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促家风
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整体性的精神品格和精神风貌。良好的家风可以起辐射作用,给社会风气、民风、政风、党风注入正能量。
山西闻喜县有个“宰相村”,其中的裴氏家族历史上先后出了59个宰相。除特定的历史因素外,更源于裴家良好的家风。裴氏家训要求子孙后代“推诚为应物之先,强学为立身之本,节俭为持家之基,清廉为从政之道”,这种修身自重的优良家风是其家族的珍贵财富。
要形成好家风,我们得重视家教。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孩子从牙牙学语就开始接受家教,因此对孩子的教育要趁早、从严。“养不教,父之过”,对于行为不端的人,人们通常斥之没有家教。
家教的内容涵盖很多方面,首先是道德品质教育。中华民族是一个重德的民族,古人云“德者本也,财者末也”,意思是说道德品质是一个人立身于世的根本,而财富并不怎么重要。北宋诗人黄庭坚有诗句“藏书万卷可教子,遗金满籝常作灾”,有识之士历来十分重视以德治家、以学兴家、文明立家、忠厚传家。他们认为家族真正的财富不是金钱,而是后代的修养与学识。其次是成功成才教育,勤奋是成功成才的基石。梅花香自苦寒来,唯有勤奋出人才。只要勤奋学习、努力工作、刻苦钻研,行行都能出状元,人人都有出彩的平台。
道德品质与成功成才的关系更须处理好。有德无才,抓不起来;有才无德,贻害四方;德才兼备,事半功倍。现在选拔干部强调德才兼备、以德为先,高校办学讲求立德树人,正是对两者关系的良好诠释。
重视家教还需要家庭核心成员发挥表率作用。长辈特别是父母对子女的影响很大,甚至会影响一辈子。做父母的要引导孩子学会如何做人,凡是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要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孩子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做。所以说家教的本质是先教己再教子,即以身作则。榜样是无声的号召,表率是无言的命令,父母长辈要用行动让孩子们看到什么是好品德、好性格、好习惯,这才是留给孩子的真正财富。
(作者系退休教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