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荣:下好创新“先手棋”,打造教学“新引擎”
□ 本报记者 孟雅兰
核心提示:朱德荣,机械学院机械电子工程系副主任,主要从事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教学,讲授课程有机电传动控制、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和可编程控制技术。同时也进行运动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推广、机器人控制理论创新研究和技术转化、导弹测控技术运用和环境参数测试测量。指导学生进行创新创业,获得国家级竞赛一等奖50项,二等奖80项,三等奖40项,获得省部级竞赛三等奖以上奖励200余项。
擎拳撑脚搞科研,攻坚克难谋创新
2005年朱德荣开始到我校任教,成为了我校机械学院机械电子工程系的一名专业老师。“我以前在工厂里上班,经常进行实际操作,可以说积累了一些经验吧,而到了高校,学术研究氛围比较浓厚,我就在想,我是不是可以根据自身优势,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搞科研呢?”这个想法在朱德荣的脑子里构想了好久,但是由于学校科研基础设备有限,就一直没有落实。
几天后,朱德荣主动找到了学校分管教学、实验设备工作的副校长葛玻,一股脑儿地向她诉说了自己想借助学校平台搞科研的全部想法以及科研设备资源有限的困难。“我本来以为,葛校长不会同意,结果她告诉我‘你这想法很好呀,学校需要的就是你这种人才,有想法就要大胆去实现’,然后就让我回去打报告了。”回忆起当年的经历,朱德荣一脸兴奋,“当时我打报告申请科研专项经费,学校给予了大力的支持,申请报告很快就通过了审批。”这项经费除了购进科研设备以外,也成了朱德荣的第一批科研经费。
“搞科研不是我想做什么就一定可以成功的,更不可能今天立项,明天就会出成果,这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记者了解发现,有许多人经常会走进思想误区,觉得花费这么多时间,投入大量的精力,到头来只是取得一个小小的突破或者根本没有收获,不值得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在上面。
“可是小突破往往会带来大飞跃。”朱德荣感慨道,当时他们研究一个硬币分捡机的项目,前前后后做了四轮产品,不断地对产品进行分析研究、改造升级,一个项目花费了将近五年的时间。“团队里有些人当时也放弃了,觉得肯定不可能成功,但是我们坚持下来了,当项目投入使用,切实解决了硬币分拣、包装中的问题之后,觉得一切都值了。”
从2005年到现在,朱德荣已经带领团队完成了近30项科技研究项目,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专利23项,实用新型专利50项。在机器人研究方面投入甚多,攻坚克难,对机器人进行研究改造,他发明制造的机器人已经在高压线除冰、河道除污清理等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创新创业,这边风景独好
在201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发表重要致辞,指出“只要大力破除对个体和企业创新的种种束缚,形成‘人人创新’、‘万众创新’的新局面,中国发展就能再上新水平。”继而在2015年两会政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再次提到要“把亿万人民的聪明才智调动起来,就一定能够迎来万众创新的新浪潮。”之后国务院更是多次出台关于促进就业鼓励创业的政策。
“我真是赶上了好时候呀!”朱德荣告诉记者,“在双创的背景下,我们享受财政、税收等多项政策的支持,而且公司就在学校,教学、科研两不误。”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我校立足洛阳、面向河南,服务行业、服务地方成立“洛阳理工学院双创基地”。在探索建设示范性应用型大学的过程中,学校注重政产学研用相结合,发挥特色优势,不断提升和扩展服务建材行业与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号召鼓励在校师生抓住机遇,根据自身优势条件,进行创新创业。
朱德荣经过多方慎重考虑,决定于2015年8月成立洛阳木星子科技有限公司,并入驻我校双创基地,成了我校第一批入驻双创基地的企业。洛阳木星子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智能机器人的研发、销售;工艺装备的设计、安装;工业自动化技术开发;工业自动化设备的设计、销售、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转让、技术推广等高端智慧型技术研究。
创业之后,朱德荣又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教师多次参与指导学生进行创业实践活动。在他的指导下,我校大三学生卢小鹏的洛阳神舟机器人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和赵杏华的洛阳小雨点无人机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取得了良好的发展。
“上大学以前,我从来没有想过现在就能有自己的公司。”卢小鹏,我校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制造专业学生。他告诉记者,从大一开始,他就经常到朱老师的办公室帮忙,久而久之就对机器人研究产生了浓厚的研究兴趣,有了创业的想法,当然主攻方向还是机器人研究。后来在朱德荣老师的支持与指导下,成立了自己的研究公司。“我很幸运,赶上一个好时代,碰上一些好政策,结识了一位好老师,不然现在我应该正在为就业发愁呢!”
从课堂到课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以前在上课中发现,课堂上都是老师一个人在讲,学生被动的接触,整个课堂与老师互动极少,课下也很少有学生主动向老师请教,学生究竟对这些静态的知识掌握了多少,谁也不知道。”朱德荣结合之前在工厂中的从业经历,刚出校门的大学生,空有满腹经纶,却极其缺少实践经验,好多事情都得从零做起,重新学习,于是他有了改变教学模式的想法。
为了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脱离的缺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的目标,朱德荣从课内与课外两方面着手,将“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构建大学生课外培养体系。
人才是课外培养体系的主体,是课外科技创新的第一资源,但不是所有学生都可以成为科技创新的人才,经过综合考虑,朱德荣决定通过“海选”“挖掘”与推荐三者相结合的方式,在全校范围内进行选拔,把真正具有科技创新潜质又德才兼备有能力的学生挑选出来,再结合不同学生的特长与特点,组成科技制作小组,小发明小组、创业小组等多个不同创新特色的活动团体,然后选派优秀教师进行指导,有目的、有重点、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与能力。
“科技创新能力不是一时半会儿,想培养就能培养的,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经过一系列的探索活动,朱德荣带领团队研究出详细的课外培养体系。为引导学生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兴趣,他们开设了系列的创新课程,比如机器人技术课、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等,通过创新氛围的营造,切实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过去指导过的科技创新小组成员中大部分现在发展的都比较好,有好多自己成功创业的,也有一些进了大型企业,一路步步高升。”朱德荣会不定期的邀请一些已经毕业的曾经是科技创新小组的成员现在发展比较好的学生回来,与现在的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以科技创新对他们的就业、成长的帮助进行现身教育,以良好的发展来鼓励现有的学生,提升学生的创业热情,鼓舞战斗力。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也不能单单依靠‘请进来’,最重要的还得‘走出去’,与其他高校企业进行经验交流,才能发现差距,弥补不足。” 为此,朱德荣经常带领小组成员与科技创新开展的比较好的河南科技大学的机电学院和车动学院、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和郑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进行校级间交流,与洛阳智博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校企交流。通过互动交流,学生的实践能力迅速得到了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