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幽梦梦红楼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红楼梦开头便看到这样的诗。世间多少痴情人,作者曹雪芹是痴者中的王者,“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最终才造就了千古流传,令人敬仰的巨著,他的痴又有几人能及呢?曹雪芹经历了曹家由盛及衰的全过程,由“锦衣纨绔”到最后沦落为“寒士”。世事轮回,真真切切,虚虚幻幻,终究也只是幽梦一场。梦中真真假假,半真半假,假作真时真亦假,最后也只是“荒冢一堆草没了”。曹雪芹家道中落后,生活困苦,死时也只是以一张草席裹尸,一切都化为了乌有。
在花招绣带,柳拂香风的大观园里,住着一群蕙质兰心的女子,度过了她们的一生,演绎了一个时代的经典。宝、黛的爱情悲剧折射了一个时代,宝玉“潦倒不通庶务,愚顽怕读文章”,黛玉亦是向往自由,思想开放,但是他们的爱情是凄美的,他们都没能挣脱封建势力的枷锁,摆脱不了束缚,最终的结局也只能令人叹息。
兴盛的贾、史、王、薛四大家豪华气派,可谓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庞大宏伟的建筑给人一种如临大海的感觉。“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曹雪芹简短的语言间却透露着强大的阵势,宁、荣二位国公之后,共 20 房分,贯穿着当时京城的东西街。从黛玉进贾府的描写便可看出当时贾家可谓是富甲一方,贾府府院的路似乎一直都走不到头。曹雪芹对于另外三家的描述亦是气势磅礴,“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读到这里,虽然感觉似乎很夸张,但是也足以见得四大家族当时的地位之重。
曹雪芹不仅写出了恢宏的气势,而且也细腻的描写了每一个细节,华美的服饰尽显每个人的气质。“家常带着秋板貂鼠昭君套,围着攒珠勒子,穿着桃红撒花袄,石青刻丝灰鼠披风,大红洋绉银鼠皮裙,粉光脂艳,端端正正坐在那里。”凤丫头的打扮很有大家风范,具有很强的领导能力,她是大观园中最妖艳的一朵。“头上戴着蕾丝嵌宝紫金冠,额上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身上穿着秋香立蟒白狐腋箭袖,系着无色蝴蝶鸾绦,项上挂着长命锁、记名符,另外有一块落时衔下来的宝玉。”他的装扮甚是抢眼,他不仅是贾母、王夫人的心头肉,更是大观园中的宝玉。
这场梦时而恍惚,时而现实,总有一种人间仙境之感,梦中亦是充满诗情画意的。“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片语时。”潇湘妃子用“四支”韵写下问菊这首诗,轻俗傲世,花开独迟,道出了她清高孤傲,目下无尘的品格。“秋光叠叠复重重,潜度偷移三径中。窗隔疏灯描远近,篱筛破月锁玲珑。寒芳留照魂应驻,霜印传神梦也空。珍重暗香休踏碎,凭谁醉眼认朦胧?”枕霞旧友由爱菊花而爱菊影,极力描绘日光、灯光、月光下菊影的各种形态。曹雪芹让湘云咏出这样一首情调暗淡的诗是别有用心的,以诗暗示她未来凄凉的命运。
红楼梦是一部集聚文化气息的作品,同时也是对女性的一支颂歌。它歌颂黛玉“世外仙姝寂寞林”,歌颂妙玉“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歌颂湘云“英豪阔大宽宏量,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一群美好的女子构成了万紫千红的大观园,红楼梦便是大观园中人的一场幽梦。
“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袭人全心全意为宝玉,懂得退让,她是一个规规矩矩、识大体的丫头,将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留给了宝玉。而她,却截然不同。“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为自己而活,个性张扬,真性情的晴雯亦是大观园中一朵娇艳的花。不高兴时,撕扇子消气,抄检大观园时,气冲冲的一股脑将自己的东西全都倒出来,她心灵手巧,带病连夜为宝玉修补孔雀裘。最后仍是遭到了命运的报复,“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说到心酸处,荒唐愈可悲。同来由一梦,休笑人间痴。”概括了各中人物的痴心,心酸可悲又可叹的一生。一个时代的代表,诉说无尽的人生,一场幽梦,发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