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华仿古小区争议背后

近日,坐落在江西南昌的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靖安分校在公众面前保持着较高的曝光率,因其斥资“十亿打造的豪华仿古校区”,受到社会舆论的广泛讨论。引起争论的焦点无外乎高校投资十亿用在外观建筑上,是否有悖于举办学校的初衷和人才培养的目的。

从网络照片来看,靖安校区群山环绕、湖水碧绿,内部红墙黄瓦、亭台楼阁,宫殿群壮观雄伟,一砖一瓦尽显古风,因此也被网友戏称“如故宫一般”。不少网友表示靖安校区古香古色、绿树成荫、环境宜人,果然是“别人家的大学”;更有不少网友表示,一所高校最重要的就是教学科研水平,花费十亿巨资在学校的建筑上则未免本末倒置。

抛开众说纷纭的争论,如果在搜索引擎上输入该校名称,会发现在该校简介学校属性一栏为独立学院,而所谓的独立学院,其实就是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民办高校。那么这样一所民办高校自行筹措经费建设校园,如果不存在奢侈浪费之嫌,又能够在充分满足教学需求的同时展示中国传统文化,或许公众就不应该一味地对校方巨资建校的举措横加指责。况且,在倡导地方高校向应用技术本科大学转型的背景下,该校建设仿古校区作为师生写生教学、影视创新创业的实习实训基地,也是办好应用技术型大学的一种有益尝试。“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诚然,大学之大并不在于建筑的富丽堂皇、雄伟壮观,而是在于优秀的师资力量,在于长久积淀和传承的校园文化内涵,但环境育人的重要作用同样不容忽视。

近年来,大学的各式建筑屡屡引起公众争议,西北政法大学的“宪法顶个球”奇葩雕像、华北水利水电位于龙子湖校区的“马桶楼”、河南农业大学新校区酷似白宫的教学楼……都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成为舆论的焦点,但这恰恰说明了公众对于大学办学的充分关注和莫大期望。合理看待当下的争议,兼顾学校硬件设施,关注大学内涵建设,做到内外兼修,恐怕才是大学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