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通天地涵灵韵 德贯古今是大美
我院圆满承演“第四届国际道教论坛闭幕式文艺演出”
经国务院批复,中国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国际性道教论坛——“第四届国际道教论坛”,近日在道教圣地武当山举行。5月12日下午,由武汉音乐学院主创、承演的“第四届国际道教论坛闭幕式文艺演出”在武当山太极剧场圆满收幕,为盛大论坛绽放出最后一幕绚烂,赢得主办者、道教内外专家观赏者高度赞赏。
闭幕式文艺演出节目题材都围扣“道通天地,德贯古今”论坛主题和道学精神而编创,由我院中乐系青年编钟乐团、舞蹈系青年舞团、演艺学院东方天子合唱团师生精彩奉献。本届论坛主办方中国道教协会会长李光富道长,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会长王作安,承办方组委会主任、湖北省省委常委尔肯江·吐拉洪,十堰市委书记张维国,武汉音乐学院党委书记杨锋等领导,和来自世界各国的道学专家、学者出席了隆重闭幕式及道教乐舞展演。
闭幕式及文艺演出由我院知名校友、道教音乐学者刘红教授等主持。文艺演出开场节目为编钟与歌舞《金顶礼曲》,该作由史新民、谭军编曲,黄静裴编舞,乐曲以编钟与民族乐队相结合的表演形式,通过独特的音响效果和庄重的乐舞场景,描绘出武当金顶峰一片太和仙山祥云缭绕,一柱擎天群峰拱卫,金顶屹立气势恢宏,步虚声韵仙音清幽之境,展示出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盛世景象。
华彦钧(阿炳)道长的传世之作《二泉映月》,由我院中乐系青年教师白丹二胡独奏。纱幕里白丹老师孤坐月下,弓指间音意沧桑,偶或流溢几分寒凉悲恻之绪,深深浸抵作者内心隐忍向上与丰富的生命观照。配舞由柳雅青教授编舞,王诗洋、李诗琬、周露静荷、陈小雨、蒋晗同学持五色飘带在幽暗月辉下的翩翩舞语,或营造意境,或抒发心怀。
由杜啸虎、龚华华作曲,陈锐编舞,江兆旻编导的乐舞《丘祖西行》堪称我院近年同类题材的又一力作。题材源于宋金元之际丘处机祖师携弟子长途西行,跋涉于西域雪山会见成吉思汗,布道进言而“一言止杀”的历史典故。作品形象展现出丘祖与弟子西行的漫长征程中,穿越沙漠、雪山,历经艰难险阻坚忍不拔的精神,歌颂了丘祖心怀慈悲,忧国忧民、救世度人的道教情怀。该作由卢翔宇饰演丘祖领舞,舞蹈系青年舞团表演。
常居于武当山宫观之内,深得道家修炼之要旨的武当山道教功夫团,以“妙手太极”、“逍遥扇”、“拂尘玄天剑”、“武术单项表演”等串编组合为武术表演《武当太极道》穿插其间,让观众领略到源于道家内丹修炼,寓于大道之能,数传于宫观之内,大成于三丰祖师之手,为中华内家拳之重要渊源的武当内家功夫。
“尊道贵德”是道教重要的教义教理,最后收幕的点题之作即为赵德义教授、胡军教授词曲,李云鹏编配,黄静裴编舞的歌舞《尊道贵德歌》。“混沌初开分阴阳,中华文明出东方……道通天地主和谐,德贯古今万物昌。”我院演艺学院东方天子合唱团、舞蹈系青年舞团以歌舞的形式艺术地展示出《道德经》“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的道生德育思想,以及道教崇尚清静为宗、虚无为体、天人合一的作品内涵。
如何通过道教音乐、舞蹈作品的创编与展演,打造道教音乐舞蹈艺术精品,加强道教音乐学科建设和道教传统文化舞台艺术的继承与创新?如何更好地推动道教文化舞台艺术走向社会,融入大众,进而以“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阐释道教文化中“尊道贵德”、“崇尚自然”、“崇俭抑奢”、“济世利人”等优良传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院“中国道教音乐研究中心”不断追寻开创道教音乐的现实价值,本次在国际道教论坛上隆重展演,便是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探索和一份闪亮的答卷。
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凤林致信我院“中国道教音乐研究中心”主任胡军教授:“感谢参演的全体演职人员。这次演出非常成功,教内外都给予了充分肯定,希望我们今后经常合作。”
就在本次论坛期间,太极剧场展览大厅内蔚为壮观的“道教文化出版成果展”上,我院“中国道教音乐研究中心”几代学者的一系列出版成果就特列专台,引人注目。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黄信阳道长宣读了本届论坛的成果——《第四届国际道教论坛武当山宣言》,表达了道教界从传统中汲取智慧、凝聚向上向善力量、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未来而携手共进的愿景。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会长王作安指出,论坛以“道通天地,德贯古今”为主题,与会代表围绕伦理道德、身心健康、社会公益、生态环保、文明互鉴等问题展开讨论,发挥道教尊道贵德、行道立德的思想,从古德先贤的论述中探寻思想启迪,回应当代社会关切。尔肯江·吐拉洪表示,湖北将认真汲取论坛思想成果,大力弘扬包括道教在内的各宗教的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推进“五个湖北”建设,加快推动“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进程,率先在中部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增进人类福祉作出积极贡献。
我院党委书记杨锋、副院长谭勇,和相关工作负责人参加了闭幕式。(摄影/特约记者:刘夜、龚道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