昌学院的时候,看到操场上年轻人在打球、跑步锻炼,我就感到这是一所充满魅力、活力的大学!”11月2日上午9点,记者在信息工程学院会议室见到陈锟山教授,“从2016年到现在的一年时间里我来了五六次,我想现在我愿意在这里干到退休。”他中等身材,身着深色西服、戴着眼镜,鬓角有些许白发,谈话间温文儒雅中透着风趣幽默。
谈来校机缘——
“许昌学院的诚意让我感动!”
与许院签约前,陈锟山教授的身份是国际遥感及智能信息处理等研究领域的国际知名专家、中组部“千人计划”特聘专家。两个月前,陈锟山及其团队正式被我校予以聘任,照他的话说,现在又多了一重身份,“许院人”。
按照计划,今后,陈教授每年会有3个月左右的时间专门在我校开展科研相关工作,并在理论创新和工程实现两个层面与我校开展深度合作。一方面,以高智能影像雷达感知系统项目为契合点,搭建“智能感知工程中心”,整合全校科研资源,实现从成熟理论到实物产品工程转化;另一方面,在工程实现过程中,推动相关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2016年,我们了解到陈锟山教授有个项目想要产业化,而学校在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大力支持科研成果的产业化,我们就主动邀请陈教授来校作讲座、考察。”我校信息工程学院院长杜根远回忆说,“陈教授应邀来校后,对学校的发展远景、办学理念、校园环境、师生面貌等都给予了很大肯定,这次考察对后来的合作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中国这么大,有这么多高校,我却选择了许昌学院,这是一种机缘,我会珍惜这种机缘。”陈锟山教授幽默地说,“做任何是事情都需要一点点冲动,就像结婚一样都会有一点冲动,如果你太理性就会错过这个机会,但也不能完全摒弃理性,”所以从第一次的接触,到最后的落脚,这中间他来了五六次,对学校也经过了一番深入了解。他表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许昌学院的诚意让他颇为感动。
谈当前工作——
全力搭建“智能感知工程技术中心”
今后一段时期,陈锟山教授及其团队将在我校全力搭建“智能感知工程技术中心”,而前期主要依托“高智能先进驾驶辅助影像雷达感知系统”项目开展工作。
据了解,该项目属于无人驾驶领域的范畴,该系统一旦研制成功,则会大大降低无人驾驶车的成本,并且为无人驾驶车提供全球领先的高精度、低成本的雷达影像系统。该系统是一个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复杂系统,涉及雷达硬件设备、地图、遥感、图像处理、智能控制、云平台、大数据、深度学习、嵌入式、汽车工程、机械工程等专业。
该中心的成功搭建,对我校跨学科合作、凝练科研方向、打造结构合理的科研团队、产学研一体化的落地发展等方面来说都是一个大胆的尝试。
陈锟山这样介绍这个项目,“智能化是未来发展的方向,我们的切入点是其中的核心技术——雷达,将来的雷达应该更生活化,更小型化,更智能化,它可以更好地保障我们人身的安全、行程的安全,未来的交通系统将更加智能化。”
目前,“智能感知工程技术中心”的搭建工作进展比较顺利,已初步确定了中心的管理、运行机制、组织结构和人员组成,相关科研场所、设备、仪器也正在一一落地,信息工程学院、电气(机电)工程学院、城乡规划与园林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和交通运输学院等二级学院已参与进来。“目前我们的团队已经形成,”陈锟山说,“学校相关老师已进入核心团队,中科院和许昌学院两个团队融合在一起,不分彼此,共同为一个目标奋斗。”陈锟山说。
陈锟山教授和“智能感知工程技术中心”专家团队正式加盟我校开展合作,是我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引进境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方面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是我校科研团队跨学科整合的又一重大举措。学校层面也正在积极整合校内、校外资源,推动该中心与许昌市人才办、许昌智慧城市大数据局等相关政府部门的沟通对接,助力陈教授及其团队在我校的工作开花结果。
谈许院印象——
“我感觉这就是大学的样子”
初来许昌,满目的绿色,许昌这座城市良好的生态环境让陈锟山有些出乎意料。“来到许昌,首先映入我眼帘的就是树,我们许昌学院的树也特别多。当我走进校园,我感觉这就是大学的样子。”他颇有感触地说,“百年树人,种树与培养人才是一样的道理,需要长期的灌溉、培育。”
谈及对许院师生的印象,他用“活力”与“质朴”两个词概括。初来许院,看到操场上年轻人在打球、跑步锻炼,感受到了活力。 “虽然与师生接触的比较少,但能感觉到他们很朴实,可能是深受许昌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熏陶的缘故。”他特别赞赏学校将“博学”“敬业”作为校训,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陈锟山认为他们应该成为博学、敬业的人才,敬业也是他自己一直坚持的人生信条。
他谈到,许昌学院有二十多个学院,这其中的人文熏陶对学生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创新来自于人本思想,创新源头就是我们的文化底蕴。在采访过程中,他提到,许昌学院倡导应用为导向的科研,理论与应用结合,会让许昌学院变成一所很有特色的大学。他也谈到,许昌学院的办学定位与发展方向,与他自己的求学、工作经历非常契合。他出身于技术大学,深知技术的发展要有理论来支撑,也必须经由实践来检验。“我们的团队在发挥原有的基础理论的优势外,也要结合许昌乃至河南本土的企业来实现具体应用,使之变成一个良性循环体。”
他说,“我从十几岁就一直在校园里,工作在校园,生活在校园,在台湾的时候也是,我已经离不开校园了。我非常喜欢树,许昌学院的校园里也还有很多我不了解的树,学校给我提供了很好的工作环境,我会花更多地时间留在这里。”(采访整理:陈湖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