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才不再拉发展的“后腿”
人才是推动社会进步、文明发展的强大动力。“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是我国古代谋士展现才干最常用的形式;“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是我国文人显露才华最直白的方式。曾国藩家族代代出英才,他的家书、家教广为传颂,翻开他为子女们定下的“规矩”,这些对子女为人处世、道德修养的规勉,在今天看来依然值得学习。时代的书页不断翻转,社会的进步、文化的多元、观念的变迁,极大地丰富了对人才的定义,人们不应只追求单方面的“才”,更应当珍视最初的“人”,如此寻找的人才才能真正地服务社会。
前不久,《人民日报》上一篇名为《人才强则中国制造强》的文章道出了中国制造大而不强,核心是创新能力不强,实质是人才不强的真实现状,由此引发了社会大众的关注。制造业乃国之根本,关系到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伟大中国梦的顺利实现,而高素质人才的“质”与“量”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如今,中国制造正经历着向中国智造、中国创造转型的爬坡过坎期,人才又是如此重要,那么,当今社会对人才的定义到底是什么?应该如何培养和选拔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说:“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
从古至今,学做人最直白、简单的方式是培养孝老敬亲、爱国敬业、团结友善等优秀个人品质,让自己成为有思想、有道德的人。而放眼当今神州,“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没有泱泱大国的繁荣昌盛,哪来幸福温馨的小家。“两弹元勋”邓稼先将一生奉献给祖国“两弹”事业、“两弹一星”功勋钱学森为中国航天、导弹、火箭带来了希望、著名工程师詹天佑不畏艰难修建京张铁路……这些在当今中国街头巷尾被传颂的事迹,既是先驱们一心为国、一心为民的生动写照,也是后人们选贤举能、聚才用才的历史镜鉴。因此,学做人尤其要培养自身爱国主义精神。真正的人才有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意识,在关键时刻能够分得清孰轻孰重,在国家人民需要的时候能够挺在前面。学“才”则指的是掌握能够推动社会发展和促进人民幸福安康的技能。真正的“才”是被人民所认可、推崇的,而不是凭借小聪明钻空子获取财富或是投机钻营求取功名的小伎俩。
无论是在一穷二白的建设年代,还是在大国崛起的关键时期,学校始终是教育人、培养人的主要阵地,尤其是大学肩负着人才培养“最后一公里”的使命。因此,人才培养的“质”和“量”关键取决于大学教育办得好不好。高校培养人才应当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做到德育教育和专业教育两手抓两手硬,尤其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德育教育中,使其贯穿于整个教育工作中,从而引导学生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同时,德育教育可以通过繁荣校园优秀文化的方式去感染学生、感化学生,重点突出弘扬雷锋精神、志愿服务精神等先进精神文化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关键性作用,结合青年喜闻乐见的人物、形式,让大学生群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践于行,以春雨般“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浸透式传承。
而高校的专业教育必须要与我国国情相匹配。如今,在发展由创新标注、创新由人才驱动的时代背景下,走向伟大民族复兴的中国已经站在了新的创新风口,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尤其是富有远见的创新型、领军型人才。高校必须要加强“双一流”建设,首先要转变“重论文,轻实践”的教育模式,保证学生“真枪实练”,完善高校学生实习制度,让学生能够深入到一线、基层去实践,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既做到理论知识入脑入心,又确保其落实落地。其次,高校要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建设更多的实训基地以及实验室,让学生能拥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在实践中着力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激发其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伟大的中国梦,决定了我们需要更多更好的人才投身到祖国事业发展中,也意味着高校立德树人的历史使命更加重大。因此,只要我们能让浓厚的爱国情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求索精神……在校园里蔚然成风,我们就一定能让人才像滚滚长江一般源源不断地涌入到伟大的中国梦建设事业中。
(李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