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组团阅读 学生慕名而至

哲学学院有个“锵锵三人组”





  本报讯(记者 吴珊 胡维佳)“嘿,三男神叫你来读书”———近日,哲学学院微信公众号推出一篇文章,介绍学院三位教师组团读书的消息。
  这三位教师分别是王振、徐弢和宋伟,他们被称为哲学学院“铁三角”读书团队,每周定期阅读经典文献,探讨分析哲学。
  “社会浮躁,能够真正静下心读书的人不多了。”徐弢介绍说,现在很多学生不读书,更不愿意读经典。但阅读经典是学习哲学的必要前提,只要做好了这点才能打好学习的基础。“引导学生阅读经典,教师必须走在前面。同时,对从事哲学人文学科的教师来说,阅读经典是从事学术研究的起点和不竭动力。”
  2014年10月,哲学学院两位副教授徐弢、宋伟和青年教师王振一拍即合,在研究方向一致的基础上,组建了哲学学院“铁三角”读书小组,每周一次,一次三个小时。
  “我们选择了当代西方哲学《伦理学原理》的英文原著。”徐弢介绍,这本哲学学科经典名著已经出版百余年,三位成员从2014年至今一直围绕该书进行阅读和讨论,从未间断。全书共六章,截至目前,教师们已经读到第五章。
  每次读书前,三人会提前分配好每个人的部分,依次作为主讲人轮流主讲,一字一句地翻译,然后一起讨论问题。教师们有时会因为一个小问题针锋相对,甚至争论两三个小时,一下午就读一两段话。“曾经因为作者对康德的批判是否合理等,我们争执了两个多小时”,徐弢说,争论的过程也是互相学习的过程,小组成员目前都积累了厚厚的读书笔记。
  “阅读最大的障碍就是语言问题,但因为是经典读物,值得一读,不管是对字句的理解,还是对伦理学的理论学习,都会对我们有非常大的帮助。”宋伟说。
  目前,一些学生慕名而至加入“铁三角”阅读小组,入选湖大“十年树人”计划的宋进斗便是其中之一,他已经在小组里旁听了大半年了,“老师们的阅读很深入和精细,不仅帮助我们拓宽了知识面,也让我对哲学有了更深的理解。”
  哲学学院院长戴茂堂教授对“铁三角”阅读小组纯粹的读书方式表示认可,认为这种“为真理而真理”的读书形式不仅是一种名义上的志同道合,更体现了哲学教师对真理的尊重。同时,在当前流行文化盛行的时代,阅读小组选择研读经典,更体现了对历史和文本的尊重,具有示范效应,值得提倡。
  “教书是教师的天职,只有好读书、读好书,教师才能真正做到教书育人。”戴茂堂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