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团队取得重要进展 首次摸清棉花驯化育种的遗传学“家底”


我国栽培陆地棉已有百余年,但育种一直是“摸着石头过河”。由张献龙教授带领的棉花团队,最近在棉花基因组研究领域取得重大进展,其成果“棉花驯化过程中的不对称亚基因组选择和顺式调控分歧”3月7日在线发表于《自然·遗传学》。该进展有利于推动基于经验的育种转为在理论指导下进行。
  3月7日下午,在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张献龙教授、博士生王茂军为记者介绍了新成果。该研究首次提出了棉花纤维驯化的遗传学基础,并阐述了驯化对基因转录调控的影响,将对遗传改良起到重要指导作用。
  张献龙教授介绍,课题组从DNA水平上,对已有育种工作进行了总结和全面分析,摸清了一些关键基因位点,例如什么基因能让棉花纤维又长又白。这将提高遗传育种的预见性。
  他说,我国棉花栽培历史悠久,至清代晚期开始从美国引种陆地棉。目前,我国所产原棉95%来源于陆地棉,它适应性强、产量高,但纤维长度偏短、易得黄萎病。除了陆地棉,海岛棉亦从国外引种,具有纤维长、细、强和抗黄萎病等优良性状,但适应性差,主产区在新疆部分地区。
  长期的人工驯化,显著改变了陆地棉的性状,例如野生种纤维略带棕黄色,而驯化种能产生白色纤维。长期以来,科学界很少有研究剖析这些性状改变的遗传学基础。另一方面,中国的陆地棉遗传资源狭窄,同质性较高,成为遗传育种的瓶颈。
  张献龙团队从全世界主要棉区收集了31份陆地棉野生种和321份驯化种,进行基因组重测序研究。他们构建了陆地棉的首个综合变异图谱,鉴定了93个驯化选择区间和19个控制纤维品质性状的重要基因位点,可用于改良棉花的株高、抗病性和纤维品质等主要性状。
  对于棉花纤维品质的提高,人们能否在衣着上直观感受?张献龙教授举例说,纤维如果又长又细,棉布就会薄而透气,像丝绸一样。普通棉衬衣所用的面料,纤维长度一般在28毫米左右;而海岛棉纤维特别细长,制作成高档衬衣价格不菲。
  “想让棉花纤维又长、又细、又强,很难。有时提高了纤维长度,产量又下来了。”张献龙教授说,课题组希望在保证产量的前提下,利用海岛棉基因资源提升陆地棉纤维品质和抗病性,此次取得的研究成果打下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