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我们将采访丁希洲老师的日子定在三月的一个下午,那是一个难得的暖风与阳光并存的殷都春日。对于采访者来说,每一个被采访者都是一个未知,紧张与疑惑总会悄无声息地游走在每一个问题与回答中。尤其是当我们得知丁老师是一位在体育教学一线有过18 年“战斗青春” 的明星老师时,我们更是忐忑。 然而出乎我们预料的是这次的被采访者似乎比我们还要紧张。
他对武术教学有着特殊的感情和领悟,他认为武术教学不同于其他体育竞技类项目——注重防身格斗,更注重人格培养;注重武技的灌输,更注重武术文化意义的传承。本报记者就带领大家一起走近丁老师,走进武术的世界。
人物名片:
丁希洲,1999年毕业于河南大学体育教育专业,主要研究体育教学与训练,主要教授专业武术与大学体育。在2016年全国传统武术大赛上获得传统拳术类别个人项目金奖;第十一届中国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比赛中,获得男子D组其他传统拳项目一等奖。

厉害了,我的体育老师

——记体育学院丁希洲老师





   学校每年的田径运动会上,都有这样一个画面令我们震撼不已。体育学院学生身穿功夫服呐喊着冲向操场,抱拳、踢腿、砸拳、劈掌,动作行云流水、刚柔并济,将武术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安师有这样一位武术的传承者,沉稳努力地训练,谦虚勤勉地积累力量,在全国的舞台上展现武术的光辉。他就是体育学院丁希洲老师,在2016年全国传统武术大赛和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少林武术节比赛中,参加传统拳术类别个人项目,并分别荣获金牌。
铭武者之德 传武术之魂
      古人云:“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想要将一技之长炉火纯青地运用,并将其在更高的舞台上展示给更多的人,需要的不只是足够的勇气和坚持不懈的勤学苦练,更是将其发扬光大的信心。武术也不例外。
      丁老师总认为自己和武术有着不解之缘。“小的时候喜欢蹦蹦跳跳,家里人便将我送去学武术,让我陪着大孩儿跑着玩,也算让我有事情做,然而我却从此爱上了武术,一发不可收拾。”少时练功,丁老师总是早早地报到,常常被武术老师安排去催促还没前来练功的同学。“那个时候交通不便利,我就跑着去,无形中我比别人多了些锻炼啊!”丁老师笑言,“在别人看来或许是枯燥无趣的训练,对我而言却是志趣所在。毕竟对一件事投入了百分之二百的精力,就会发现困难与枯燥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无穷的乐趣。”令人惊讶的是,丁老师第一次参加本地区的比赛就获得全能冠军,随后在参加大大小小的武术比赛中,更是斩获无数优异的名次。对此,丁老师的教练感叹道:“陪跑‘陪’出来个全能冠军,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啊。”
      “我最大的目标是将传统武术与现代元素相结合,使其通俗易懂继而更加完美地展现在现代人的视野之中,让武术的魅力感染每一个人。”诚然,对武术的研习需要耗费很长的时间,从自学武术开始至今,丁老师的武学之路就从未间断过,“曲不离口,拳不离手,练武术的自然拳不离身。我每天都会打上一段,或长或短。”丁老师有时会为了让动作更加行云流水而冥思苦想,有时也会为了如何将动作更好地融合在一起而彻夜不眠。除了每天打拳之外,丁老师也喜欢在晚饭后自由散步,他认为这样去整理思路,开阔思维,很是顺意。然而潜心修炼难免“走火入魔”,忘了时间与地点更是常事,丁老师也因此时常被学校保安善意提醒时间够晚了,该离场了。的确,成功从来都不是偶然,丁希洲老师他对武术教学有着特殊的感情和领悟,正是以一颗从不懈怠的心,一腔对武术如火的热情以及一路的坚持不懈去谱写武侠的篇章。
      每个人前进的动力都不一样,而丁老师的动力则是以武术传承为己任。他笑言,自开始走上武术之路,便期望有所作为。凡事不做便罢,要做就做最好的。就在2016年的全国传统武术比赛之前,丁老师把往年高水平运动员比赛的视频循环往复多次观看、研磨,将自己与其他选手做对比,寻找彼此的长处与缺点。取彼之长,补己之短,有了较大的胜算,他便决定正式参与比赛。在比赛前夕他更是加强训练难度,进行技术动作创新,以保证此次比赛占有优势。纵然如此,丁老师在准备比赛的过程中也仍然是非常有压力的,“每一次比赛我都会认真对待。因为我只想着成功,没有想过失败,不出手则已,出手则一鸣惊人。”也正因为这样的压力和决心,丁老师在比赛结果公布的瞬间,心里面只剩下了高兴。对于武者来说,年纪体力总是摆在面前的一道鸿沟。在大批的年轻武术选手面前,作为一名四十几岁的高校老师来参赛,但是年龄体力这些外在的因素都没有阻挡老师在武术上取得优异成绩的步伐。“做人之不敢做,想人之不敢想”大概也是丁老师的人生准则之一。丁老师在言谈中多次表示:“我想要不断接近完美,不管是内在抑或外在。”这就是恣意洒脱的丁老师,以隐士大侠的姿态在武术的道路上执着地前行着。
专一不单一 功夫在平时
      对待武术的勤勉和在武术发展方面的求新,大约已让大家对丁老师形成了初步印象——严谨认真,还有着一股子倔强。如果认为丁老师只是这样一位兴趣单一的体育老师,那么你就错了。追求多方面发展的丁老师可一直是一个“不单一”的体育老师。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丁老师认真将武术传播给更多的学生。但是作为一位武者,他又不懈地追求着更高的发展。近几年,丁老师便开始参加不同的武术比赛,用比赛检验成效。“我喜欢武术,我觉得在赛场上更能体现自己的价值。”对丁老师而言,参加比赛也是一个锻炼自我,提升自我的过程。“体育比赛比较直观,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比赛是检验自己运动技术和专业水平最好的手段。”不仅如此,在比赛过程中丁老师也收获了不少的乐趣和幸福。在采访中,丁老师就跟我们分享了一件幸福的小插曲。丁老师的女儿很小的时候,对父亲所练的武术并不以为然。而有一次,全家跟随着丁老师一起去参加武术比赛,当丁老师在赛场上洒脱自然地进行比赛时,女儿就在场下举着录像机当观众。武术动作的好坏与否,父亲水平的高低几何,女儿在观看的过程中了然于心。一边录像一边兴奋地喊着“爸爸加油!爸爸加油!”。比赛结束后,目睹父亲场上潇洒风采后的女儿便彻底成为了丁老师的粉丝。得到了女儿的莫大肯定,丁老师内心也更加满足。“这也算是我一个意想不到的收获啊!”谈及这件事时,丁老师颇幸福地感慨道。
   除了多次参加武术大赛,追求“时代潮流”的丁老师还“玩转”网络。丁老师对一些网络用语早就“驾轻就熟”。在与我们聊天时,丁老师不时会说出“套路”、“逆天”这些诙谐的网络热词。而在如今男女皆爱的潮流——减肥健身上,丁老师更是一个成功的标杆!谈及减肥的“艰难过程”,丁老师颇有经验:“减肥也是一件需要毅力的事情啊。那时我晚上睡得较晚,到了半夜就觉得饿。每当我冲到厨房准备切菜做饭时,理智总是会把我拉回去,我明白‘刀落则肉长’的道理。不过,我通过一个暑假的锻炼减掉了30斤。我还是个‘励志哥'呢!”回想起曾经的减肥经历,丁老师忍不住哈哈大笑。
用网络之体 传武术之魂
      中国武术博大精深,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呈现着别样的传统文化色彩。对于传统武术这样一个文化瑰宝,丁老师有着这样的认同:“中国传统武术是武术之源,是武术发展的基础,是以中国为地域范围,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作为一名大学体育教师,他反对传统的枯燥武术教学方法,积极进行创新,在反复思考与实践中进行了“武术术语”教学法,让学生在抑扬顿挫的武术术语中学到武术的技巧与精髓。在现代化发展中,信息化成为了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丁老师认为作为民族传统体育的武术也应该搭上网络发展的快车,只有这样,才能够使这项国粹在时代的潮流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从1994年开始接触互联网,丁老师便深知互联网对于武术的影响。在2007年的硕士毕业论文《互联网对武术的传播与发展》中,丁老师便在互联网领域率先提出了武术与互联网结合的概念,而同年该文章便入选了第八届体育科学大会专题报告。
除了经常浏览网络上的武术新闻和数字图书馆,丁老师也接触体育博客。他认为谱写体育博客的过程就是一个记录生活、工作、情感的过程。通过参阅不同的体育网络日志,可以对自己不太熟悉的项目的内容进行深一步的了解。另外,在体育博客的交流过程中,丁老师也结交了一些“体育迷”博友,博客也就成为了丁老师交流体育心得和传播武术新思想的新平台。
      在继续传统教学的同时,丁老师还将传播武术、发扬武术的目光放在了时代与科技发展结合的方面,不断进行新的学习与研究。正如同事张维全老师所言:“科研与教学本身就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丁老师便做到了这一点。”
      丁老师徜徉于传统武术的海洋,如痴如醉,乐在其中,直至今日也依然坚持着。就是这样一位中华武术纯粹研习者,守静笃,至虚极。对此,我们必须说,厉害了,我的体育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