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坛那颗明亮的新星
----记理学院材料物理系马亚楠老师
“真不简单,马亚楠老师读博期间的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通讯》上,还是一位女青年老师。”新学期伊始,全校师生都在传颂着这一喜讯。据了解,这是学校教师首次在《自然通讯》上发表学术论文。
一、读博期间与团队合作将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通讯》上马亚楠;1988年出生,2014年宁波大学研究生毕业,同年应聘到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从事材料物理教学,2015年到华中科技大学读博(在读),目前已完成博士期间所有课程的学习。
她说读博期间,她在华中科技大学高义华教授课题组,与其他成员,主要是刘逆霜博士、李露颖博士,一起完成的“基于层间距离极大可调的MXene高灵敏柔性压阻传感器”的论文,最终发表在《自然通讯》上。
鉴于她的突出表现,理学院院长、全国优秀教师、罗时军教授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说:“马亚楠老师从教时间不长,但对工作非常敬业,其娴熟的教学科研能力让她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取得如此令人瞩目的成绩,她在《自然通讯》上发表的论文,翻开了学校科研论文新的一页。”
二、她带的学生大多考上研究生,指导学生撰写的论文发表在SCI二区上。
材料物理是一个新专业(2013年开始招生),当时的情形是,新实验室正在筹建,现有的实验设施也不齐全,只能做一些简单的实验,面对困难,马老师没有抱怨,而是与院系老师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
为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她利用寒暑假休息时间,和学生一起在实验室里共同研读,“逼”着学生做实验、研习高水平全英文学术期刊,她的做法就是,先把一篇文献拆分为几部分,之后再分别交给每位学生翻译,不会的单词可以查字典,查资料,然后再对学生翻译的文献一一进行讲解。
这一方法虽然谈不上多么先进,但却很实用,现已考取苏州大学研究生的张光辉讲到;那段时光很累,每天八点半,准时进实验室。刚开始,我们也只是跟着马老师与学长们一起学习怎么做实验,做好实验,之后是看文献,翻译文献。刚开始我们感到很有压力,在经过马老师多次耐心细致地讲解后,我们才慢慢对它有了兴趣。
同为苏州大学研究生的王顺讲到:临别母校前夕,最想说的就是马老师了,一个华中科技大学的博士,待我们像朋友一样,每次做实验,她都会走过来检查指导。
另一位考取中国计量大学研究生的王政对此也深有同感:每当遇到困难,她总是鼓励我们说,实验中遇到困难是在所难免的,重要的是要想办法去解决它。
没想到,马老师就是用这种“逼”的办法逼出了一批品学兼优的学生;2017年她带的4位毕业生有3人考上研究生,由她指导毕业生完成的论文《纳米材料在检测果蔬农药残留方面的应用》发表在SCI二区上。
王政由衷地说到:马老师毫不吝惜花费自己的课余时间指导我们做实验,看文献,我们从她身上学到了许多东西。
三、论文是科研工作的总结,科研工作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三年前,刚来学校时,罗院长对她说:“教学工作就是围绕一个中心、一个基本点展开的。”一个中心就是如何做好科研,一个基本点就是如何引导好学生。三年来自己一直记着并努力践行着。
2015年暑假,她和材料物理系的老师一起领着十个学生,在刚建好的实验室里做了两个比较简单的课题,结果发表了两篇科研论文,这便是她做科研、学论文工作的发端。
今年4月,她从华科回来,结合已有的实验情况,开始带着学生做超级电容器。在这期间,她和材料物理专业的学生课外都在实验室里做实验,周末、暑假更是整天“泡”在实验室里。
对此,罗院长介绍到,他在晚上巡视时,经常发现实验室的灯光在亮着(最晚是11点)。马亚楠和她的学生还在实验室里做实验。最近她们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实验数据基本整理完毕,相信后面会有更多SCI文章发表出来。
做科研除了勤奋的因素外,还要掌握正确的方法,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相信一切痛苦都会过去。她声称:在这方面她自己的经验是,对自己好点,累了就睡,饿了就吃,不要用太多的时间琢磨自己,做一个情绪健忘的人。
这就是马亚楠老师,真的好洒脱,在她看来,教学、科研、写论文每项工作都让她感到快乐。在她的影响下,材料物理系里的老师和部分学生都养成了“泡实验室”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