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资深期刊人畅谈新时代改革创新职业精神
龙协涛教授受聘为我校客座教授
本报讯 “担当精神创造,为民族立脊,为社会导航;崇尚理论探讨,展百家著述,播万里书香”,10月24日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当天,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龙协涛来校讲学,就新时代改革创新的职业精神和职业境界,与我校编辑出版人交流探讨。
龙协涛教授曾任《北京大学学报》主编、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会长,现为中国出版政府奖评委,先后荣获“全国百佳出版工作者”、“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期刊人”称号。副校长涂文学代表学校聘任龙协涛教授为我校客座教授,党委宣传部、人事处、学校出版单位负责人出席受聘仪式。期刊社社长朱现平主持了聘任仪式暨学术讲座。
涂文学副校长在聘任仪式上,代表学校对龙协涛教授多年来对江大学术水平和办刊质量提升给予的支持和指导表示衷心感谢,并希望他为进一步增强我校学报的核心竞争力问诊把脉、建言献策。
聘任仪式后,龙协涛教授作了题为《编辑的人文素养、学术眼光、工匠精神和职业境界》的精彩讲座。他从人文素养决定编辑的水平,是编辑学术底气的表现;学术眼光最能反映编辑的综合素质,刊物策划、栏目设计、稿件取舍是对编辑、主编学术眼光的检验;工匠精神决定刊物的学术质量和编辑含量等方面,结合自身编辑生涯,讲述出版故事,阐释学术体会,形象生动、鞭辟入里、令人启迪。他还着重谈到编辑的三个类型、三种境界,从收获型编辑、耕耘型编辑、播种型编辑界定了不同编辑工作的内涵,强调这三种类型的主编和编辑,体现了编辑三个层次的境界:职业境界、敬业境界、事业境界。
在谈到以学术专题为导向的特色栏目时,龙教授以我校期刊社教育部名栏“现当代诗学研究”为例,提出栏目无学术疆界,要向纵深开掘、横向拓展,通过名家访谈、学术综述以及相关链接等方式把栏目做大做强。他还即兴朗诵了自己创作的《学报赋》,情真意切、感人至深。(期刊社王继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