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做新时期人才培养探路者
5月的郑州科技学院,花团锦簇,树木葱茏蓊郁,一片欣欣向荣景象。新成立的四个创新学院:智能制造学院、泛IT学院、全球供应链&跨境电商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在校园里显得格外耀眼。
学校将立足地方经济需求,与地方产业深度融合,用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地方经济打造一支高端的应用型新工科人才队伍,这也是学校在人才培养探索中迈出的又一大步。
因时而变,人才培养紧跟地方产业发展需要
智者顺时而谋。“地方发展一日千里,如果地方高校不进行转变,还继续存在学科专业趋同、人才培养同质化,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的话,就不能够很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这个学校迟早会被社会淘汰出局。”副董事长、党委副书记秦小刚说。
早在2002年,学校创办人刘文魁就创新提出了“实践育人”的理念,利用校企合办的校内工厂,开展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出的毕业生很受企业欢迎。
“因时而变,人才培养紧跟地方产业发展需要和未来产业发展,培养具有创新创业意识、数字化思维和跨界整合能力的新工科人才。”这是学校领导班子在新时代面前做出的回答。为了定向化、精准化培养应用型人才,学校深入社会了解人才需求,邀请专家教授、企业精英、政府领导经过反复商讨论证后,在专业设置方面坚持与地方经济接轨。先后与河南中机联教育发展有限公司共建“智能制造学院”,与河南云和数据有限公司共建“泛IT学院”,与怡亚通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共建“全球供应链&跨境电商学院”,与郑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创业指导中心共建“创新创业学院”。
董事长刘文魁指出:“四个创新学院的建立,是立足地方经济发展需要,与社会知名企事业强强联手,有利于形成教学优势,师资队伍优势,实现资源共享,带动新工科建设和提升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整体动力。”
因事而化,打破传统授课模式开启全新教育理念
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质量高低。
一次创业课中,老师把如何创业讲的头头是道,学生听的也很认真,一名学生突然问,“老师,你都创立过什么公司,能给我们讲讲吗?”这句话让老师非常尴尬,因为这名老师真没创过业,授课内容都是网上下载的。没有创过业的创业课,让学生难以信服。
这些教学中的实际情况得到了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他们因事而化,通过四个学院的创建,像鲶鱼效应一样,打破了传统的授课模式,今后,四个学院均由企业方委派最优秀的工程师或企业主管担任授课教师,承担授课任务的同时,也要开展“双师型”教师的培训。
“把企业请进来,让学生走出去”是四个学院创立的目的,“泛IT学院”成立后,双方将通过引企入校、合作培养、课证融合、基地共建、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养、技术革新与研发等模式,把专业链与产业链、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对接实现逐步渗透,将虚拟试衣间、虚拟旅游、虚拟现实教学、云计算、大数据等当下互联网行业最热的专业技术引入课堂。
在创新创业学院,为助力学生实现创业梦想,学校每年邀请郑州市人社局专家对毕业生开展GYB/SYB创业教育培训,目前,已经邀请了中国创客领袖大会主席、双12中国创客日发起人姜明博士等32位成功企业家走进校园开展创业讲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因势而新,勇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路者
“如今互联网技术发展迅猛,需要越来越多的创新型人才,因此人才培养也要随着形势、局势的变化而改变,墨守成规者将面临淘汰。”秦小刚说。
以智能制造学院为例,它的建立满足了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与理论、数控技术、机器人、自动控制等相关机电控制类的理论、实践教学,来自机械、计算机和机电等专业的学生在这里可以实现跨专业学习,通过资源共享,既有利于实践教学的开展,同时也有利于跨专业整合,有助于应用型、创新性、复合型人才培养。
学校领导班子勇于进行实践探索,及时做出一系列战略调整,在新的培养模式下,学校的“桌面彩色3D打印机”、“智能五轴数控机床”、“3D陶瓷打印机”、“智能家居机器人”等一批有影响力的大学生创新项目开花结果。
“高校教育中没有一成不变的教育模式,再先进的指导思想、教学方法也会落伍,要把握规律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不断做好调整。”董事长刘文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