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难得几回搏 与君共惜少年时
——访我校2016年度“创业之星”
青春不言败,爱拼才会赢。我校法学院陈晨、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唐莉、教育科学学院秦田丽和杜文敏、新闻与传播学院陈赟赟五位同学,他们不甘平淡度日,用拼搏和努力为自己的青春涂抹上奋斗的底色。始于挑战,陷于激情,忠于信念,他们不懈筑梦,绽放着年轻生命的闪耀之光,被评为我校2016年度“创业之星”。
勇于尝试 无惧未知前路记者在采访前便听闻学校有一个“陈主任”,乐于为同学们创业解忧排难。见面之后,不免心生惊叹:眼前的这个女孩眉眼弯弯,全身上下满是青春活力———陈晨,我校法学院的一名大三学生。去年7月,她成立了南阳市卧龙区大学生就业创业咨询中心,免费为想创业的同学提供咨询和帮助。
“我认为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于是我便开始努力去做。”谈起创业初衷,陈晨说自己的想法很简单,作为学院就业中心的部门主任,她觉得自己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同学们创业。之后其他学院的同学也纷纷前来咨询,陈晨脑海里便浮现出一个想法:创办一个专门帮助大学生创业就业的机构。“这本是我一闪而过的念头,庆幸的是我把握住了。”陈晨坦言,自己也曾犹豫,作为在校生的她,尚且缺乏社会经验和人力资源。她清楚选择这条路所要面对的挑战和困难,但还是义无反顾地开始创办。
陈赟赟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大三学生。去年3月,她和四个志同道合的女孩一起成立了“52赫兹微视频工作室”。她们有一个远大的目标:将“微视频写真”推广至全国,让它像影楼写真一样平常。“我从大一就喜欢微视频,我认为唯美的动态写真更能表现出每个人的青春。”陈赟赟和记者谈起,她发现和具有共同爱好的人一起为梦想努力,是一件特别快乐的事。她继而说道:“在学校这个大环境下真正爱摄影的不多,许多人都想着分数。既然你无法改变身边的环境,那么不如给自己创造一个环境。”
来自教育科学学院的大四学生秦田丽,在大三时便组建团队,创立了弘睿一品服饰有限公司,致力于服鞋产品的研发和营销。“创业对我而言是一种挑战,也是对自身能力的考验。”秦田丽说,大一到大二的她,生活里只有学习,创业对她无疑是一种全新的尝试。父母起初很反对,他们觉得就读师范专业的自己,应该安心学习,毕业后成为一名老师是最好的选择。“当你决定做某件事前,一定要想清楚为什么要做。”秦田丽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在创业之前,她已经做好了经受一切结果的准备。
勤于历练 踏遍坎坷荆棘“创立之初,没有话筒、没有灯光、没有道具,也没有特定的服装。但从来没有人退缩,哪怕要通宵写分镜头脚本,我们的心里也满是幸福和知足。”说起创业之初的坎坷经历,陈赟赟会心一笑。许多人都曾对她们产生质疑,因为她们不以盈利为目的;因为她们天真到不想去融入社会;因为她们5人全是女生……但是她们并未在意,行摄自由的梦想,是彼此共同追逐的远方。陈赟赟坚定地说:“我们想去做很多别人没做过的事,青春只有一次,大学只有一次,我们要证明自己不比其他同龄人差。”
陈晨的一位同学这样评价道:“她有很强的工作能力,做任何事都非常拼命。”陈晨自大二开始创业,从最初的孤军奋战发展至一个协作团队,一年多来的艰辛不言而喻。目前,她已经帮助六个同学创办了公司并获得营业执照。陈晨笑着说:“第一次去工商局帮助同学申办公司执照,我心里很激动也很忐忑,但我还是一咬牙走了进去。”
陈晨讲述起曾经的“办证经历”:繁琐的办证流程,在数次往返申办中已烂熟于心。为避免耽误时间,她有时候需要顶着烈日、冒着风雨去相关部门提交资料,这一切努力都在同学拿到公司执照的那一刻感到值得。“我没有想过要成为多伟大的人,也没想过因此收取酬劳,我只想发挥自己所能帮助想创业的同学们。”陈晨很是坦然,虽然过程满是艰辛,但自己所获得的成长都是极为珍贵的财富。
秦田丽回想起第一批服装运送回来的时候,她两天两夜没有睡觉,通宵达旦地核对信息、整理库存。“当我看到那些衣服和鞋子时,我感受到极大的压力,也明白自己身上肩负的重担。”她心里充满激情又有些许不安,满怀动力却又倍感压力。秦田丽坦言,在之后的团队发展中,公司也面临过许多困境。同为在校大学生的伙伴们,遇到过思想波动的瓶颈期,当时有几个成员激情退却,失去坚持的信心。她便挨个开展思想工作,和他们尽心沟通,最终大家在不断调整中找到了更多前行的动力。
敢于追梦 一切皆有可能刚步入大学时的陈晨,是一个上讲台演说都会脸红的女生。而今的她,活泼开朗,有着很强的工作能力。“我本以为奋斗史只能在别人身上发生,原来也可以成为自己的故事。”她感慨万千,创业带给了自己许多改变和成长,使得自身能力在创业中得到显著提高。
现在的陈晨,专心备战考研。谈及未来,陈晨满怀信心:“一切都拥有无限可能,我对自己每个成长阶段都定有不同的目标。”她的梦想是成为一个女检察官,目前正在为9月的司法考试做准备。陈晨表示,虽然她努力的方向发生转变,但并不是自己创业的终止。当她获得更多的成长之后,还会回过头来做好创业工作。
陈赟赟曾经也很迷茫,为寻找自己的兴趣,她不惜花200块钱参加学校各种社团,也去过南阳电视台、报社等处实习,但发现都不是自己想要的,终于她在创业中找到了自己所爱。创业永远避免不了竞争,陈赟赟始终坚信“狭路相逢勇者胜”。工作室在她的带领下现已渐入正轨,她略显自豪:“我们现在的每一单业务都是顾客慕名寻来,运营好到人手不够,毕业季甚至月营利一到两万。”
“有一群志向相投的伙伴和一颗永远不退缩的心。”陈赟赟说这是自己创业成功的关键,她建议学弟学妹们要把握一切机会,奋勇向前冲,不要去在意未知的结果。
“内心丰富,现实幸福。”是秦田丽的奋斗目标。刚刚毕业的她,面临着现实给予的诸多考验。回想起大学时光,秦田丽表示自己一半的时间都是在为创业而努力。她的团队骨干从刚开始的3人增至10人,公司的营业额也由最初的每月3000元突飞至如今每月3万元。秦田丽满怀感激,一路走来,身边始终有一群陪伴着自己前行的朋友们。她在创业过程中获得最多的是情感方面的力量。她不敢轻言成功,因为自己要走的路还很长。所有的甘苦她坦然接受,未来也会坚持走下去,同时会做好方向的调整和心理准备。
外表宁静温婉的唐莉坦言自己是一个天生乐观、善于交际的人,她清楚自己的优势是领导和协调能力。身为班干部,繁重的工作并不会让她感到压力,每次老师分配的任务她都能高效完成。作为准大四学生的她早已进入考研状态,但她认为学习和创业两者相通:“不管你学什么专业,具备什么能力,你做事的方式方法会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唐莉告诫学弟学妹们应该多参加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还要善于利用身边的资源和条件,实现自我发展。
“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也会怕有一天会跌倒。背弃了理想,谁人都可以,哪会怕有一天只你共我。”《海阔天空》中的这句歌词,唱出了创业者们在创业路上的坚定和勇敢。“创业之星”们用自己的创业经历给我们上了宝贵的一课:任何事情都是以理想为因,实行为果。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我们应该珍惜青春时光,做自己所想,爱自己所爱。所有的成功都来自于尝试,只有付诸行动并坚持下去,才能一步步走向丰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