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正强:以柔克刚的博士队长

发布时间:2024-06-24 00:00:00      浏览:11      字数:1758     
简短说明
该文章通过讲述钻井液公司博士队长的故事,通过一线科研与技术工作者的视角,展现出钻井液公司在深地川科1井上投入的大量人力资源与技术支撑,侧面反映出了钻井液公司的技术实力与创新能力。

服务深地川科1井向深处挺进,钻井液公司派出一支8人专业作业团队,队长叫邓正强,博士学历,在作业现场历练多年。他身材挺拔眉毛浓密而整齐,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眼睛闪烁着智慧的光亮。以钻井液技术保障万米深井,他可谓是“沙场点兵”点出来的干将

2023年4月,钻井液公司提前筹划参与深地川科1井项目作业队长人选,负责提供现场钻井液技术服务。邓正强作为现场服务时间最长、实践经验最为丰富的博士人才,从钻井液公司6名博士中脱颖而出,成为这个重大工程的钻井液作业队负责人。

之前,邓正强见识过风探区块的险峻、经历过高磨区块的高效、页岩气的快速、蓬莱区块的复杂,他熟悉川渝地层各种情况。但此次深地川科1井的钻井液技术服务与他以往服务的井截然不同,超过万米仅是它其中一个属性,它还是集团公司落实深地战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部署。

有着博士头衔,邓正强在日常工作之外,还有科研任务在身。深地川科1井的井眼很大,仅其直径尺寸,一个普通成年人双手都环抱不住。这样一来,钻井液将面临长裸眼段地层水敏性分散、大尺寸钻具易卡钻、井眼井筒清洁困难、超大循环量钻井液性能维护困难、破碎地层应力性失稳和负安全密度窗口等多井下考验。

2023年10月,当深地川科1井突破2000米后,井下频繁出现小掉块,这是井壁不稳的表现,情况严重时会发生卡钻复杂。邓正强第一时间发现了这个现象,并最快速度汇报给钻井液公司专家团队,共同探讨方案。一方面,现场按照施工前的井壁防塌预案,依靠化学防塌和物理封堵的手段来满足井壁稳定需要;另一方面,邓正强与钻井液公司专家团队积极探索钻井液与岩石之间的化学和力学耦合因素,开展模拟当前井眼尺寸下的钻井液稳定性实验。

一个月的时间里,邓正强大多数时候都“泡”在现场钻井液实验室里,平均每天开展20组对比实验。他和专家团队们争分夺秒,一起研究探索出了针对大型井眼井壁稳定的“六位一体”钻井液技术采取高浓度复合盐抑制水敏性地层,使得钻井液滤液浸泡膨润土基地层间距压缩至1.30纳米,是一根头发直径的万分之二,接近油基钻井液抑制水平同时精选0.5~4微米封堵剂颗粒级配组合,精准封堵地层孔隙,避免沙溪庙底部到自流井段脆性地层应力释放后二次失稳,为井壁稳定打下坚实基础;应用复合纤维稠浆及重稠浆段塞举砂,辅助清洁随钻掉块,井筒清洁问题迎刃而解。

经过此事后,钻井液公司整合深地川科1井上部大尺寸井眼钻进过程中遇到的钻井液难题立项《超深井超大井眼井壁失稳力学机理及防治对策研究》科研项目,邓正强以主研人员的身份参与到该课题。在随后的时间里,他在现场负责测试不同岩性岩石强度的尺寸效应,帮助课题团队建立超深井超大井眼井壁力学分析模型。

“我喜欢现场工作,特别是现场科研工作,每次看到科研课题现场试验成功、成果成功转化,作为参与者和见证者,心里特别满足。”在满腔热情的驱使下,每日的实验繁忙的工作他都甘之如饴。他以钻井液为载体,以柔克刚,攻克一道道井下难题。最终,2023年11月29日,邓正强带领他的队伍成功助力深地川科1井顺利钻进至3611米中完,保障钻进中未发生井漏复杂和卡钻故障,后续下套管井壁通畅,创下国内593.7毫米井眼最深3111米的钻井纪录。

而这,仅仅是深地川科1井的一个科研项目。据了解,为了做好深地川科1井下部地层钻井液技术储备,他还作为现场主研人员参与了《抗高温200℃高密度水基钻井液体系研发》。进入课题组后,邓正强和课题组成员们高温条件下高密度钻井液流变性、滤失控制等方面入手,研发了三种抗200摄氏度高温钻井液处理剂,构建了一套抗200摄氏度高密度水基钻井液体系,并在蓬深101井、蓬深104井钻井现场成功试验。在这期间,早上6点30点起床晚上12点休息对他来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他踏实的工作作风为全队树立了榜样,队员们积极向他学习。在深地川科1井现场,干净的加重台、整齐的材料房,就连后场露天的循环罐标尺上都没有一丝污痕,这侧面印证着博士队长以身作则、勤于管理的特点。

博士队长,以柔克刚。柔似水,更是液,但它攻克的却是一道道难以预料的助力钻头挺进深部地层难题。“科研和现场工作一样,需要有严谨的态度,这样才会得到正确的结果。”作为一名一线钻井液队长,邓正强用科研的态度对待工作,热爱专注、一丝不苟。未来,他将继续奋斗在钻井一线,促进钻井液技术发展为万米深井以及更多油气勘探任务做好服务保障