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大与“一带一路”



  ▲刘延东见证我校与孟加拉国高校签署合作办学协议


维克多院士获2016年“中国政府友谊奖”


尹蔚民向古丽耶夫院士(左)颁发“国家特聘专家”证书


涅夫斯基院士(右)在企业进行技术指导


留学生毕业设计作品展


留学生在西安实习


“青春护农”社会实践队


刘明非洲工作照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它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2015年5月我校与孟加拉国高校签署合作办学协议广受重视,这也是学校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具体举措,促进了两国经济文化交流,为留学生们提供了更好的学习发展平台。“一带一路”对武汉纺织大学而言既是时代机遇,也是全新的挑战。

 

师生热议“一带一路”

  随着2017年5月14日至15日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的举办,学校师生积极学习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精神,热议“一带一路”,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丝路热潮。
  继续教育学院、高职学院党委书记 丁谊:我校与孟加拉国纺织产业园的交流与合作,既是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人民进行充分深入交流的理想通道,也为在“一带一路”沿线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做出多方面的努力与创新尝试。
  化工学院副院长 权衡:“一带一路”是一个发展战略提法,并不限于“一带一路”延线国家,而是要包容全世界。“一带一路”的核心措施是合作各方发展战略对接,即差异化、互补性发展。
  环境学院党委副书记 张莎莎:作为高校要顺应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理念,主动深化对“一带一路”政策的研究,在科研、教学、人才培养等方面与“一带一路”政策接轨,深耕培养体系,通过不断深化人才培育模式,培养出更多适应“一带一路”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电子电气学院党委副书记 秦红:“一带一路”对作为纺织院校的我们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面对日趋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环境和形势,建立多层次人文合作机制,搭建更多合作平台,开辟更多合作渠道对我们融入和加快“双一流”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化工学院教授 崔莉:留学生是连接国与国的“桥梁”和“一带一路”沿线国民了解和认识中国的“窗口”,他们来中国留学,表明了沿线国家对中国发展的肯定。
  服装学院教师 王妮:自2013年开始,我校“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就结合中央提出的“一带一路”发展精神,在纺织非遗的绣、织、染以及服饰领域的研究和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纺织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光大还需要更多优秀的教师加入其中。
  经济学院16级辅导员 苏耘:“一带一路”给学校的学科发展、学生就业、学生教学都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留学生(孟加拉国)诺米:中孟两国是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中国领导人习近平曾说要用金色友谊打造命运共同体,“金色孟加拉之梦”和“中国梦”是相容相通的,这也是我来到中国的最大动力。
  留学生(乌兹别克)Nabiev:我很庆幸能够作为一名交换生来到中国,这是我享受中国“一带一路”政策的福利。虽然我只有一年学习时间,但这里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高职学院学生 梁威威:在国际合作上,习大大讲到了四个核心丝路精神,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互赢!我想各国在基于这种精神下合作,经济贸易、经济发展也会再上一个层次。

俄罗斯院士“扎堆”纺大

  2016年9月29日,北京中南海,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库茨米切夫·维克多荣获2016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维克多此时的身份是武汉纺织大学的一名教授。武汉与俄罗斯相隔千里,武汉纺织大学却在重启行业校名6年来引进了10多位俄罗斯专家,同时,学校在湖北“百人计划”与国家“千人计划”专家人数都有质的飞跃,学校人才工作成为湖北省属高校的“排头兵”。
  2010年,刚完成更名的武汉纺织大学在人才工作上短板突显:湖北省“百人计划”、国家“千人计划”专家纷纷挂零。学校的人才工作在湖北省属高校排在老末。面对“僧多肉少”的高端人才市场,学校决定主动出击。通过对办学特色、学科方向等分析,制定了“人才强校”的重大战略—————向俄罗斯、乌克兰等传统纺织强国“要人才”。
  2011年,人事处挨个给俄罗斯40余名机械类院士发送交流、讲学的邀请邮件。经过不懈努力,最终机械学院全职引进了3位院士。
  如何留住人才并做到适才任用,是制约地方高校人才工作的又一因素。为解决这一难题,学校从工作实践里总结出“三好”,即“服务工作细化好、工作平台搭建好、团队配套融合好”。
  服务工作是基础。人事处工作职责里有这样一条:“对外国专家的困难,不管大事小事,都要第一时间解决。”
  平台搭建是核心。机械学院是俄罗斯院士最集中的地方,学院不仅将他们加入到已有的重点实验室里,还根据院士研究方向和学院学科特点新成立了“高端纺织装备设计制造关键理论技术研究中心”。此外,学院在省内外4家纺织机械企业建立了院士工作站。
  团队配套是保障。记者走访了该校拥有院士的学院,每个学院都为其建立了工作团队。在保障院士工作的同时,也拓宽了团队成员的国际视野。
  每一个院士都是一座资源富矿。学校决定依靠现有外国专家牵线搭桥,吸引更多学者,进而开辟校际间的战略合作。先后与10多所俄罗斯高校签署交流协议,开展了学生互访、教师互派、科研平台共享等一系列交流活动。因在中俄高校交流中取得的突出成绩,2015年12月,湖北首届中俄高校论坛在武汉纺织大学举行,两国40余所高校的校长、专家学者出席,围绕“一带一路”建设与中俄高校交流新机遇展开研讨。
  此时汤逊湖畔,新一轮“人才强校”大幕已经徐徐拉开。

留学生在纺大

  我校外国留学生从2013年开始招收,当年招收了来自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20名外国留学生进入我校化工学院学习“纺织工程”专业,攻读工程硕士学位。2013年至今,我校共招收各类留学生178人,全部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分别在纺织学院、化工学院、服装学院等学院进行学习。在2015年毕业的外籍留学生中,有17人决心留在中国发展。
  学校对留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都十分关注,学校为留学生们提供了丰富的课程和良好的实验室条件,组织他们到企业参加实习实训,举办留学生毕业设计作品展,开展文化公益活动,帮助留学生学习中国文化,提升综合素质。
  留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也十分丰富多彩。2015年9月25日,国际交流与合作处举办中外专家学子茶话会,主题为 “中秋月·丝路情”。来自印度,俄罗斯、孟加拉、巴基斯坦、柬埔寨和中国的五十名中外学子互相探讨中秋民俗文化,交流自己国家的节日与民俗。
  2017年春节,学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处、人事处联合组织70余名外籍师生赴黄陂胜天农庄共度“欢乐中国年”。活动结束后,纺织学院孟加拉籍留学研究生阿普杜尔·瑞哈曼(AbdulRehman)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中这样讲到,感谢武汉纺织大学的老师们在春节期间组织我们来华留学生到黄陂胜天农庄体验“欢乐中国年”。这是一次难得的经历,是我们来到中国求学以来最难以忘怀的一天,这一天,我们观看和体验了那么多有趣而生动的中国民俗文化活动。这些,我们将永远记住并成为我们人生中重要的一部分。
  2017年3月5日至8日,我校组织留学生了观看“两会”现场直播、交流讨论感想等活动,这群全部来自巴基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孟加拉国、印度、斯里兰卡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学生最关心的是,中国新的政府工作报告里关于加强教育、文化、旅游等领域交流合作等内容。来自孟加拉国的二年级留学生侯赛因表示:“我选择中国留学的原因就是 ‘一带一路’的好政策,我感谢中国领导人的创新和勇敢的决定,将会以更少的代价使沿线国家交流更容易,并且提高这些国家的经济水平,改善人民的生活。”
  留学经历增进了留学生们对中国的感情,他们也非常期待留在中国工作。他们常通过大大小小招聘会,寻求在中国找一份合适的工作岗位,特别看好 “一带一路”战略,觉得与自己国家联系密切,今后发展将给自己带来机遇。
  “刚来的时候都打算毕业后回国,没打算留下来,可是两年的时间改变了一切。”担任班长的巴基斯坦留学生Aman表示,所有留学生都能进行日常的汉语交流,对中国的老师、朋友产生深厚感情,喜爱中国历史文化,对中国的生活非常留恋,继续留在中国工作的期待也一天天增强。
  “一带一路”战略更让留学生们坚定了留在中国工作的决心。“‘一带一路’意味着中国经济与周边国家联系更紧密,留在中国工作是我和家人的共同心愿。”来自印度的留学生Umdsh表示,相信自己可以在“一带一路”中找到自己的成功之路。

“青春护农”走进丝路新世界

  2016年11月30日,由团中央学校部和中国大学生一带一路协同发展行动中心组织开展的“丝路新世界·青春中国梦”2016年全国大学生“一带一路”暑期社会实践专项行动获奖名单出炉。我校“青春护农”社会实践队从全国300余高校的913支团队中脱颖而出,荣获“优秀团队”称号,这也是该团队继获得团中央2016年“千校千项”专项荣誉后的又一殊荣。
  2016年6月25日至7月10日,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由来自我校经济、管理、纺织及国际教育四个学院9个专业25名学生组成的“青春护农”社会实践队,远赴西安、天水、西宁、嘉峪关等丝绸之路主要城市及周边农村地区,重走丝绸路,进行了主题为《“互联网+”背景下丝绸之路沿线农村经济发展新机遇———以电商精准扶贫为例》的暑期实践活动。实践队深入西部农村,走到农民身边,探索“互联网+精准扶贫”新模式。通过调研、走访、宣讲,积累了大量的文字、数据以及影音资料,他们完成了一万八千余字的调研报告,制作完成社会实践纪录片《丝韵青春2》,并在调研地区推广“农伴网”,对“互联网+”模式下农村新发展进行探索。
  在此次实践过程中,“青春护农”团队走进大西北,除却常见的水土不服与高原反应,队员们还要面对的是紧张的行程。短短十天内,他们走访了十一个城市,起早贪黑,深入农户、田间地头及政府部门调研采访,为了节约时间,他们挑灯夜战,在火车上进行相关的整理工作。实践队队员郭文璐感慨道:“从他们一双双求知的双眼中,我看到了满满的希望!”
  青春护农队谨记 “崇真尚美”的校训,吃苦耐劳、艰苦卓绝,用思想贯彻“一带一路”战略,用行动投身“一带一路”建设。“怀着一颗青春的报国之心,扑下身子办实事;本着一颗谦逊的学习之心,放下架子学本领;本着一颗火热的创业之心,开动脑子做贡献;本着一颗深厚的爱校之心,崇真尚美树形象。”他们播下志向,挥洒汗水;坚定脚步,不断前行;不忘初心,坚定信念;弘扬丝路文化,彰显纺大精神!

学子逐梦安哥拉

  刘明,武汉纺织大学环境工程学院给排水专业2012级学生。他是大家公认的学霸,在大三下学期时,他做了个令人惊讶的决定,申请休学去非洲当建筑工。回想时长9个月的非洲建筑工之旅,他说道:“真的很艰苦,但我不后悔。”
  “学校生活太安逸,我想出出远门,长点见识,并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谈及非洲之旅的初衷他这样说道。他想要把自己在书本上的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还希望能够尽自己的力量来支持国家“一带一路”政策,促进各国共同发展。
  他说服了学校老师和家长,经过十多个小时的飞行,当地时间2015年5月5日下午,刘明和其他工友终于抵达安哥拉首都罗安达。他们工作的地方,是距罗安达700公里的一个小镇。他们从机场坐上皮卡车,经过14个小时的奔波才来到工地。初到工地,便让他傻了眼,当地人说的是葡萄牙语,交流很成问题。工地上的生活很有规律,但也特别枯燥。当地基础设施落后,没有网络、电视,有时候连手机都没有信号。晚上,刘明就学习英语、葡萄牙语,或者玩玩手机游戏,“有时候特别闷得慌,就围着工地转几圈,看看星星。想家的时候,就爬上当地的瞭望塔看看。”“未出校门,实践知识都不会,只会理论知识,即使知识水平很低的工人,也不得不向他们虚心请教。”这让刘明有了很大的落差感。后来,他学会了亲自动手测量放线、安装管道。也会跑银行取工程款、采购、在电脑上整理建筑资料、开卡车……这些让他获益匪浅,回到学校后,再学习那些理论知识时,便觉得脑海中浮现了一幅幅建筑模型,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入了。
  对“一带一路”刘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我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一带一路’政策可以推动东南亚、中亚沿线国家,像越南、缅甸、老挝的贸易发展,经济文化建设。如果未来非洲这条道路开设的话,不仅会很大程度地改善非洲人民生活条件,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也是非常有利的。我国可以以此加强与沿线国家的沟通合作,带动中国商品的输出,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海上丝绸之路与陆上丝绸之路并重,促进文化交流,带动经济全球化。我国在经济文化方面有显著的优势,可以改善非洲单一经济体的状况,开采矿业,促进农业(种植业、养殖业)的发展,推动基础设施建设。非洲则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石油,耕地面积等,这对我国有很大的帮助。”
  “在非洲那段时间过得很艰辛,但我不后悔。”如今大学毕业,刘明还打算继续参加一些公司的海外项目,在艰苦环境中去历练青春,感悟青春。
  (学通社记者 朱登玉 余陶钧 张可 余芷薇 陶梦纯 高梦谦 许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