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App火热校园 老师建议:适度即可勿依赖
现象:“打卡”App火热
近日,湖北高校传媒协会面向全国高校进行的“大学生使用学习类App情况”问卷调查显示,有63.19%的学生表示用过打卡功能,而其中80%的人打卡天数在50天以下。“每天坚持早上六点起床,先跑步,再去图书馆学习。”财政Q1541班佘松说。 他介绍,当辅导员以自身为例子鼓励大家日常多学习,可以尝试下载一些学习类App,每天打卡签到在线学习,此后他开始使用App打卡学习英语,并一直坚持,已坚持228天。
已通过四六级考试的社保Q1441班刘瀚博,在某单词学习App上已经坚持了313天。他坦言,为了通过6级考试,他还在该软件上购买了“六级保险”,只要严格按照App上的任务量完成,一般都能通过六级,即使没有通过,App也会给予相应的赔付。
此外,运动健身类App也火热。注会Q1543班王淑婷坚持每天用运动类App打卡,记录每日运动量和运动时间,现已坚持60多天。王淑婷坦言,只要学校不要求早操和体育课,并不怎么运动。后来偶然间发现了一款运动App,每天坚持打卡跑步,锻炼身体。
背后:为打卡而打卡 效果不理想
小蔡是一名大一学生,上学期开学为了更好的管理自己的运动情况,使用了运动打卡App,最长持续打卡一个月,后来随着社团活动丰富,需要处理的事情多,打卡任务总是坚持几天,歇几天。小蔡说:“很多时候自己是在为打卡而打卡,尤其是时间紧迫事务繁杂时,打卡就是压力。ACCA Q1641班吴心柳认为打卡记单词大多靠图片、形象记忆,如同走马观花,以娱乐为主,记忆时间短,没有图片提示难以回忆,没有实际的单词应用,在实际考试中很难运用,效果令人堪忧。
坚持打卡的佘松是因为加入的社团有晨读规定,于是他就在早起后跑步、学习,手机打卡也很方便,于是便坚持下来。“既对身体好也对学习有帮助,对我来说不是很困难坚持下去,千万不要为了打卡而打卡,有形式却没有实效。”
困惑:过度依赖手机 难以自控
学习、运动类打卡App火热的原因在于,随身携带一部手机就可以进行在线学习,记录运动步数,十分便捷。但对于不少手机控来说,很难静下心来,认真去学习。刘瀚博表示,刚开始使用学习App时总会控制不住自己在较长时间内不看朋友圈,总在学习时有非常多新闻推送、聊天消息框弹出,但又很难控制住自己不去看这些内容。
刘瀚博也曾尝试将手机中有各类影响学习的App卸载,去除一定的干扰,用“胡萝卜加大棒”的管理方法逼自己一把,再加上也花钱买了App的保险,如果不能完成App中规定的任务,就非常不划算,后来学习效果才有所好转。
建议:打卡学习是手段而非目的 切勿过分依赖
外国语学院黄莉老师认为,在科技快速发展,处处充满诱惑的时代,大部分学生在步入大学以后管理和约束能力下降,而打卡App有其自身的优势,但手机集众多功能于一身,用于学习时往往会受各种干扰,因此并不能成为学习的主要方式。某知名教育培训机构专家建议,真正想要学好英语还是用纸质版的单词书更靠谱,因为纸质书会排除手机中无关的干扰,而学习英语类的打卡App其实也并不适合每一个人,他认为这类App比较适合有厌学情绪的学生,因为App中的学习方式较有趣,能够使人提起兴趣。
编后语:打卡App的火热发展,让许多大学生趋之若鹜,但打卡App对于学习来说终归是一种手段和方式,不能因为看到朋友圈很多人都打卡而去盲目相信和效仿,而应以此为完成自己学习、运动的辅助手段和方式;朋友圈的鼓励和点赞或许是一剂良药,但切勿以此虚荣并产生恶性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