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远行看世界

大学生“骑行侠”寒假单车赴台湾

      18岁时,你有没有梦想做一件事?史雄说,他有,但需要翻山越岭、飘洋过海。2017年寒假,湖北工业大学工业设计学院大一学生史雄利用学校短学期实践的机会,单人单车从武汉骑行到台湾,并环岛一圈。
      2017年元月3日,史雄从武汉出发,途径南昌,穿越武夷山脉到福建福州,再转道厦门,乘船到台湾。环岛骑行一圈后,除夕前一天从台湾飞到上海,再由上海飞回武汉,终于赶上了家里的年夜饭。

深夜骑行鄂南山区借宿古寺
      出发前,史雄觉得此行大陆境内骑行最难的路段便是穿过鄂赣交界的群山和武夷山脉。“然而,大自然很快就教我重新做人了。”史雄在骑行日志里自我调侃道。
      史雄原以为,中部地区人烟比西部稠密,找到宿营的地方不难,没想到出发头一天就错过了宿头,眼看着天色已暗,离下一个镇子还有20公里。连续骑行一个多小时还没见到人家灯火后,史雄开始感到心虚,而水泥路也走到头了,前面全部是碎石山路了。一种对于未知事物的恐惧油然而生,不知道前方五米外有什么,不知道两侧草丛里有什么,甚至不知道眼前的坡有多陡,只从自行车挂到最高档仍需要尽全力踩,判断出还一直在向上爬坡。 
      幸好,在黑暗中转了无数个弯后,发现了一点火星。又骑行了20多分钟后,半夜12点他饿着肚子,借着月光,终于到达了旅行中的第一个露宿点,深山里的一个小寺庙——仰天寺。
      在当天的日志中,史雄写下:“我想象一条细菌在一个大球上挣扎,起伏的山不过是一点点褶皱,骑行路上,大自然就这样一次次告诉我,自己是如此渺小而微不足道。”

台湾环岛行看最美的风光
      在海上颠簸了一夜后,1月17日早上,史雄抵达台中港,终于踏上了魂牵许久的祖国宝岛。史雄说,“感到之前的努力都非常值得,海上风急浪高十分颠簸,夜里发起了高烧,没想到一上岸就状态全满了。”
      接下来的十余天,史雄沿着台湾西海岸的公路,一路南下,直到台湾的最南端,才转向北上,沿着台湾东海岸骑行。在环岛行中,苏花公路这段可谓是“爱恨交织”,它依山傍海,沿路可以观看太平洋海景与峭壁山色,被称为台湾境内最美的“景观公路”,却也是一条每逢大雨必塌方的“死亡公路”。许多骑友会选择打车绕过苏花公路,史雄仗着有骑行川藏线的经验,不想错过饱览山川水色的机会,毅然决定骑行过去。在连着两天的骑行中,他十分小心谨慎,倒也一路平安。
      一路上碰到过很多人,有常来大陆的台湾导游,还互相留了联系方式;在垦丁海边露营,遇到一对教授夫妇,他们从来没来过大陆,对大陆的了解有些误解,双方畅聊到深夜才睡去,彼此都感到涨了见识。
      大年三十前两天,史雄完成了环台骑行,本欲在台北度过春节,在同父母通电话时,突然决定提前回家,“图书馆里泡了通宵,凌晨五点赶往机场,终于在年三十的夜里到了家。”

骑行近万公里费用全靠兼职
      史雄在骑行台湾之前,已经有两次丰富的骑行经历。他爱上骑行,最初是为缓解高三的学习压力,后来发现骑行是一种很好的解压方式。
      2016年春节,史雄进行了一次短途骑行,从武汉骑行到湖南岳阳。高中毕业后,他曾环海南岛骑行,走蜀道进川,再从成都沿川藏线到拉萨。目前,他已经骑行近万公里。
      骑行的路上会遇到不同的人或事,史雄经常提醒自己,多去当一个观察者,观察沿途人们的生活状态,多去思考人生。 史雄沿途不断在日志中写下自己的见闻,史雄的日志在校友邦网站上被置顶,评论点赞颇多。
      史雄坦言,自己家庭不富裕,父母常年在外打零工,几次骑行的自行车都是朋友借给他的。上大学后,他一直在学校食堂兼职,还为这次骑行攒了3000元。 
      史雄的父母刚开始不放心,后来终于支持他骑行。史雄说,2017年想骑行去一些英语国家,今后还准备骑行东南亚、横穿亚欧。
      将近40天的行程,史雄说,“我并不是孤单一人,除了爸妈,我背后还有强大的后援团”。他的辅导员朱姣介绍,这次骑行是史雄申报的学校短学期社会实践的自选项目,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实践旅行。为了保证旅途安全,学校要求他与辅导员及家长随时保持联系,并定期在校友邦上更新日志。辅导员的手机保持24小时开机,若有突发情况随时在班级群里求助,同学们都会第一时间给予支援。
(陈凌 石宇 赖晓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