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占定老师的“快乐”思政课
阎老师长期以来坚守教学第一线,先后承担过《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和《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等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课程,年均工作量超过400学时。
在教学中,阎老师重视教学理论创新、教学方法改革和教学质量提高。他探索提出了“大学生主体性教学模式”,让大学生在教师选择、部分学习内容选择、考试方式选择,以及实践教学、课堂组织等方面发挥主体作用,教师仅发挥主导作用。比如,在考试方式上,学完一章内容之后,就让学生围绕课堂教学内容去看一部电影、读一本书、然后写出观后感,学生的完成情况便是他们的期末成绩。
阎老师的课堂教学,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让学生提问。每次课前,他会让同学们提10个最关心、最想知道的问题。他将大家的问题梳理、归类后,以课堂上集中解答、讨论、对话和课下个别交流、探讨的方式一一解答。通过提问的方式,他巧妙地把学生所想和课堂所学对接起来,把理论学习与学生对社会、自我的关注结合起来,极大地增强了讲课的针对性、吸引力。
“上过阎老师课的学生都知道,他的课堂信息量大,可听性强。”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15级本科生熊怡说,“每次上课,阎老师都会把一些党的政策、精神,以及国内外时事等新的内容,融入到讲课中,中午看到的新闻,下午课堂教学中就会听到相关的内容。”
把思政课教学中的概念、理论,与学生关注的热点,如就业、房价、南海问题等结合起来,这样的做法让阎占定的课堂有了“人气”。“思政课教学要接地气,要紧跟时代发展,要让理论落地生根,要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让他们产生共鸣。”阎老师说。
课堂上的“接地气”,源自于阎占定在课余时间的努力钻研。近5年来,他主持国家重大招标课题子课题1项;完成教育部规划课题1项、湖北省社科基金3项、国家民委课题1项、武汉市社科项目1项和湖北教育厅项目2项;出版了《中国转型发展中的三农问题研究》等著作3部;发表了《马克思恩格斯农业合作思想中的政治观及当代价值》等论文20多篇,获得省部级优秀社会科学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阎老师看来,思政课不仅仅是抽象的理论,它是有着活生生的现实作支撑的。每年暑期,阎老师都会带学生到位于清江之畔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湖北省恩施市三岔乡进行社会调研。他带领师生在社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服务社会群体,指导学生在乡里挂职锻炼,慰问贫困户,在增强学生群体的实践能力的同时,拓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空间,充实教学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