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日前,世界知名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传染病》(The LancetInfectiousDiseases,影响因子19.864)在线刊发了我校杜向党教授团队的论文《碳青霉烯耐药高致病性肺炎克雷伯氏菌的出现》。据当前国内外众多研究成果显示,兼具有多药耐药和高毒力特性的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肺炎克雷伯氏菌(英文简称 CR-HvKP)已成为重症肺炎的重要病原,给感染控制带来了巨大挑战。杜向党教授团队对来源于人和动物的肺炎克雷伯氏菌进行了回溯性研究,找到了肺炎克雷伯氏菌的耐药机制。
这项研究成果意味着什么?研究团队是如何发现这一重要成果的?带着疑问,记者专访了杜向党教授。

探索病原菌耐药世界的秘密———专访杜向党教授及其团队






  记者:杜教授您好,采访之前我也通读了您发表的文章,说实在话,由于专业性很强,看不太懂,能不能用通俗一点的说法介绍下这次的主要研究成果?

  杜向党:大家都知道肺炎是一种常见疾病,其中重症肺炎对人的生命危害很大。对于肺炎的治疗,在抗生素出现之前的时代没有什么很好的办法,据网上信息,罹患肺炎者大约有三分之一的人将难免一死。抗生素出现之后,大大降低了肺炎的致死率,但也带来了新的问题。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肺炎病原菌逐渐产生了耐药性。特别是碳青霉烯耐药高致病性肺炎克雷伯氏菌,我们称作CR-HvKP,不仅对常用抗菌药物,如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磷霉素类等耐药,还对被视为“抗生素最后防线”的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使其可供选择的治疗药物非常有限,如多粘菌素、替加环素。
  我们这次的研究有两个特点,一是我们通过试验发现了兼具有高毒力和多药耐药特性的CR-HvKP,并且发现其多个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分别位于毒力质粒和耐药质粒上;二是研究发现CR-HvKP流行株中已存在替加环素耐药株,且通过试验找到了导致CR-HvKP流行株对替加环素耐药的基因变异体,再加上其他研究人员关于CR-HvKP对多粘菌素产生耐药的研究,也就是说,目前最有效治疗CR-HvKP引起的重症肺炎的药物———多粘菌素和替加环素正在面临逐渐失效的危机。
  记者:听了您的介绍,确实有一种危机感和紧迫感。那么您是如何想到从事这一项研究的呢?
  杜向党:说到这个问题,我想先介绍一下我的团队。我们的“病原菌耐药与新兽药创制”研究团队已入选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这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团队,但我们从事病原菌耐药及相关药物的研究已经有10年以上的时间了。
  这次选择CR-HvKP作为研究对象,并不是偶然的,首先是建立在团队长期以来研究积淀的基础上,近五年来,围绕病原菌耐药性产生、传播与控制等研究方向,团队开展了大量试验,采集了一批珍贵的数据,先后在 J AntimicrobChemother、 Antimicrob AgentsChemother 等国际知名刊物上发表了10多项研究成果,这些既为我们积累了宝贵的研究经验,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技术手段和平台,也使我们逐渐凝练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研究方向,对CR-HvKP开展研究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前期基础。其次,近年来国内外对于肺炎克雷伯氏菌的致病和耐药机制研究很多,特别是高致病型肺炎克雷伯氏菌耐药机制的研究,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的一个焦点,这其中的很多研究成果给了我们启发和指引。
  记者:每一项科研成果的产出都不是轻而易举的,我想这次的成果也一定有着必然的因素,您觉得取得最后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杜向党:科学研究是一项严肃认真的工作,也是一项枯燥的工作,做科研工作可以说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只有踏踏实实地俯下身子,钻进去,乐在其中,一往直前。如果非要说一点感悟和体会,我想可以用两个词来表达,一是科学思想,二是科学精神。
  所谓科学思想,就是开展科学研究的思路、理念和方法。比如,对自己研究领域的长期思考和梳理,包括目的、意义、方法、途径、技术手段、组织协调等。再比如,去参加一个学术会议,我马上就会想这个创新思路能不能和我的研究联系起来,对我有什么启发,会有个学术思想的交流与碰撞。把这些考虑明白了,思路自然就有了。
  虽然科学思想很重要,但是最为重要的还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既包含了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态度,又包含了耐得住寂寞的不懈坚持和发自内心的对科研工作的热爱。
  记者:那您在研究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一些令人难以忘怀的困难?您和团队有哪些科研故事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
  杜向党: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身在高等农业院校,我更懂得春种秋收的道理,没有平时辛勤的汗水,哪会有最后喜悦的泪水。这个过程中遇到一点挫折,也是在所难免。
  我们这次的研究中,最让我难忘的是在研究起初,由于基因测序的深度不够,导致我们对结果和现象的解释迟迟不能得到一个明确的结论,那个时候真的是辗转反侧、夜不能眠。最后,通过增加测序深度、证据综合分析以及其他多种辅助试验的开展,才支持我们得到一个确切的结果,算是经历了几度波折,最终获得了理想的结果。
  当然,最让我感动的是团队成员强大的凝聚力和默默的付出。我们团队的姚红博士和李德喜博士都是今年十一期间结婚,办完婚礼后,甚至来不及休息一天,他们就投入了实验工作。还有我们实验室的研究生,因为抢时间、赶进度,他们整个十一假期都没有休息。没有他们的全身心投入,这项成果不会这么快就做出来。
  他人眼中的杜向党简单的话语,凝练的表达,即使最激动人心之处,也没有一丝过多的渲染———这是记者采访杜老师时留下的第一印象。
  “治学严谨、思路灵动”“严肃中带着活泼”“话语平静,内心火热”“对实验斤斤计较,对我们的错误宽容鼓励。”———这是杜老师在同事和学生眼中的样子。
  “杜老师给我的感觉是一个纯粹的科研人,在晚上总是见到杜老师为工作在餐厅匆匆吃些晚饭,就急忙忙赶到办公室工作。”“多少个休息日,多少个晚上,他没有坐在电视机前享受家庭的温馨,也没有漫步在美丽的校园感受惬意,而是安静地坐在办公桌前伏案备课,或是在他熟悉的实验室里推敲实验。”学生李辉和杨梦艳眼中的导师总是处在工作状态。
  “我们的实验室师生在一起虽然是团队,但更像一个大家庭,杜老师就是家长。对于科学研究和实验,他严肃的不得了,经常为了一点瑕疵斤斤计较,但我们真的有了错误,他又总是宽容鼓励我们继续努力。”“不光教我们知识,更多时候是教我们方法和思路,还有对待人生和科研的态度。”学生程于梦和单新新提起导师一脸的幸福表情。
  “他讲了别人的奉献,其实他自己遇到的困难最多、付出的牺牲最大。因为没有充分的时间照顾孩子,他把孩子托付给岳父母放在老家。其实,他特别思念孩子,总是心怀愧疚。”团队成员姚红博士忍不住把杜老师的小秘密告诉了记者。
  停笔之际,感觉关于这次报道的内容不够丰富,记者再次联系了杜向党教授。此时的他正在赶往北京的高铁上。他很快回复了信息:“昨天接到通知,要到北京去参加一个课题申报会。由于这个论文赶进度,已经几个月没有回家了,昨天趁着周末回家看了看孩子。开会期间恐怕没有时间回复你,如有需要,我看能否在路上想点东西发给你。”匆匆的脚步、紧张的节奏,忙完了一个项目,尚未来得及好好休息一下,杜向党教授又踏上了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