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空间:“麻雀小学”也可以是孩子们的温暖“归巢”

——访我校“2016年度UA创作奖·概念设计国际竞赛”获奖团队





  在不久前由UA竞赛组委会正式公布的“2016年度UA创作奖·概念设计国际竞赛”评审结果中,由我校土木建筑学院建筑学教研室李晨教授指导,刘铭瑗、王珺、吴凌燕三位同学合作完成的设计作品“麻雀小学”获得三等奖第一名,在本次竞赛中排名第四,为本省高校唯一获奖作品,并实现该项赛事省内高校零的突破。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两张精美的设计图纸上,绿植 环绕,山水明亮,孩子们快乐地奔跑,三位同学用独具匠心的“人文”视角为乡村“麻雀小学”勾勒了一幅无限可能的新“蓝图”。
换个视角 看看山那边的“麻雀小学”
  “参加这次比赛,算是我的一个打卡目标,也是把所学运用到实际创造的一个好机会。”去年11月中旬,UA竞赛一开题,13级建筑学2班的刘铭瑗就和同班的“老队友”王珺一拍即合,加上12级建筑学1班的吴凌燕,一支跨年级队伍就这样诞生了。
  “乡村建筑”——这次比赛的主题开放博大,留有很大的创意空间。头脑风暴时,三个人思想火花碰撞迸发出许多“点子”,但由于出发点不同,比赛的主题迟迟难定。
  何不把目光投向“乡村教育”?老师的点拨让三个摸不着方向的小伙伴看到了曙光。昏暗的房屋水滴渗漏,偌大的教室只有两三个学生,他们闪着求知的大眼睛……新闻里时常看到的乡村小学不就是亟需改良的“样本”吗?
  乡村教育最大的问题是人口外流,在外务工的父母认可城市有“更好”的教育资源,把孩子带在身边,少数“留守儿童”就成了村里的仅有生源。一个小学,老师的数目可能比学生还多,“麻雀小学”因此得名。
  “在中国乡村,这种现象是非常常见的。虽然我们改变不了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这种现状,但是,我们可以尝试去改变‘麻雀小学’这种教学与空间模式,让孩子们拥有更适合他们成长的环境。” 刘铭瑗说。
  有了初步想法,小组成员跃跃欲试,但也有一丝忐忑,“我们是从电视上了解到的‘麻雀小学’,实际情况并不清楚。”
  通过和指导老师李晨的交流,她们得知在梅岭就有这么一所名叫“红源小学”的“麻雀小学”,在老师和小学校长取得联系之后,她们决定去一探究竟。
  空荡荡的教室里几张桌子拼在一起,一名老师正在给两名学生“桌前”授课。15名学生分布在仅有的5个年级5个班,每班只有一个老师两个学生。令三个人感到吃惊的是,麻雀小学的设施没有她们想象的那么差,电脑室、图书室还比较新,资源还挺充裕。但是设备齐全的麻雀小学却存在另外的问题。
  浏览课表时她们发现,学生的课程排得挺“多元”,美术课、音乐课都有,可是这么少的人是怎么上课的呢?实地考察,她们发现,老师教授美术课、音乐课的方式主要是播放“教学视频”,可是,冷冰冰的视频教学真的能达到多元发展孩子兴趣的目的吗?
  下课了,孩子们走出教室,不像其他学校,这里的孩子大多各玩各的,顶多“你追我跑”赶一下,整个学校也没有开阔的场地供他们一起玩耍。
  想起自己小时候在田野间奔跑的自由,“盘草弄花”捉蛐蛐的快乐,三个人心思一动,为何不把麻雀小学改造成一个“天然植物园”呢,“回归自然,或许更适合孩子们成长。”
返璞归真 “小麻雀们”才能更自在地飞翔
  敲定好设计的方向,三个人开始行动。
  把“红源小学”作为实验基地,她们开始了素材的搜集:拍照、整理、画出原版结构示意图。去年年底,正好是期末备考的时候,学业加重,三人一鼓作气,在保证白天学业的情况下,晚上“碰头”讨论,商量怎么对原版设计图“做加减法”。
  首先,对传统教学模式“做减法”。“音乐、美术这些本是高雅的艺术被放到四四方方的课堂上,不仅起不到兴趣培养的作用,反而占用了教学资源,” 王珺谈到,“我们就想着把这些都从原图中删掉,解放孩子们的天性。”
  做完了“减法”,三个人着手加进自己的想法,“这无疑是对现在的教学模式的一种挑战。”
  首先要对“麻雀小学”的教学与空间模式根据使用特点和环境背景做出适应性改变。“我们结合农村的生活、生产特点尝试探讨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据此整合农田作物、竹子山林、山石溪水等乡村特有的物质要素作为教学媒介和空间语言,建构出适应性的教学场所。”刘铭瑗介绍说。
  那么什么植物适合“做加法”呢?繁忙的学业中她们抽出空闲时间查找资料,一同前往梅岭挑选适合栽培的植物,卷心菜、藤蔓……根据气候、习性,每一种都仔细挑选,“我们尽量选择一些色彩鲜艳的植物,按照建筑学中的‘地景建筑’概念,设计一种植物颜色搭配精美图案的景观。”王珺说。
  三个人分工协作,把想法付诸于图纸,她们画出的“麻雀小学”小而美,学习场所与自然融为一体,具有“小型化、灵活化、室外化、乡村化”的建筑空间特点。
  “这里是提供培育农作物的场所,植物和建筑一起生长,和孩子一起成长,孩子们可以‘像麻雀一样,快快乐乐地学习成长’,这是我们对乡村小学活化的一种探索。”
深度思考 “匠心”设计的麻雀小学也有“春天”
  500多件海内外作品参赛,只有27件获奖,获奖比例仅为5%。得知自己所带团队的项目获得比赛第四名,指导老师李晨并不惊讶,“我们是立足中国的‘真实’乡村,发现了‘麻雀小学’这么一个非常典型的类型性现象,结合专业,我们提出了一个很有前景的解决方案。这个出发点有它独特的意义。”
  “比赛开题后,我们就对‘乡村建筑’这个主题进行了深度挖掘,我也问了很多在乡下工作的同学,力求多方面了解到中国‘乡村’现状,找到最真实的中国‘乡村’典型。”李晨说。
  麻雀小学是中国乡村普遍存在的现象,不仅在偏远山村,就是在南昌,我们的身边,也有很多,只是我们似乎忽视了它长久存在的弊端,加上国家政策的优待,物质的给足似乎弱化了孩子们对成长环境的“真正需求”——偌大的学校,钢筋水泥砌成的高墙,孩子们怎么自由翱翔?
  团队成员深度思考,匠心独运,巧妙地把建筑空间和教学场景联系起来,通过改造教学空间,构建一个新的“概念”小学,新的教学场景里,孩子们和大自然亲密接触,通过花、草、石、水等自然媒介,也让老师和孩子有了更多交流,童言的欢声笑语重新充盈在校园。
  无木不成林,项目从立题、实地调研到设计,“组员+老师”“3+1”的默契合作让这个对“传统教育”的挑战变得“一切皆有可能”。
  比赛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部分在于“概念”设计,在整个项目的构建过程中很可能会“跑偏”。“李晨老师在进度把控、概念维持方面给了我们很多帮助,尚是学生的我们没有很多社会经验,李老师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乡村社会实景的‘窗口’。”王珺说。
  而谈到三个学生,李晨老师更是赞不绝口,“她们很刻苦勤奋,也很主动。临近期末,在学习压力很大的情况,依然抽出时间‘实地’考察,她们对主题的概念也拿捏的很准,做出来的建筑效果图层次分明,画面很美观,这一点也归功于她们的较高的专业水平。”
  好的作品不仅是创意,更是背后对社会的“深思”。“麻雀小学”从中国乡村教育现象出发,结合参赛队伍所擅长的“建筑”方面,别出心裁地对“建筑”空间进行了“再创造”。山水环绕,欢声笑语,这一份充满春天气息的作品也是大学生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的责任“担当”体现。
  “我们要闯出中国乡村教育所处的‘困境’,下一步该往哪方向走?我们希望我们的这个作品能为建筑师们、教育专家们提供一种新的思路,让他们有所启发。未来,这是一条有希望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