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西藏人民健康 争当“两学一做”先锋
——记附属二院援藏医生白连杰
题记:行走在藏区,用爱心播散光明与希望;不辱使命,用行动铸就健康与和谐。
白连杰,附属第二医院超声科主治医师、医技二支部宣传委员,他在工作岗位上恪守医德,勤奋刻苦,兢兢业业,多次参与下乡义诊活动。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时刻牢记党员标准,努力践行“两学一做”,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近年来,多次荣获医院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2016年7月,国家卫计委下发了关于派员对口援助西藏开展包虫病流行情况调查的文件通知,附属二院按照省、市卫计委的要求,选派超声科主治医师白连杰赴西藏援助。白连杰医生接到任务后表示,一定不辱使命,艰苦奋斗,努力工作,把一腔热血播散在西藏土地上,把附属二院不畏艰苦、自强不息的精神奉献给青藏高原。
奔赴抗击“虫癌”战场
2016年8月21日,肩负重任的白连杰医生,在医院全体干部职工的敬佩和叮嘱声中,在父母妻儿的不舍和祝福声中,坚定地背起行囊,勇敢地奔向抗击“虫癌” 的第一线——西藏,向严重威胁藏族同胞生命的“虫癌”宣战。
包虫病是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其中泡型包虫病是高度致死性的疾病,患者不经治疗,10年病死率高达94%,故又被称为“虫癌”,是流行区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重要原因,也是国家健康扶贫工作的重要内容。
西藏自治区是全国包虫病流行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受专业技术人员匮乏、技术力量薄弱及投入不足等诸多因素影响,至今尚有70个县包虫病流行情况不明,严重制约防治工作开展。为充分了解藏区包虫病的流行情况,进一步提高藏区居民的健康水平,国家卫计委决定组织全国296位超声医师及流调专家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藏区包虫病流行病调查。
2016年8月,黑龙江省疾控处接到通知后,在哈、齐、牡、佳、大庆、鸡西、鹤岗等地迅速组建了由4个疾控人员和8名超声人员组成的流调医疗队。作为附属二院超声科的技术骨干和党员干部,白医生得知此消息后,不加思索地报名请战。家人和同志们见他这样迅速做出决定,都为他捏把汗,因为他要去工作的地方毕竟是西藏。那里海拔高,气温低,高原反应强烈,地理环境恶劣,工作生活条件差,饮食习惯不适应,人烟稀少,语言不通,同时又是疫区,诸多困难甚至是危险摆在了白医生面前。而此时白医生的头脑里只有两个词——“职责”、“担当”。这让我们看到了一名医务人员不忘初心、舍己为人的奉献精神,看到了一名拳拳赤子的爱国情怀。
走进火车站,白医生即将踏上援藏的征程,他5岁宝贝女儿满眼泪痕地叮嘱爸爸,完成任务后一定要早早回家,心爱妻子久久不肯松开白医生的手,担心不舍的泪花挂在娟秀的脸庞上,同志们的叮嘱和祝福声不绝于耳。百感交集的白医生面对院领导、同志和亲人们,语气坚定地说:“作为一名医生,救死扶伤是我的天职,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无私奉献是我应尽的义务。在此之前,我院援疆的同志们不怕困难、无私奉献的精神一直打动着我。丁国旭书记曾对我说:‘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关键时刻要冲得上,打得赢。’因此,今天有这样的机会,我应该毫不犹豫、义不容辞地奔赴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奉献我的智慧,书写我的青春。”
全力为藏族同胞服务
一路奔波,白医生随黑龙江省流调医疗队到达了西藏拉萨,白医生与队友们都出现了头晕、头疼、失眠等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好在症状逐渐好转。
到达拉萨后,白医生与队友们首先接受了包虫病流调工作的培训,随后就来到了日喀则市仁布县疾控中心展开艰苦的流调工作。那里比想像的还要落后很多,县城人口3万,教育及医疗水平都很低,县医院医护人员才50多人,多为卫校或专科毕业,医院只设内、外、妇、儿、急诊五个科室,中级以上职称人员仅5人,住院病人最多时也不超过20人,很多时候没有住院病人。
当地老百姓都踊跃参与检查,主要对肝、胆、脾、肾、子宫、膀胱等进行超声检查,原计划每个村超声检查200人,但很多时候白医生的超声检查都超过这个数。虽然他还时有头晕头疼等高原反应,虽然穿着三层衣物在狭小的临时组建的检查室做检查,虽然已经完成了预计检查人数,但面对渴望检查的藏胞他从不拒绝,而且检查的格外仔细,有了高原反应,就带上氧气接着检查,他常常错过吃饭时间,他的衣服常常被汗水浸透。
作为一名超声人,一名坚定的共产党员,白连杰入藏后克服了重重困难,披星戴月行走在崎岖的山路上,穿梭于藏区村庄之间,流调路上的艰辛,援藏工作的点点滴滴从白医生的指尖流出:
“车是好车,但被颠簸得经常碰头,出发前不吃饭是对的,否则可能都吐出来,中途到乡里停一下补充营养,然后继续赶路半小时到村里,饥寒交迫,难以忍受。”
“这边的村子因为白天修路,必须早八点前或晚八点后才通车,所以要早出晚归,尽管这样也尽量多为藏胞做检查,从而每天远远超过了工作量。”
“这个村子海拔更高,已达4000多米,今天预计做一百人以上。”
“出发了,十二点多开始下雨,现在还在下着。本周的下乡路估计都在雨中行走了。”
“原计划周边三个村子集中到村卫生室统一检查,因为下雨,路不好走,偏远村子的人来不了,经过商议,同组两个超声人员果断分开,我直接奔向更高更远的村子。到达然巴乡达空江村,海拔4300多米,小雨依然淅沥不停。”
“部分村民已经在等候了,这个村村民不够,因此今天要辗转几个村,途中有多个近30度角的弯,更有一处70度陡坡,感谢司机的高超车技,一路平安……”
白医生这一串串扣人心弦的话语,一场场惊心动魄、感人至深的画面,让我们更多地感受到了援藏工作的重要性和危险性,同时也让我们更为白医生的勇敢、执着与奉献所感动。有的地区海拔高达4700米,白医生检查几个人就会累得气喘吁吁,吸氧后才能继续工作。有的地区条件艰苦,白医生只能坐在地上操作。牧区缺医少药,白医生在进行包虫病筛查之余,还主动为当地民众进行其它疾病的检查和普查。
仁布县医院超声科就一台机器,一个工作人员,只能开展腹部超声检查,针对这样的情况,白医生在流调工作之余与医院院长沟通,主动给超声科白玛卓嘎医生作了心脏超声、产科超声诊断内容的系统培训,还把自己平时用的教学课件留给了白玛卓嘎医生,并加她为微信好友,以便随时沟通及业务指导。培训过程中,白医生还为仁布县医院及疾控卫生人员五十多人进行了全身体检。在完成流调任务后,应当地领导要求,还为学校教师及政府公务人员进行了一次超声体检。藏族同胞都非常友好,虽然语言不通,但他们真诚的眼神及检查后不住的点头微笑让白医生觉得付出再多也值得。
大爱无声,勇担重任,心系健康事业,争做“两学一做”先锋。白连杰医生用他的青春热血和聪明才智书写了一曲华丽的人生乐章,留下了一笔终生受用的精神财
(二附院 高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