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画卷,总是在砥砺前行中铺展;时代的华章,总是在新的奋斗里书写。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和崇高使命,在北京胜利闭幕。我们党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吹响了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前进号角。
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新使命开启新征程。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我们党明确宣示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提出了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行动纲领。
“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十九大报告中,这句话让人倍感振奋。这是崭新的征程,“建设教育强国”第一次在党代会的报告中被明确提出来;这更是历史的传承,是1995年以来我党确立的科教兴国战略的继承和发展,充分显示出党中央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
地位决定使命。“建设教育强国”“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是时代赋予教育的重要历史使命,成为今后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引领。而十九大报告中“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是党和国家在出台系列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政策后,又一次明确提出。中国民办教育再次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宏图已绘就,前路就在脚下。教育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就是我们坚定的奋斗目标。郑州财经学院,作为一所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该如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十九大报告给出了我们明确的答案,指出了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的任务。针对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报告提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发展。”
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是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深化改革“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研究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途径,是我们永不停歇的探索和思考。过去五年,学校虽然先后与一百多家知名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通过校企互动模式、学校引进企业模式、“订单”合作模式等,与企业共同建设专业、开发课程,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学科建设是高校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高校发展中最为复杂、综合性最强的一个系统工程,可以说是高校建设的核心和提高教学科研水平的重要基础。过去五年,我校面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社会对人才规模、类型、质量需求发生变化的新形势,围绕“服务发展、促进就业和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效人才供给”的宗旨,重点面向商贸、物流、金融、信息、房地产等现代服务业和制造业,科学定位,发展与之相配套的学科专业。在专业建设上,也取得较突出的成绩,部分专业是河南省民办高校品牌专业和郑州市重点专业。但我们的学科专业建设离一流水平还有很远的距离,未来任重道远。
在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路上,“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发展”,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作为一所民办地方应用型本科,固然离“双一流”的标准有很远的距离,但在某个学科专业建设上领先于全省、全国甚至全世界却不是难以企及的目标。就在10月19日,从阿联酋阿布扎比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闭幕式上传来喜讯,江苏省常州技师学院机械工程系1406模具制造专业的宋彪同学经过4天紧张激烈的鏖战,勇夺机械工业装调项目金牌。此外,宋彪还以所有参赛选手最高分获得世界技能大赛唯一最高荣誉奖———阿尔伯特大奖。不仅为中国代表团争得了荣誉,也为江苏、常州争了光,为正在举行的党的十九大献上了一份厚礼。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说,“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那么,在十九大教育纲领的指引下,我们也更加有信心办好应用型大学,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向省级甚至国家级一流应用型本科院校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