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拨动了博士后发展的琴弦?
肇端于 1991 年,我校博士后设站并培养博士后,历经 26 年的发展、进步和蜕变,如今,博士后已经成了学校专职科研队伍的重要生力军。若干年来,博士后们秉持“博观约取磨锋利,风物长宜厚积累”的精神,兢兢业业、砥砺前行。
回顾这些年,优秀博士后及他们的导师,有无数话语翻滚在心头。
心跳加速的抉择:做博士后
2015 年,就读于山东农业大学的满建国跟随博导于振文院士第一次来到华农参加学术会议。这次简单的会议完全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满建国在这里结识了对他赏识有加的彭少兵教授。恰逢华农的小麦科研团队急需人才来注入“新活力”,在彭少兵的推荐下,他获得了这个机会。但好运过后,还有重重考验需要面对。“想要留校工作的话,必须根据学校程序先读完师资博士后!”面试后院长曹奏贵的一番话让满建国“发了懵”。
师资博士后相当于两年考核期,考核的标准同副教授标准一致,十分严苛;如若两年期满后未达到要求,一切的努力只能化为泡影。短短的两分钟内,各种复杂的情绪涌上心头。他笑称这是“最让人心跳加速的两分钟”。事实证明,他顶着风险的尝试成功了。这次“放手一搏”的挑战也成为了未来奋斗道路上的强大动力。
而对于现已留校担任副研究员的张德林来说,选择这条路着实费了不少力气。2002年本科毕业后,迷茫的他暂时选择在武汉一家生物技术公司工作。但是商业世界里满斥的“开发为本”“利益至上”的理念,和他理解的科研精神相差甚远。他不由地问自己:“这样的生活是我真正想要的吗?”
回想起母校单纯温暖的时光,张德林下了决心:“我要回到华农去!”得知殷平教授即将受聘前往华农,张德林毫不犹豫地加入殷平团队。2013 年 12 月,他带着自己的热情,终于回到了梦想开始的地方。
和张德林一样,王茂军也是“土生土长”的华农人。在研究过程中,他对生物信息学逐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2013 年直博方向确定时,乐于挑战自我的他毫不犹豫选择了这块领域。2017 年 3 月 7 日,他的研究论文在 NatureGenetics 上发表。2017 年 9 月,这位顺利入选博士后创新人才计划的“娃娃脸”科学家进入博士后流动站,正式开始了华农的博士后生涯。
最难忘怀的导师:雪中送炭
正当满建国踌躇满志地准备在华农开始新的科研征程时,新的困难挡在了他面前。由于南北方气候差异大,他在博士期间从事的小麦节水工作并不符合南方的气候条件。一次次失败的尝试让他一筹莫展。
“我足足看了两个月的文献,写了10 多个方案,彭老师不厌其烦地为我逐一批改。”导师的辅导让他静下心来研究文献。此路不通,不妨另辟蹊径。满建国转而从产量差上寻找限制因素,终于确定了研究方向,为此后十年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在彭少兵的帮助下,他先后成功申请到了博士后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实操中,彭少兵的“全权放管”策略给了满建国充分的实践机会。到现在为止,满建国已发表 5篇 SCI 论文,一项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子课题,这远远超过了他最初对自己的要求。
平时在实验室里,张德林和导师殷平是师生关系,而在生活中,两人却是挚友。年龄相近的两人经常一起踢球、带孩子出去踏青游玩。在张德林眼中,在科研上一丝不苟的殷平令人佩服,但生活中那个真性情又温暖的他更让人感动。殷平细心地发现有学生家里存在经济困难,悄悄地给学生提供了经济帮助。
对王茂军来说,2011 年的冬天格外寒冷,而导师张献龙就是那个冬天最温暖的存在。那时,王茂军的父亲因病不幸去世。那段时间,王茂军坚持上课、做实验、读文献,看似平静地重复着日常,但其实强忍内心的苦楚,还时时惦记着年迈的母亲。张献龙看出了他的难过,多次找他谈心谈话,并鼓励他:“多读书才是对父母最好的孝敬。”
2013 年的冬天,当海岛棉基因组测序项目研究进入攻坚阶段时,张献龙为他们专门开辟了一个小小的办公室,并只要有空就会过来询问进展、与他们探讨问题。让王茂军感动的是,张献龙教授为弥补被“发配”温室工作的王茂军,在生活上特意“照顾”他—— —每个月给他多开 500 元的生活补助。
博观约取的思考:任重道远
这些年来,博士后流动站建设的进步,殷平都看在眼里。他初到华农时,博士后不过寥寥几人。但随着校方重视度的提高,师资博士后政策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优秀的博士后加入到队伍中。
然而最让殷平感动的是部门内浓浓的“人情味”。行政人员将关怀渗透到博士后工作的方方面面,让博士后们和华农之间的情结愈加亲密。殷平笑着说:“我和人事处博管办的肖老师任老师他们是球友,经常约博士后们踢球。”
除却“人文关怀”的成功,在殷平看来,流动站还应该继续“绽放光芒”。住房问题和研究所工作周期较长现象,是目前困扰博士后的两大难题。他希望学校能在“择优资助”的评估标准中考虑到学科的特殊情况。
曾在美国几所著名大学学习过的彭少兵对我国与美国博士后培养的差距有着清晰的认识,认为“成熟、精简、高效”应当是未来发展的新目标。“美国那边博士后是科研主力军,而我们的主力还是博士,博士后的人数不算太多。诚如傅廷栋院士所说的‘我们硕士研究生与博士研究生和别人的博士后在拼’,实力仍不均衡。”“环顾全球,博士后在科研方面对一个学术机构的贡献作用不可小觑。”人事处副处长肖志东博士介绍到,我校目前有 13 个博士后流动站,基本涵盖了我校所有重点优势学科。“博士后也是国外著名高校的科技创新主力军。”一些世界名校的博士后等专职科研人员多达 8000 人。在国内普遍有一个误区,认为博士后只是一个学位,但其实它是成长为独立 PI(Principal Investigator)的关键训练阶段。
自 2014 年以来,为适应学校事业快速发展的需要,我校加大工作力度推动“两手抓”:一手抓专职教师队伍规模质量提升,一手抓以博士后为重点的专职科研队伍规模质量提升。几年来,在坚持质量优先的前提下,学校加强博士后招收力度、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不断提升博士后设岗规模,目前在站人数规模已达到 220 余人。同时博士后人员构成结构也得到了优化,就读国外研究型大学的中国博士进入我校流动站的比例大幅提升,外籍博士后的数量和质量也呈现好的态势。如来自埃及本哈大学的Hazem 博士,通过在我校流动站工作得到很好的锻炼,顺利晋升为教授,归国后更是全力投入,促进我校与埃及学术机构之间开展中埃“一带一路”合作与交流。
博士后的学术论文产出也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在Nature 子刊、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Cell Research、Plant Cell 等国际权威刊物上发表的年度文章有数十篇左右。2017 年博士后作为主持人成功获批国家自科基金项目达到了 42 项,申报获资助率接近50%;国家博士后人才项目获批数也处于高校前列。“我们未来的设想有两个,一是进一步营造好的学术氛围,二是进一步设计激励性措施,用有竞争力的薪酬吸引有潜质的学术新星,培养更多的学术新苗。”肖志东介绍道,“让博士后们觉得在我校做科研很安心、开心,同时必须有较好的薪酬待遇解决生活的后顾之忧,这样才能实现学校流动站、博士后、合作导师团队的‘三赢’。”“我们需要真正领会学术共同体的含义,要激发博士后、合作导师的积极性。我们又处于学校发展的命运共同体之中,学校的发展取决于每一位华中农大人的点滴贡献。我们博士后工作人员要有这种使命感,用一种精细服务的情怀去把工作做得尽善尽美,竭力让博士后研究人员在华中农大的研究经历和愉悦体验成为人生职业发展征途中的华美乐章。”我们坚信,狮子山下有沃土,未来博士后发展的图景将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