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字温暖人生
书对于我来说是什么?书对于世界来说又是什么?这两个问题在我心中没有明确的答案。也许在许多人心中,书就是自我与世界的联系。透过书看世界,至少对于我来说是这样的。
我一直执着于纸质书。一种莫名的执念,可能来源于幼时祖父的影响。泡上一茶缸热茶,手捧一本厚书在躺椅上消磨一下午时光。这样的书香茶香渲染了我的整个童年。父亲也许是受了祖父的影响,对书有一种偏爱,常买书回家,堆了几箱子放在柜子上面。我小时候搬着凳子爬上高台偷偷拿书的场景仿佛还在眼前。
等年龄再大了些就开始自己买书,慢慢形成习惯,很难让人割舍。读书的时光是孤独而充实的,不仅仅是读故事,更是品人生。每个人都可以从书中发现自己的影子。曾经有过一段灰蒙蒙的日子,总是找不到存在的理由与生活的方向。偶然间读到俞敏洪的一句话:“生活中其实没有绝境,绝境在于你自己的心没有打开。”读罢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读太宰治的《人间失格》,感觉他很悲观,可后来看到他的一句话:“我本想这个冬日就死去的,可最近拿到一套鼠灰色细条纹的麻质和服,是适合夏天穿的衣服,所以我还是先活到夏天吧。”突然觉得这样悲观的人都能从生活中小的事物获得活下去的动力,我又有什么怀疑人生的权利呢?石川啄木说:“很会笑的青年男子要是死了的话,这个世间总要寂寞点吧。”如此说来,做一个会笑的女子也会成为明媚世间的春光吧。
“我们的人生并不能单纯地划分成明亮或黑暗,在那之间有所谓阴影的中间地带,能够认识那阴影的层次,并去理解它,才是健全的知性。”阅读增加了我们的理解力和思考性,从而获得健全的知性去了解人生。塞住耳朵静心读书,才能拥有自己的思考力与判断力,才能正确的认识到我们的存在对于世界的意义。
生命总是这样,死亡伴随着新生,也许我们现在所有的思绪会在未来的某天突然消失,但是文字与书籍至少会让历史记得我们的存在。因为文字总是有一种温暖人心的力量,让我在与书为伴的日子里觉得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