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这道“菜” 厦大如此炮制

  周一下午,软件学院2016级本科生曹育娟早早来到海韵教学楼阶梯教室,这天下午,她要上的课是“思政课系列”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虽然离上课还有十几分钟,但同学们几乎都提早到了,曹育娟只能在教室的后几排位置坐下。

  像这样需要抢位的“思政课”, 在厦大并不少见。

  


按需备菜     为学生量身定制思政课

   “中国经济增速和大学生就业有何联系?中国梦得到实现的标准是什么?如何处理部分台湾民众对两岸统一的抵触?中国的经济增速是否会跌破6……”这是收藏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主讲教师、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石红梅讲义中一张表格,表上记录的上百个问题都来自她的学生。这些年,开学第一堂课,收集、梳理、分类学生关注的问题,已成为石红梅的“固定动作”。

  “就像给自己的孩子做饭一样,我们必须知道他们喜欢什么,然后再根据思政课的具体教学内容为学生准备‘菜品’,这样菜才能合他们的胃口。” 石红梅解释道。

  石红梅的做法是厦大思政课 “问题导向式专题教学”改革的一个缩影。

  2014年,承担全校思政课教学主体任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了厦门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领导小组,正式启动实施思政课综合改革创新工程。在本科四门思政课中全面推行以问题为导向的专题教学新模式是改革的核心。

  每学期初,思政老师通过网络征集,课上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在深入剖析教材的基础上,结合这些学生们“想听”的问题,经过分析提炼,继而形成既有针对性,又系统化的教学专题。

  要打破常规的教学模式,将思政课上成专题讲座是一种探险,但这不是一个人的冒险,而是一个团队的探索。

  改革后的专题式教学采用教学讨论,集体备课的方式,将思政教师队伍分成若干个教学团队,老中青教师聚在一起头脑风暴,共同商议教学方式、教学专题。每个教师一个学期只讲授一两个自己“拿手”的专题,并在学校该年级各班进行循环。这样,教师对专题的内容就能全面的理解和把握,能对教学专题的内容、形式、方法、案例等进行不断修改和完善,做到专题内容既满足学生的关注点,又不脱离教材本身,真正实现了由教材体系到教学体系间的蜕变。

  外文学院2015级本科生郑岩玲是这场蜕变的受益者之一。 “头一次见到如此重视学生意见的老师,也头一次觉得自己的声音得到了聆听,真的很感动。”上完一学期的毛概课,她有感而发,“这完全改变了对思政课的成见。原来毛概课不是洗脑课,而是可以让我从不同的角度认识我们的国家。”

 

精心上菜     不只是知识的“搬运者”

  周一曹育娟上的那节思修课,讲的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教室里,大家围绕北大教授张颐武“一个姚明,一个章子怡,比一万个孔子都有效果”这个观点,各抒己见。支持者认为这只是传播形式的不同,我们可以依靠大众文化的形式来传播传统文化;反对者则认为不能将世俗文化与传统文化进行简单的比较。同学们争辩不断,任课教师苗瑞丹却不急于给出结论,只有在讨论陷入胶着时,她才会适时点拨几句。

  讨论、辩论甚至是争论,渐渐成了厦大思政课一种学术常态。教材中枯燥无趣的理论在老师的“演绎”下,转化成一个个现实问题,然后以辩论、案例的形式呈现出来。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参与者。很多学生都觉得这样的思政课上得很过瘾,“一个半小时”的课“嗖”一下就过去了,课上自然也就鲜有“低头族”和“神游族”。

  “这是我们学院集体智慧的结晶。”苗瑞丹说。

  原来,为了提升思政课的“魅力”指数,学院开创了“集体听课”制度。党政管理干部、各个教研室教师代表组成团队,深入课堂一线了解教学情况。听课后,再集中讨论,共同对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语言及教学效果等提出意见和建议。在相互听课学习中,老师们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技巧,“研发”出研讨辩论、案例分析、情景剧演绎等一系列教学新方法,彻底扬弃了过去单向式的灌输形态,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在互动中实现教学内容的入脑入心。

  “思政老师不只是知识的搬运者,而是授业解惑者。同样,思政教育的重心不是知识本身,而是思辨过程。在授课过程中积极探索不同的教学方式,多视角、多维度地进行知识讲解,引导学生学会辨别、思考,然后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这才是思政教育的目的和价值。”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许和山如是说。而这也是马院全体思政教师的追求和教学理念。


组合配菜 打通理论与实践的任督二脉

  “半个月的社会实践中,我们走过数个村镇,采访了几十位村民、村干部,实地感受了中国当代农村的历史巨变。我们发现思政课上的理论不再是我们试卷上的考题,而是真正为民造福的理论政策。”2015级法学院本科生陈晓萍在厦门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优秀成果汇报会上这样说道。当天,她们团队获得了2016年厦大思政课实践教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去年7月,陈晓萍选修了《社会调查方法论》,参与了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叶兴建指导的思政课社会实践调研组,尝试以马克思主义区域发展来研究中国的农村扶贫开发。实践队由来自8个学院23名学生组成,共分为6支队伍,深入贵州、湖北、福建三省一市五县开展扶贫调研。这样的课程,实际是厦大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自2011年始,厦门大学逐步探索出一套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机制。2015年,学校成立思政课实践教学领导小组,下设实践教学中心,负责推进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实践教学既有覆盖全校本科生、与长学期课堂教学同步推进的课题式社会调查,也有在短学期及暑期进行的,以全校选修课形式呈现的重点实践项目。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连接、思政课与“挑战杯”、“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相结合,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教务处、宣传部、学生处、党校、校团委多个部门联动协作,共同做好思政教育的良好机制。

  五年来,学院先后设立实践教学调研基地10多个,实践教学站点达160多个,累计共有2.7万多名学生,共组成了2400多个小组参与了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活动。他们的调研足迹横跨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160多个县(市、区),形成了2377份调查报告,其中数十份以咨政报告的形式被省部级批示、采纳。同时,学院还结合自身科研发展主线特别是中国农村发展道路研究重点培育了10多个长期研究的课题,课题成果更是已汇编成7本著作。

  在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许和山看来,思政课,关乎学生的精神世界,自然不能止于课堂、教材。不仅需要“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通透,也需要“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的亲身体验,只有打通了理论与实践的任督二脉,才可能让学生真懂、真信、真用。

  学深、学透理论,也让学生主动成为了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忠实传播者和践行者。2014年,在指导老师贺东航的支持下,马克思主义学院2016级博士生马丽创立“农民之子”社团。社团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学术沙龙,专题讲座,读书交流会,基层调研,既深入基层考察调研三农、又学习宣传三农政策法规。2015 年社团成员组队还参加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并获得了特等奖。在这里,社团不仅仅是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的平台,更是一个理论学习的阵地。

  “思政课改革不是一朝一夕能彻底完成的,但我们依旧会在改革的路上‘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彰显思政课‘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勃勃生机,为学生炮制好思政课这道‘硬菜’。”展望厦大思政课的前景,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白锡能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