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岗位与学生供应数为5:1,不少企业预订储备人才
毕业生专场招聘,技能型人才成香饽饽
11月30日,2017年全国人力资源市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襄阳职业技术学院专场招聘会拉开帷幕,招聘会提供岗位近5000个。机械类、汽车类、电子商务类等毕业生,倍受用人单位青睐,现场甚至出现了“抢人”的现象。
学生求职心不慌
王灿是机电一体化专业应届毕业生。会编程、会机械控制系统设计的他在招聘会转了几圈,却一直没有投出简历。“等等看,说不定有更好的就业机会。”王灿说,之前,已有5家企业向其伸出橄榄枝,最高月薪5000元。这次招聘会上,他想找专业匹配度更高、月薪更高的企业。与王灿一样抱着“等等看”心理的学生不在少数。他们想寻找专业更匹配、平台更好、待遇更高的企业,提高自己的“求职起跑线”。
企业预订“抢人才”
和一些学生不着急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现场不少企业的人力资源主管对技能型学生求之若渴。江山重工人力资源管理师余军明在招聘会现场守了一上午,只与10名学生签订了就业意向,而企业紧缺的焊工人才,一个也没招到。“随着全国各地产业转型升级,各大院校机电一体化、数控机床等专业的毕业生开始变得抢手,企业很早就开始招人,有的今年3月份就开始了。”余军明说,近两年来,车间里原有设备已经更新,很多年龄大的工人存在适应不足的问题,公司急需年轻的有一定文化素质的技能型大学生。
现场的汽车类企业,虽然对机电一体化、汽车维修等专业的毕业生条件放得很开,但还是很难招到理想中的人才。
襄阳九州汽车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吴卫静说,公司甚至把目光瞄向了大二学生。“储备人才先到单位实习,提供2000元左右的月薪。”
家长学生需转变观念
学校创新创业与就业指导中心主任林颖介绍,从目前掌握的数据来看,企业招聘岗位与学生供应数之比为5:1。汽车工程学院就业办主任马洋介绍,目前很多企业处于工业3.0到4.0的升级过程中,掌握新兴技术的人才特别紧缺,这导致制造行业的用工需求出现井喷,其中,汽车产业表现最为突出。“很多企业推行机器换人,他们需要大量的一线维护设备人才。”
此外,襄阳作为全国新能源汽车基地,相关企业迅速发展,本地汽车专业的毕业生很好找工作,且待遇并不比沿海城市差。
虽然就业火爆,但这些专业的招生情况却并不乐观。“家长和学生需改变观念。”马洋说,不少家长、学生仍然认为技术工人干的是又脏又累的活,其实目前很多工作都被工业机器人取代,现代化水平很高。
(宣传部 陈建波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